7月22日上午,舒城县电子商务协会一行驱车六十公里深入地处县西南山区的高峰乡,向高峰乡人民政府捐赠救灾物资2000斤大米,这批大米将由高峰乡民政办统一安排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天灾无情人有情,目前是防汛抗洪的关键期,舒城县电子商务协会积极组织电商企业踊跃参与,贡献爱心,以实际行动为这次防汛抗洪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肖竹)
连日来的特大暴雨,对舒城全县有线电视网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安广舒城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应急小组,分别对城区、农网的干支线进行维修维护,并加大巡查力度,确保分公司所属网络信号安全传输。
截止目前, 舒城城区网络信号基本恢复,确保了广大用户正常收看电视节目 。
灾情就是命令,突如其来的洪灾,给全县疫情防控增加压力。舒城县疾控中心积极调整工作重心,在第一时间向部分受洪涝灾害严重的乡镇派驻疫情防控指导员,指导安置点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保证一定数量人员继续开展新冠疫情厄瓜多尔进口冻虾检测和新冠疫情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
截止7月21日,已向四个乡镇9个安置点派驻疫情防控指导员,指导安置点卫生消毒、发热病人处置和相关传染病监测工作,印制1万份《灾后防病核心知识》分发到每个灾民手中,宣传洪涝灾后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灾民做好饮水安全和个人卫生防护,安排人员对每个安置点生活饮用水开展水质检测。同时,涉及厄瓜多尔进口冻虾相关人员检测85人次,生物样品检测201份,全部为阴性。
“大伯大妈,赶紧撤离,带上贵重物品,别的东西不要了!河水漫过来了,来不及了,保命要紧,我来背你……”7月18日,在舒城县南港镇金星村防汛现场,该镇纪委书记罗银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这段话。
连日来,受强降雨影响,南港境内多条河流水位暴涨,其中南港河水位上涨迅猛,下游藕塘、金星、过湾等村河水水位逼近大堤,形势十分严峻。18日中午,该镇纪委书记、金星村联系村负责人罗银第一时间召集村“两委”干部召开防汛会议,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分片包干进组入户组织群众紧急转移。
(罗银带领村干部在河堤上排查险情)
(罗银在查看险情)
18日晚七点左右,南港河金星段河水猛涨,很快漫过护坡,奔涌的河水迅速冲向圩畈以下的几个中心村民组,严重危及群众的生命安全。当时,罗银正在圩堤上组织群众转移,突如其来的洪水很快就流到了中心村民组并不断上涨,造成大多数群众来不及转移而被困在家。
在此千钧一发之时,罗银当即和身边的村干部说:“漫水很快就到村民组,不少人家屋里还有人,大家快点,赶紧过去疏散群众,快!”。就这样,大家手拉着手,冒着凶险,趟过激流,不顾个人安危,迅速赶到被漫水围困的村庄,迅速投入到解救被困群众的行动中去。直到深夜,罗银带领村 “两委” 干部、党员志愿者共安全转移群众186人,解救被困老少群众48人,没有一人伤亡。
(罗银在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撤离)
(罗银在紧急转移被困群众)
在解救被困群众时,罗银双腿被荆条杂草多处划伤,但他丝毫没有退却。待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后,他才短暂回到村部,仅用纱布将伤口作了简单包扎,旋即又返回防汛值守一线,继续组织村“两委”协助群众抢救重要财产物资,加强大堤巡查排险工作。
(罗银腿部受伤情况)
(凌晨罗银与村“两委”干部在村部中心广场防汛值守)
自防汛工作启动以来,南港镇纪委始终把监督执纪挺在防汛工作第一线,坚持“有效监督、精准监督、严格执纪”,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
这些天,天气虽然转晴,但罗银仍然带领该镇纪委一班人深入各村(街)、各灾害点进行巡回督导检查,确保党员干部在岗在位,防汛责任落实落细。同时,在检查过程中,罗银还认真收集掌握各村(街)受灾情况,对所发现的防汛薄弱点和灾后恢复难点问题及时向镇党委汇报,并即刻督促各村(街)以及镇直相关部门快速做好问题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发挥纪委监督执纪,确保“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用铁的纪律保障防汛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罗银在查看村民受灾情况)
(罗银在督查各村灾后自救和生产恢复情况)
汛情就是命令,行动见证担当。纪检监察部门在防汛工作中肩负着特殊职责使命,既要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抓好自身工作;又要强化监督检查,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罗银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关键时刻看担当,危及时刻看胆量。我们要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坚决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赵金龙)
7月18日至20日,舒城县普降暴雨,多处水域河水迅速暴涨,防汛抗洪压力进一步加大。18日下午16时,接县防汛抗洪指挥部命令,县人武部迅速组织民兵应急连120名民兵集结,参与抗灾救援。
18日下午17时,接通知,张母桥镇有群众被困,县人武部第一时间带领10名民兵,1艘冲锋舟前去救援,转移被困群众。
19日凌晨3时,柏林乡丰乐河段堤坝告急,县人武部迅速集结50名民兵,车辆4台,冲锋舟1艘连夜赶赴结合村堤坝处,历经将近50个小时,成功转移被困群众1500余人。
汛情就是命令,抗洪就是战斗。在陆续接到各乡镇救援请求后,县人武部迅速组织民兵奔赴灾情一线,展开救援任务。截止21日7时,共转移被困群众2000余人,巩固堤坝4000余米,封堵管涌2处。(蒋勇)
洪水无情 人有情
7月20日,晓天镇党政办来了两位青年,送来了1万元现金,表示为该镇当前的防汛救灾送上一份心意。
连日的强降雨,晓天镇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目前,各村都在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家住南岳村余河组从事木工的江善林和家住汪冲村街后组从事铝合门窗安装的李贤江,都亲眼目睹了家门口发生的灾情,便想着为抗洪救灾出上一份力。于是,两位年轻人相约来到该镇党政办,为灾情捐上了1万元现金。(丁文新)
近日来,因汛期持续遭受强降雨过程,导致我县境内公路遭受大面积损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灾情发生后,为确保群众出行安全畅通,县交通运输局立即启动《舒城县公路水毁应急预案》,并按照轻重缓急、重点保通原则,对部分中断交通、边坡冲毁特别严重路段和桥梁进行了清理及路基缺口恢复,对境内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核查。
现场核查桥梁受损情况
清理黄秧河桥河阻碍物
填充黄秧河桥头塌陷
抢修G206山埠村段
水毁修复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县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加大组织协调,全力开展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助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和如期实现同步小康奠定基础。
截至7月20日16时统计:
1、国省干线:截至20日14时,全县国省干线已投入人工262人,投入机械87 台班。累计抢通公路 2条.全县受损路基约26513立方米;桥梁局部损毁 2座;损毁涵洞 2 道;清理排水沟约 850米;驳岸、挡墙约7885.2立方米;山体塌方约7742立方米。投资77.92万元,损失694.35万元,G105线大河沿大桥因桥墩下沉引起桥面变形,损失暂时没法评估,待桥梁专业检测机构鉴定。
2、农村公路:已投入人工 10550人,投入机械550台班。累计抢通公路75条/ 82处。全县受损路基约 195764万立方米;桥梁全毁 10座;桥梁局部损毁 17座;损毁涵洞 86道;清理排水沟约 20460米;清理护坡约 2.28 万立方米;驳岸、挡墙约1.82万立方米;山体塌方约 49万立方米;投入资金500万元,经济损失6270万元。
3、城镇公交:城区公交2路、205路、206路、301路、302路、城乡公交5路、7路、8路、9路、901路(龙潭河大桥两头接驳运输)、10路、101路、105路仍在继续运营,其中9路到汤池、8路到杭埠街道,且采取班次减少、提前收班、部分绕行等防汛应急措施,其它公交线路全部停运。20日共计抽调30台公交车参与丰乐河抗洪抢险交通保障任务,安全转移受灾群众、运输救灾人员 3000人次。
连日来的强降雨造成辖区内农作物大面积受损,基础设施毁坏、部分村社电力中断等灾情,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面对汛情、险情,汤池镇快速组织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到防汛抢险救灾中,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生活自救,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该镇迅速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部署、统一指挥;研究制定防汛防洪工作措施、预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积极行动起来赶到受灾现场,深入各村汛情一线查看水情,检查各村防汛物资配备到位和防汛措施落实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提供指导意见。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织村干部、驻村干部开展实地巡查,对农田淹没、道路塌方等情况进行了解统计,并在危险地段设立警示牌,引导群众绕道行驶,及时清除路障,全力转移被困群众,避免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面对汛情,该镇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紧密团结,毫不退缩地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极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坚决把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抓牢、抓实、抓细,做到了守土有责,保卫一方,为民服务的宗旨。(李意)
持续强降雨,造成万佛湖镇境内的杭埠河、龙王河、雨林河水位迅速猛涨,辖区内多个村民组存在严重的内涝灾害,受雨水冲刷影响造成地基下沉、房屋倒塌、道路塌方等不同程度的损害。
经过镇村干部全面的隐患排查摸底,第一时间统计上报受灾情况,在镇主要领导的统一指挥下,镇村党员干部全员出动,应急救援队紧急集合,带上防汛物资,火速进入村民家,一家一户做着群众的思想工作,积极组织和引导村民开展自救,带领他们马上撤离到事先规划的临时安置点。
转移群众争分夺秒,救援队带上皮艇、绳索,在村民的积极配合下,或背或拉或推,经过将近4个小时的冒雨奋战,所有受灾村民全部安全转移到了亲戚家、所在村址或学校内,灾害点也全部设立了警示标志,严禁通行。
据悉,此次救援行动,全镇共转移受灾村民385人,其中受河流影响最严重的龙河村就有230人。(肖悦)
连日来,我县遭受强降雨袭击,全县交通基础设施水毁较为严重,部分公路冲毁中断,给全县防汛带来严重影响。汛情当前,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快速反应、全员上阵、昼夜奋战,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抢险攻坚战,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和全县道路畅通。
截至19日15时,G206桃溪段积水车辆缓慢通行;G105山七大河沿大桥受损,限制通行;S330杭埠铁路下穿段积水严重,小轿车限行;老六舒三路杭埠街道段积水严重,小轿车限行。县交通部门累计投入投资560.92万元、人工10187人次、机械572 台班,累计抢通公路47条。全县受损路基约182053立方米,桥梁局部损毁16座,损毁涵洞81道,清理排水沟约 20850米、护坡约 25454 立方米、驳岸挡墙约 15451.2立方米,山体塌方约 457454立方米,损失约6517.11万元。
截止7月19日15时,城区公交301路、302路、城乡公交5路、7路、8路、9路、10路仍在继续运营,其中9路到汤池、8路到杭埠街道,且采取班次减少、提前收班、部分绕行等防汛应急措施;101路、105路15:00开始发班,101路间隔30分钟一班,17:30收班,105路间隔1小时一班,17:00收班。其它公交线路全部停运。(龚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