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也是小麦赤霉病的易发期,我县多举措全力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小麦“一喷综防”任务,科学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确保全县小麦增产增收,努力夺取午季夏粮丰收。
抓监测预报。县植保站组织农技人员加大对小麦田巡查监测,通过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全面准确掌握小麦抽穗扬花情况,结合天气情况,研究分析我县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及防治适期,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适时科学指导防控。
抓宣传发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利用广播、宣传车、横幅、明白纸、微信群等方式全方位、多时段宣传小麦赤霉病病害特点和防治技术,提高防控积极性和主动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把防控信息和防治技术传递到广大农户手里,营造良好防控氛围。
抓示范引导。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效试验,召开防治现场观摩会,进行科学防控技术引导,普及安全用药常识,推进大面积专业化统防统治,全面提高防治质量,提升综合防效,真正形成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
抓线上指导。舒城电视台就小麦赤霉病防治进行专题录播,在当前防治关键时期进行滚动播放,利用微信、QQ群、短信、舒城植保公众号等平台媒体进行远程线上指导,指导农户适期用药,选择高效对路药剂、使用高效药械,坚持“见花打药不迟疑,两次施药防治不动摇”的防治策略,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治取得实效。
抓监督管理。农技人员下沉各乡镇防治一线,全面督查指导防治工作。强化补助药剂监管,确保及时发放到户,对农户补助面积、药剂数量登记造册,备案公示。严格督导,落实责任,成立舒城县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督查小组,组织好飞防服务组织,建立应急防控队伍,切实把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任务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确保全县小麦高产质优、丰产稳产。(严双荣)
近期,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复杂,县生态环境分局高度重视,全局上下齐心协力,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统筹安排抓认识。3月份以来,2次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疫情防控重要讲话精神,通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情况,按照省、市、县疫情防控要求,对舒城生态环境系统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突出重点抓服务。近日,分局安排专业技术骨干现场指导隔离点生活污水消毒预处理和生活垃圾规范暂存、转离,并严格开展跟踪督办。
保持常态抓监管。组织环境执法及技术人员对境内医疗机构每周开展2次专项检查,确保医疗废物规范转离,医疗污水处理设施规范运行;进一步加密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性监测和监察频次,重点督导外排废水深度消毒和污泥规范处置,确保外排废水粪大肠菌群和总余氯稳定达标;按照“划、立、治”要求,对境内26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现场检查,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全面推进抓防护。严格系统内人员管控,开展外出人员往返摸排。紧抓个人安全防护,主动配合属地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外勤公务人员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有关规定。加强公共区域消毒管理,每天对办公区进行一次消毒并及时登记。
联合社区抓宣传。抽调20人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协助县经济开发区在南溪丽城、相约河畔2个社区设立疫情防控宣传台和出入检查卡点,每天早晨7点到晚上21点安排双人轮班值守,对进出小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认真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及核酸检测报告。
驻村帮扶抓防控。分局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党建联盟结对共建的张母桥镇白果村,日夜奋战在抗疫最前沿,参与疫情防控卡点值守,加强防疫宣传,引导群防群控。认真开展走访排查,劝导结对村外出人员“非必要不返乡,返乡必报备”,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王德成)
4月12日下午,舒城县检察院干警如往常一样在防疫卡点进行疫情防控和群众服务工作时,一位老人家向防疫卡点搬来了矿泉水和方便面。防疫干警连忙追问老人家姓名,老人家却摇摇手说道:“这几天天气炎热,你们仍然坚守在防疫卡点,从早到晚,我对此很感动,我自己也是一名老党员,希望能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以对抗击疫情工作的支持,践行社会责任和担当。”
疫情 防控 大家一致表示:天气虽然炎热,但目前疫情防控是全县上下最紧迫的头等大事,同时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大家会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舒城检察干警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起坚强防线!
4月12日上午,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辉委托,团县委书记高亚东带队到县内援沪、援皋医护人员家中,看望慰问一线医护人员子女。
高亚东一行先后来到县、中医院两名医护人员家中,通过与其家属交谈,详细了解了支援医护人员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和精神状态,并为孩子们送去了文具、书籍、牛奶等学习生活物品,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安心等待父母回家。同时也对在身后默默支持抗疫工作的家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据了解,由于疫情形势,县内已派出多批医护人员参与外出支援工作,下一步团县委将联合相关学校团、队组织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心慰问、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工作,全力减少奋战在一线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熊舒婷)
4月9日下午,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总工会主席张辉委托,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梁钧带队先后深入百洋铺大桥查验点、桃溪大桥查验点、杭埠高速路口查验点等三个交通查验点走访慰问一线防疫工作人员。
慰问现场,慰问组一行为坚守一线的医务、交通、公安等工作人员送上纯牛奶、面包等价值2万元的慰问物资,感谢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坚守和付出,同时希望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合理调整作息时间,有序做好防疫工作,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屏障。
自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全县各级劳模先进及广大职工服从大局、听党指挥,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双码”核查、排查筛查、人员信息登记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以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在G3京台高速、G206国道、G237国道、G346国道等道路进入舒城地界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管晴天和雨天,不分白天和黑夜,在默默守着一座城,他们就是防“疫”战线上的舒城交通人。
舒城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李军同志在接到增设G206桃溪交通查验点任务后,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多次设置交通查验点的工作经验,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协商场地、接电、用水等事宜,带领交通“突击队”,连夜搭建集装箱板房,经过14个小时的连续奋战,G206桃溪交通查验点终于在次日凌晨6点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正当大家在感叹桃溪查验点一夜建成时,李军同志顾不上休息,早餐匆匆啃了一个馒头,又穿上制服与同志们一道,迅速投入到来(返)舒车辆人员查验工作中,他在疫情防控一线执勤时间已累计达800多小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舒城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汪新武正在京台高速杭埠查验点举着“两码”牌对过往车辆进行查验,由于查验点交通量大,汪新武和同事们每天都要举着牌子,穿梭在车流当中,让驾驶员不用下车就能扫两码,以便加快查验,提高通行率。一天下来,他们至少要在查验点来回跑5公里,与驾驶员们重复300多次同样的对话。
4月5日,汪新武值夜班,在忙碌了上半夜后,此时他已经非常疲惫,再加上晚上视线不好,一不小心踩到了石头崴了脚,当时就痛的额头直冒汗,可他硬是咬牙坚持执勤到早上换班,当他下班时,他的脚早已肿得像个包子,实在疼痛难忍,并到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后确诊是右脚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医生埋怨他没有及早来就诊,他笑着说:“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咬咬牙能坚持,我就要把我这班岗站完,绝不拖同事们的后腿。”
在G206舒茶查验点,虽到中午吃饭时间,但此时车流量并没有减少。“小童,你先去吃饭,这里的工作交给我。”一位年过五旬,穿着交通制服的老同志说道。这位老同志就是该查验点负责人陈光银同志,每次到用餐时间,他总是主动换下年轻人,自己默默地坚守在抗疫一线。陈光银同志还有7个月就要退休了,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一线。组织上考虑到他年龄大,劝说他不要去时,他却以一个拥有 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身份,向组织写下了请战书,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在舒城县5处交通查验点上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奋战在防疫一线的交通人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轻伤不下火线,他们逆向而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疫情不退我不退”的诺言。截至4月7日,我县5处交通查验点共查验车辆45879台、查验人员67970人。(文/ 倪申傲 图/ 云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