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杭埠镇召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和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县委常委、安徽舒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夏梅政出席会议,杭埠镇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规上企业、华夏幸福舒城区域、八大园区负责人,为企服务相关单位、受表彰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杭埠镇2022年度经济工作发展情况及2023年度发展计划,开展了非公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经济发展工作优质服务单位代表还进行了交流发言。会议还为优秀企业、经济发展工作优质服务单位进行了表彰。
夏梅政要求,全镇上下要倾力支持、精准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要坚定信心、齐头并进促发展,要真抓实干、凝心聚力谋发展,要精准助企、全力以赴强发展,要一如既往当好企业发展最强后盾,竭尽全力为企业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徐永斌)
本网讯(通讯员 郑言 记者 朱胜利)5月17日上午,省委书记、省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俊主持召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暨省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纵深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省长、省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王清宪讲话。省领导虞爱华、张韵声、费高云、孙勇出席会议。
韩俊在讲话中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必须领会到位、落实到位。安徽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亲自推动的结果。安徽借上长三角的“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是最大的发展红利、最大的发展动能。五年来,全省上下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建起来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搭起来一批重大合作载体,立起来一批重大合作机制,推进一体化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韩俊强调,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3周年。全省上下要把融入长三角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发展。要坚持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坚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胆突破,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率先突破,坚持谋划长远与干在当下相结合。要扬“创新活跃强劲”之长,做好加快创新要素高效集聚大文章。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中国(安徽)科交会、科大硅谷、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为重大抓手,共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共同推动“卡脖子”技术突破,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招引更多基金、投行来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全力吸引创新要素在安徽集聚,推动创新能力上一个大台阶。要扬“制造特色鲜明”之长,做好深化产业链对接协作大文章。坚持自主培育与主动承接相结合,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共建产业合作园区作为有效载体,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进一步补链、固链、强链。要扬“生态资源良好”之长,做好良好生态环境价值转化大文章。协同保护长江生态,协同改善环境质量,协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安徽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创新旅游发展思路,大力引客入皖,加快建设“大黄山”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要扬“内陆腹地广阔”之长,做好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能级的大文章。加密扩容开放通道,加强东西横向大通道和长江以北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加快建设综合性智慧化物流交通体系。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开放外向度。
韩俊强调,主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是重大活动和难得机遇,要把组织工作做细做实,以一流服务展示安徽形象,最大限度展现安徽热情,确保会议活动圆满成功。
王清宪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化和拓展我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效。要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加强与沪苏浙等高对接,完善常态化对标学习工作机制。要把产业一体化摆在突出位置,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重点在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上推动产业链协同。要充分发挥安徽作为中部地区和长三角联动发展桥头堡优势,加快构建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强市场化要素对接平台合作共建,在联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取得更多战略红利。
会议听取了我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的汇报,合肥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宣城市、滁州市南谯区、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作了交流发言。
5月16日下午,县文明城市创建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县委常委夏梅政、副县长汪健出席会议,县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推进组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县文旅体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学习了《舒城县文明城市创建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与会单位围绕各自职责对方案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县文明创建指导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从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方面对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工作作了进一步的讲解说明。
夏梅政强调,要高度重视,认清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要明确任务,从设施类、劝导类、活动类、行为类几个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抓好抓实文明创建工作;要健全机制,各单位要相互配合,工作中不推诿不扯皮,形成创建工作合力;要加强督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查实效,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并做好宣传推广。
汪健要求,要优化方案,进一步推敲细化分工,明确各单位职责任务;要坚持常态化原则,补短板、固成果、提质效;要强化责任,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思想,履职尽责,相互配合,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本网讯(通讯员 郑言 记者 朱胜利)5月16日上午,2023年省级林长第一次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省级总林长韩俊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扎实开展“绿美江淮”行动,奋力推进安徽林长制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省委副书记、省长、省级总林长王清宪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级副总林长程丽华,省领导张韵声、单向前出席会议。
韩俊在讲话中指出,林长制改革是安徽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成功实践。经过6年多接续探索,林长制改革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综合效益进一步释放、示范效应进一步彰显,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林长制改革,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改革创新任务越来越重。要坚持生态优先,在加强生态保护上再提升。严格湿地、林地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持续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强化日常监测、隐患整治和应急处置。要坚持应绿尽绿,在推进国土绿化上再提升。优化国土绿化格局,拓展义务植树形式,农村重点开展以“四旁”为主的绿化,城市重点采取留白增绿、建“口袋公园”等方式,多植树、多种花,不断提高造林绿化质量。要坚持激发活力,在深化林业改革上再提升。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积极参与国家碳汇市场交易,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要坚持生态惠民,在发展林业产业上再提升。进一步优化皖北木质产品综合利用、皖东特色经济林、皖中苗木花卉、皖西油茶等林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中草药、食用菌等林下经济,培育壮大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业态。要坚持从严管理,在压实工作责任上再提升。各级林长要主动谋划、靠前指挥,各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要推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各级林长办要加大调度力度,完善督查、考核、激励、评价体系,以严格的制度为林长制改革提供可靠保障。
王清宪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各项工作。要强化生态安全,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地规划和监管,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要提升生态功能,着力抓好“四廊两屏”建设,推进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持续提升生态容量和承载力。要转化生态价值,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下经济与绿色食品、中医药、休闲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会议听取了2022年全省林长制改革进展和考核结果情况汇报,审议了有关文件。省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薛潇对专家组调研指导舒城县庐镇乡申报“地质+生态旅游”文化乡镇表示感谢,同时向专家组介绍了舒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表示舒城县将以申报为契机,深度挖掘文旅资源,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促进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组表示,舒城县庐镇乡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丰富,安菜百丈崖瀑布、榴辉岩科普基地等极具科研和观赏价值,专家组将进一步加强与舒城县的沟通协调,推动舒城县庐镇乡“地质+生态旅游”文化乡镇申报工作扎实开展。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听取并审议申报文本,并提出指导意见。
会后,专家组一行到庐镇乡,实地考察了庐镇乡文化广场、安菜榴辉岩科普基地、安菜百丈崖瀑布、安菜烈士陵园等地。
本网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5月15日上午,省委书记韩俊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和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纪念暨宣传周主场活动贺信精神等,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措施,部署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强耕地保护等工作。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突出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协同、城市群辐射联动等重点,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努力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新路。要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完善顶尖人才、紧缺人才和团队定向招引机制,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加快城中村、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加强调查研究,抓好问题整改,实实在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会议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是营造一流创新环境、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要加快创新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我省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成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格局,开展专项行动,畅通转化路径,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企,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效能。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合作交流,更好服务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把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作为主题教育的学习案例教材,学思想理念、学科学方法、学体制机制、学精神状态,科学把握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并切实转化为我省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要结合安徽实际推广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加强调查研究,找准短板弱项,研究制定我省乡村振兴“升级版”的政策举措。要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和各项建设的支持力度,强化高位推进,真金白银地投,真刀真枪地干,加快建设更多彰显徽风皖韵、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会议强调,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保粮食安全首先要保耕地安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十三五”时期省级政府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有关通报要求,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各项规定,坚持耕地保护“严”的主基调不放松不动摇,以实际行动推动我省耕地保护形势持续好转。要动真碰硬抓好问题整改,加快减存量,坚决遏增量,突出见实效,确保改彻底、改到位。要从严从实强化监督执法,建立健全常态化监测体系,用“长牙齿”的硬措施推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全面见效。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5月12日下午,全县乡村振兴推进会召开。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张秀萍主持会议并讲话,县领导王庭美、张明、张辉等出席会议。
张秀萍指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以及全市乡村振兴推进会精神,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推动舒城由农业大县迈向农业强县。
张秀萍指出,当前,我县“三农”工作还存在农业优势不突出、短板弱项较多、农业品牌不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彻底等问题,要在思想上再警醒、作风上再严实、行动上再加力,直面问题短板,强化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张秀萍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扛稳粮食安全责任;要夯实农业基础,深入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要巩固脱贫成果,扎实做好有效衔接;要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要培育民宿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要深化基层治理,构建文明和谐乡村。
张秀萍强调,要拧紧责任链条,把乡村振兴作为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把手”工程,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凝聚强大工作合力。要紧盯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强化协同联动,加强工作调度,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会上,县委副书记张明通报了全县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并就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县“五大振兴”牵头单位书面汇报了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副组长,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县科技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文旅体局、县乡村振兴局领导班子成员等在主会场参会。各乡镇、开发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村书记,乡村振兴专员、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在分会场参加会议。(赵旭泽)
5月12日下午,全市乡村振兴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叶露中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加快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市领导潘东旭、付新安、陈家本、车照启、郑刚、孙学龙等出席会议。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舒城县领导张秀萍、王庭美、陈宗银、张明、张辉在舒城分会场参加会议。
图为舒城县分会场现场 赵旭泽/摄
叶露中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思考和研究“三农”工作的思想武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工具箱、百宝囊,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加强学习研究,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有益经验,坚决打牢“三农”工作理论功底,不断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叶露中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把粮食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要定位水稻、小麦两大主要农作物,坚持稳面积、扩单产,对粮食生产实行计划管理,做到田块分布图、种植品种分布图、农机作业服务联络图“三图合一”,提升粮食全程机械化水平,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粮食产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工作导则,实行设计、施工、验收全流程管理,着力提升建设水平。
叶露中指出,要强力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坚持用“138+N”工程的理念抓“6969”工程,拓宽工作思路,推进融合经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两整一改”,着力打造整洁、干净、有序、美观的和美乡村。
叶露中要求,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法》和中央《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体现到各个方面,把乡村振兴真正变成“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立大志、做大事,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乡镇一级、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专员要发挥关键作用,珍惜岗位,增强干事的主动性、把握成事的规律性。要拉紧责任链条,强化攻坚劲头、硬化工作任务,建立乡村振兴赛马、打擂机制,求真干实、奋勇争先,确保老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市委副书记、市长潘东旭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全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提高站位真重视、明确任务抓重点、统筹要素强保障、强化作风促落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市委工作安排上来,大力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以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车照启通报了全市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并就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会上,各县区委、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书面汇报了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霍山县、霍邱县、叶集区分别就相关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5月15日下午,我县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倪敬云出席会议,县文明办、县卫健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交警大队、县城管执法局、城关镇、开发区及包保路段负责单位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倪敬云指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需要多部门联动,成立工作专班,坚持全员参与,形成上下合力;下一步要打造部分街道、小区示范点,并保持常态化标准,长期巩固成果,起到标杆示范作用;志愿者们要广泛宣传文明创建工作的好处,率先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落实“门前三包”,规范自身行为,激励带动群众自觉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明确各单位职责,发放“文明创建工作明白纸”,在创建过程中针对摊位出店经营、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要集中精力下决心干,扎实推进路面沿线清杂清乱、深度清洁工作,确保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和盲区,让广大居民看到焕然一新的环境,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会上,参会单位分别就各自职能职责进行交流发言。(徐永斌)
黄山休宁,新安源区域碧水青山茶园相得益彰。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人民网黄山5月14日电 (记者李阔 陈若天)今晚,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安徽省主要新闻网站的记者走进黄山市屯溪区湖边古村落码头,考察体验新安江生态保护。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安徽省委网信办和人民网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安徽站活动正式启动。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长三角腹地、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农村改革重要源头,安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拥有宝贵财富、肩负光荣使命。目前,安徽正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前进,始终保持敢闯新路、敢为人先的改革锐气。
据介绍,本次“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于5月14日至18日深入安徽基层一线采访。其间,记者们将先后深入黄山、宣城、马鞍山、合肥等地调研采访,共同感受徽风皖韵的独特魅力,聚焦科技创新的安徽答卷,用镜头和笔触探寻、记录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