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两次到安徽考察,都对生态环保作出重要指示。请问安徽是如何抓好贯彻落实的?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李锦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皖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一以贯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强意志和持之以恒建设美丽中国的鲜明立场。我理解,这些重要讲话指示有三方面重大意义:从理论层面上看,深刻明晰了“为什么”的问题,具有极强的政治统领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称赞“安徽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为我们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增强了信心决心。从战略层面上看,系统阐述了“是什么”的问题,具有极强的思想引领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经济发展要设定前提,首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我们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筑牢了思想根基。从路径层面上看,科学指明了“做什么”的问题,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巢湖治理、打好三大保卫战、长江“十年禁渔”等作出系统部署,殷切嘱托“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我们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安徽落地生根。主要抓好“站位、摆位、到位”的问题:思想上提站位,就是建立健全在决策前和研究重点工作时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机制,坚决抓好政治要件贯彻落实。政治上抓摆位,就是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主任的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做到高位推动。行动上落到位,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扛在肩上,从省委带头、从我做起,重要会议常讲生态环保、基层调研常看环境治理、环保督导常用“四不两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体现为“五升五变”:一是生态环保意识显著提升,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加快形成,实现由单兵作战向全民参与新的转变。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十三五”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长江淮河流域水质均达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实现由短期改善向持续向好新的转变。三是污染防治能力显著提升,林长制、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等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地方性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严密,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标本兼治新的转变。四是绿色增长动能显著提升,单位GDP能耗下降和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均提前超额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均超过40%,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新的转变。五是公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0.1%,实现由被动查处向主动监管新的转变,美丽中国的安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中国环境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把长江大保护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情况作为重点,请您谈一谈推进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李锦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制度安排。从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到2018年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长江和巢湖水污染治理专项督察,再到今年的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我们深切感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严肃的“政治体检”,有利于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深走实;是全面的“把脉会诊”,有利于更加有效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科学的“精准开方”,有利于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

省委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并以此为重大契机,抓实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这个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扎实开展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努力还一江清水、护两岸青山。我们越来越深刻体会到,抓生态颜值就是抓经济增值,抓绿色动能就是抓增长赋能。工作中,一是聚焦“水清”,推深做实关污源、纳统管、护物种。对长江干流4558个排口进行全覆盖排查、监测和溯源,确定691个排污口,对其中97个工业企业排污口安装联网自动监控设备,基本实现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监控。把园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全部纳入统一污水管网,全力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续推进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全省禁捕区域内1.2万余艘渔船、3万多渔民全面退捕。今年3月,长江干流铜陵段出现数量超过10头的野生江豚群,江豚戏水正在成为皖江的独特景致。二是聚焦“岸绿”,推深做实禁新建、建新绿。划定“1515”岸线分级管控红线,沿江1公里严禁新建项目、5公里严控化工项目、15公里严把项目准入,大规模开展长江干流两岸绿化,新增造林增绿375万亩,实现由“靠江吃江”向“靠江护江”转变。三是聚焦“产业优”,推深做实减存量、进园区、强机制。完成长江干流1公里内270家“散乱污”企业整治,依法依规关改搬转137家化工企业,探索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马鞍山市薛家洼环境问题曾经非常突出,我们狠下决心,一体推进退田还湖、植被修复、水系连通,如今生产岸线变为景观岸线,成了“网红”打卡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薛家洼整改现场考察给予肯定,要求把这一带打造成为长三角的“白菜心”,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


中国环境报:安徽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筑牢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生态屏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发挥好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李锦斌: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考察安徽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生态优势是安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大优势,生态“大屏障”就是发展“大平台”,绿色“后花园”也是发展“前沿地”。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共守生态安全格局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加快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一是坚持尊重自然,重点打造“四条生态廊道”。突出“修复”打造长江生态廊道,深入实施长三角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治,强化跨界固废危废、水体污染联防联控,保持长江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突出“治理”打造淮河生态廊道,实施采煤塌陷区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持续推动黑臭水体治理,加快建设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突出“改善”打造江淮运河生态廊道,以碧水、安澜、富民三大工程为抓手开展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高标准建设环巢湖十大湿地和合肥骆岗生态公园,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努力实现“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道风景线”。突出“增秀”打造新安江生态廊道,深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广“生态美超市”模式,让水体更清、风景更美、产业更优。二是坚持顺应自然,重点加快“三个绿色转型”。加快国土空间的绿色转型,推进以黄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深化皖西大别山、皖南—浙西南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推进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数字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加快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鼓励绿色出行,倡导绿色消费。三是坚持保护自然,重点深化“三大改革变革”。纵深推进林长制改革,高质量推进首个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深化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并进体制机制,实施平安、健康、碳汇、金银、活力“五大森林行动”。目前,全省5.2万名林长守护400万公顷森林和100万公顷湿地,林长制从安徽走向了全国。纵深推进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连续多年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我们将在皖浙接续开展三轮试点基础上,着力打造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加快建立科学的跨流域生态补偿、污染赔偿标准和水质考核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向“长治”。纵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突破绿色低碳技术,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编辑:史小静


【详情】
时间:2021-04-18 18:25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为加快推进舒城县人民医院新东区扩建项目进度,使项目前期工作更好更快完成。4月13号下午,重点工程处组织召开舒城县人民医院新东区扩建项目第四次推进会,县审计局、县卫健委、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县医院、县重点工程处,以及项目设计、造价咨询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01


会议听取了项目造价、设计单位就该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的汇报,对该项目的图纸完善和提供时间、施工招标范围及预算及认质询价工作、高效节能机房、二次供水设备技术规范书进行了充分讨论。


02

效果图


舒城县人民医院东院区,位于县城桃溪东路,是集医、教、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市级“诚信医院”。院区原占地面积约83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米。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现有院区存在用地局促,医疗资源紧张,停车空间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拟在院区东侧规划扩建项目,占地约127.5亩,建筑面积约20.9万平方米。两个院区实现能源共享,信息共享,大医技共享的原则。该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提高舒城县的医疗卫生水平,为舒城的城市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朱俊杰)


【详情】
时间:2021-04-16 08:46 来源:舒城县重点工程处

近日,我县老城区首批“白改黑”(花桥路、高峰路)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前期图纸设计及预算编审等工作,进入施工招标环节,此举标志着该项目即将动工建设。


本项目花桥路(万佛路--龙津大道)道路总长3695m, 道路红线宽26m;

01


高峰路(桃溪路--三里河路)道路总长786m,道路红线40m,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02


据悉,2021年实施的老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分别是高峰路、花桥路、春秋路、滨溪路、鼓楼北街、古城路,计划分三个批次有序实施。首批高峰路、花桥路作为一个批次,即将在4月30日开标,计划5月份进场施工。(魏祥红)




【详情】
时间:2021-04-16 08:43 来源:舒城县重点工程处
4月13日,万佛湖法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进万佛湖景区,对景区内的各经营者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

01


02

 干警们走进一个餐馆,进入每一个超市,逐户进行宣传,发放法治宣传资料,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宣讲诚信经营,礼貌待客的重要性,倡导商户树立法治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为游客提供舒心畅快的优质服务,展现万佛湖风景区国家5A景区良好的外部形象。

03


04

 各商户对此次法治宣传活动积极响应,纷纷表示,他们作为景区内旅游经营主体,今后会做到诚信规范,维护万佛湖旅游景区的形象。




【详情】
时间:2021-04-15 08:19 来源:舒城县人民法院

4月12日13时30分左右,舒城县城管局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督查组一行三人在组长丁强的带领下正由庐镇向洪庙行驶,行进到沈湾站附近时,突然发现迎面约100米处的一辆电动三轮车失控,冲出路面,掉进山沟,并传来小孩的哭喊声。


a4a01a8bb2873ae70286037e1b36b20


3f3a8659a5bed80a5233d568a4c9682


情况紧急,驾驶员张友华立即靠边停车,组长丁强迅速打开车门,果断跳进山沟抢救人员,在查看老人和小孩没有受伤后,随即将小孩抱起向安全地带转移,并让老人紧随其后。到达安全地带后,连忙检查老人和小孩子身体有无伤痕,此时老人意识逐渐清醒,回忆刚才惊险一幕,仍然心有余悸,始终不敢相信。


4d6691ee9f634a7b9317c672f3e5084


经询问得知老人是庐镇人,名叫方志如,午饭后骑车带孙女到庐镇邮寄茶叶,中途犯困迷糊间掉进山沟,所幸爷孙俩都没有受伤。因三轮车掉山沟无法取回,回去又不方便,在征询老人意见后,顺路将他们送到庐镇街道。“今天多亏你们了,感谢你们的及时相助,谢谢你们!”老人一边拉着城管队员的手,一边连连表示感谢。在确认老人和小孩无碍后,三人又继续前往洪庙进行农村环卫督查工作。

他们都是平凡的城管队员。帮助老人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他们却用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社会文明新风,营造了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徐德金、张友华)


【详情】
时间:2021-04-14 15:16 来源:舒城县城管局




image


image

     4月10日,舒城县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接到一特殊电话,在长达1253秒的通话中,接警员经耐心、专业的心理疏导,会同出警诸警种密切协作,成功挽救一名欲跳楼轻生的男孩。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当日16时37分,110报警服务台接到一男孩电话称:“我现在从这里跳下去,你们赶得及来救我吗?”接警员立即警觉起来,这是一个需要紧急救助且需要耐心劝导的特殊警情。为了不打断对话,接警员用手势与笔纸向值班长报告了基本情况。

     “你有什么事情,可以跟我说一下啊”,由于男孩不配合,接警员询问地址时其表现得很抗拒,始终不愿意透露所在的位置。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接警员一边稳定男孩情绪,一边引导其说出身份信息和所在位置,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取所需要的位置信息。1分钟、2分钟、3分钟......不知不觉中,男孩的心扉被接警员慢慢打开,通话中不经意透露出自己年龄及母亲的联系方式。值班长立刻拨通其母亲电话,确认了男孩所在位置。此后,其他接警员迅疾指令辖区派出所、巡警和消防救援部门火速赶到现场。

     “他们来了,我不要他们过来!”男孩看到有很多警察靠近,情绪又开始激动起来。接警员此时绷紧了神经,想方设法稳定男孩情绪,希望获得他的信任,同时劝导他下来回到安全位置。考虑到报警人情绪不稳定,随时可能采取不理智的行动,接警员坚持保持和男孩的通话,耐心向他解释警察叔叔是来帮助的。

    当在电话中听到民警将男孩成功救下的声音,接警员这才放下电话,长长的舒了口气。

   长达20多分钟的通话结束了,男孩“轻生”的举动被成功劝阻,一条鲜活的生命因接警员及出警诸警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高效精准的指挥调度而得到的了成功挽救。




【详情】
时间:2021-04-14 08:39 来源:舒城县公安局
4月13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徽茶集群兰花订单助农项目开工,此举标志着该中心茶综合体二期工程正式启动。


01


晓天镇是安徽省重要的绿茶生产基地,是传统名优茶“舒城小兰花”及部优名茶“白霜雾毫”原产地,名优茶产量占全镇茶叶总产量的85%以上,产值占90%以上,以“兰花剑”、“白霜雾毫”、“皖西早花”为代表的名优茶享誉海内外。近年来,晓天镇把自然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准确定位茶产业发展思路,建设标准化茶园,发展名优茶,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座落在当地双河村的万佛山茶文化中心便是一个集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体验中心,由安徽兰花茶公司投资兴建,项目总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茶综合体一期2400平方,建有茶文化博物馆、电子商务平台、培训基地,发展标准茶园500亩,改造中低产茶园1000亩,新建育苗基地170亩。


02


即将开工的茶综合体二期工程拟发展产业集聚项目6500平方,建设加工厂1000平方,总投资6000万元,以此通过示范引领、龙头带动,不断提高茶叶品质,带动茶农发展,进一步提升当地茶叶品牌。(丁文新)



【详情】
时间:2021-04-14 08:36 来源:晓天镇政府
4月10日,舒城县应急管理局组织专家对应急指挥自动预警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该系统的顺利验收标志着舒城县的应急管理工作向信息化迈进了一大步,对全县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微信图片_20210414083119


验收会上,承建方汇报了项目建设概况、建设施工、监理等相关工作情况。专家组对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相关材料、建设内容、工程质量、日常维护使用、培训及后续相关工作进行了评审。经专家组集体讨论,该系统设备和软件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验收条件,同意通过验收。


舒城县应急指挥自动预警信息化系统在应急管理部和省应急管理厅的规划指导意见下建设,结合应急管理部EGIS地图,建设了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和安全生产等模块,为应急救援、视频会议、安全生产前端视频监控、移动指挥、通信联络子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各子系统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建成了全面科学的监测预警、信息指挥的应用体系。通过这些子系统,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指挥。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将传统的随事态发展被动响应的应急模式,转变为主动预测、主动响应、主动保障的智能应急模式,为我县应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周国强 耿宛玥)




【详情】
时间:2021-04-14 08:33 来源:舒城县应急局

  微信图片_20210413160924

  4月9日,舒城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组织我县网络新媒体人士一行20余人,前往中共舒城特支特区机关旧址、胡底烈士纪念馆、吴展烈士纪念馆、王敏烈士墓、平田革命烈士墓,循迹舒城红色革命纪念场所,集中开展“e起行走红舒城 网络人士在行动”活动。

1  

  柏林乡 中共舒城特支特区机关旧址

  在位于柏林乡宋圩村的中共舒城特支特区机关旧址,一件件详实史料,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特支特区机关积极组织党员和农会,开展土地革命、抗捐抗税、学生运动和城内工人运动艰苦卓绝而又伟大光荣历程。

2  

  

  干汊河镇 胡底烈士纪念馆

  在干汊河镇胡底烈士纪念馆,100多幅图片、大量实物和珍贵资料,全面展示了胡底烈士及其隐蔽战线战友们的生平事迹和丰功伟绩。

  下载    

  阙店乡 吴展烈士纪念馆

  吴展烈士纪念馆,陈列了吴展烈士的遗物以及图文资料,再现了吴展从求学、投身革命、到英勇献身的历史场景。

3    

  高峰乡 新四军四支队纪念馆

  在新四军四支队革命纪念馆,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刻感悟当年高敬亭领导的战斗部队,在舒城英勇抗击日寇,支持地方发展党组织,建立抗日人民武装,开辟抗日根据地那段辉煌历史。  

下载 (2)  

  晓天镇 平田革命烈士墓

  平田革命烈士墓安葬着56位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战士。在烈士墓碑前,全体人员诵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敬献花篮、鞠躬敬礼,深情缅怀革命烈士为人民解放事业付出的巨大牺牲。

7   

  晓天镇 王敏烈士墓

  在王敏烈士和妻子张芳田的墓前,烈士的牺牲精神和烈士妻子对丈夫终身追随、忠贞不渝的凄美故事,让大家动容泪下!

下载 (1)   

  回顾了一段段红色历史,聆听了一个个红色故事,让参加活动的网络媒体人士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和思想教育,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做守初心、担使命的网络人,一定要发挥网络新传媒作用,挖掘、讲述、传播好身边的红色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

  (来源:舒城县委宣传部)


【详情】
时间:2021-04-13 16:31

4月9日下午,随着最后一车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晓天路(七门堰路—仁峰路)机动车道主体工作完成,向月底整体完工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01


舒城县晓天路(七门堰路—仁峰路)工程位于舒城县城南片区,北起七门堰路,南至仁峰路,为南北走向道路,道路总长369m,道路红线宽40m。该项目自开工以来,施工单位精心组织、精细谋划、精准实施,能够较好地完成建设单位下达的任务。本次主车道沥青铺设完成后,施工单位将抢抓良好天气,在月底前完成非机动车道的剩余工程量及相关附属工程。


该路段的建成将有效缓解沙埂家园小区及舒城中学周边的交通压力,既提升了沙埂家园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也减小了舒城中学进校道路的交通隐患。(邹贵勇 袁安安)




【详情】
时间:2021-04-13 08:44 来源:舒城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