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8月16日上午,省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等重要论述,开展交流研讨。省委书记韩俊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省政协主席唐良智,省委副书记程丽华,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参加会议。省领导刘海泉、陈舜、丁向群作了交流发言。
会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主任祝灵君,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作专题辅导报告。
韩俊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我们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规律,为我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明了前进方向。要认真抓好学习贯彻,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领会好、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要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不断开创安徽事业发展新局面。
韩俊强调,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健全完善理论学习长效机制,推深做实“铸魂赋能强基”工程。要大兴调查研究,切实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坚持求真务实,从“六破六立”入手,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大讨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环境、干事创业环境,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安徽发展的上升指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市场主体的满意指数。要按照主题教育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扎实做好第一批主题教育效果评估,统筹谋划、有序衔接第二批主题教育,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8月14日晚,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叶露中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的部署要求,以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为牵引性抓手,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加快推进我市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市领导潘东旭、付新安、陈家本、车照启、李敏、王红、刘洪洁、耿鹏、苏曼、关传兵等出席会议。会议以视频会形式召开,县四个班子领导在舒城分会场出席会议。
舒城县分会场现场 图/李循 摄
叶露中指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部署推进的重大决策,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六安实际,扎实开展我省正在实施的“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对标对表,把握方向,加快建设具有皖西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叶露中强调,近年来,我市乡村产业不断发展、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不断加强、工作质效不断显现,但与乡村振兴目标要求相比仍有很多差距。各级各部门要总结成绩,正视差距,找准建设具有皖西风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要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产业支撑、人才保障、生态优先、乡村善治、示范带动,以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为牵引性抓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进我市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
叶露中强调,要健全机制,压实责任,为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和工作落实,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以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为牵引性抓手,建设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确保老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去。
市长潘东旭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会上,副市长孙学龙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具有皖西风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意见》,与会人员观看了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宣传视频。
8月14日上午,我县召开舒城县全域旅游规划(舒城县旅游发展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专家评审会,副县长汪健主持会议。会议邀请安徽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东和、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钊、安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国旅系主任陈浩、皖西学院环旅学院副教授赵怀琼等五人组成规划评审委员会专家组参与评审。相关县直单位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规划编制单位汇报了《舒城县旅游发展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2021-2035 年)》和《舒城县全域旅游规划 (2021-2035年)》的规划编制成果。
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规划成果基础扎实,理念较为新颖、内容翔实,可操作性和实行性较强,原则上通过《舒城县旅游发展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2021-2035 年)》和《舒城县全域旅游规划 (2021-2035年)》。为了使规划更加完善,专家组和相关县直单位根据我县旅游发展实际,在规划依据、形象定位、市场主导方向、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意见,强调要对标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的新理念,找准市场定位,突出我县旅游的亮点和重点,落实旅游发展具体规划内容。
此次会议,为我县发展全域旅游的下一步工作明确了科学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拓展了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提供了开拓旅游市场的新途径,有利于促进我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8月14日上午,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召开。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张秀萍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万喜主持会议,县领导杜世忠、胡敏、刘兴旺、胡久松、胡俊、黄政出席会议。
本网讯(通讯员 郑言 记者 朱胜利)8月15日上午,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学习报告会在合肥举行。省委书记韩俊主持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真刀真枪干,真金白银投,奋力开创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省政协主席唐良智,省委副书记程丽华,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负责同志,省高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出席。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作专题辅导报告,他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从“与时俱进地领悟和推进乡村振兴、科学认识我国当前粮食安全形势、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三个方面,深入解读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核心内涵和实践要求。大家一致认为,报告视野宏阔、观点鲜明、深入浅出,具有政治高度、思想高度、理论高度,具有很强的权威性、针对性、操作性,对把准“三农”工作方向,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韩俊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结合正在开展的“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大讨论,把提高“三农”工作本领作为重要课题、紧迫任务,尽快成为“三农”工作行家里手。要聚焦“学懂”,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的科学方法、深厚为民情怀和工作要求,不断从中汲取营养、获取指引。要聚焦“弄通”,准确把握我省“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和形势任务,自觉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中找指针、找方法、找路径,不断提高谋“三农”、抓“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本领。要聚焦“做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引,聚焦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韩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定不移走好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城乡融合、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等“六个之路”,全力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振兴”,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切实抓牢“头等大事”,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高质量谋划推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紧抓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突出抓好良种、良田、良机、良法有机结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中国碗多装优质“安徽粮”作出更大贡献。要全面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深入践行大食物观,下更大气力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加快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全力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和“大厨房”。要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四化同步”,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下乡,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现代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要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确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高质量起步、高水平推进,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更加精彩的安徽篇章。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在肥省属高校和企业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省辖市、县(市、区)设分会场。
8月14日晚,我县召开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张秀萍主持会议并作讲话,县领导王万喜、王庭美、陈宗银、张明、杜世忠、胡敏、倪敬云、夏梅政、郑文、李家响、梅家宏、崔勇、胡久松、胡俊、詹汪林、朱传旭、张成伟等出席会议。
张秀萍指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间,“千万工程”范围不断延展、内涵日益丰富,极大地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探索出了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为我们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明了方向。全县上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重要部署,以及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工作要求,以“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这个农业农村现代化“一号工程”为牵引性抓手,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加快建设彰显舒城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张秀萍要求,要紧盯目标任务,围绕走好质量兴农、城乡融合、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等“六个之路”,聚焦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振兴”,抓实抓细“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要坚持规划引领,促进乡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发展乡村产业,围绕做好“三头三尾”大文章,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强村、产业强镇;要做到生态优先,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不断提升村容村貌;要推动文化赋能,持续开展“五个一百”群众性主题文艺活动,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全域文明创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强化人才支撑,深入实施“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工程,通过党建引领、平台支撑、产业带动,鼓励支持舒城籍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要深化乡村治理,着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持续推进“无越级访”村、“无越级访”乡镇创建工作,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常态化开展农村扫黑除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张秀萍强调,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县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要切实发挥作用,严格落实县领导包保联系制度,建立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各乡镇(开发区)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吃透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把“千万工程”实施情况纳入乡村振兴争先创优“赛马”工作体系,纳入县乡村振兴工作绩效考核以及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用好督查考核“指挥棒”,紧盯重点工作任务,倒逼责任落实,以扎实有效的举措,积极争创全市“千万工程”示范县,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万喜对我县全面推进“千万工程”进行了详细布置,并就乡村振兴“赛马”、当前农业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工作进行了要求。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县设主会场,各乡镇(开发区)设分会场。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负责同志,万佛山风景区主要负责同志,县直和省、市驻舒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县人大农工委、县政协农村委主要负责同志,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县主会场参加会议。(李循)
本网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8月14日上午,省委书记韩俊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安徽省委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安徽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安徽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听取关于2022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评审情况的汇报。
会议指出,对标对表新修订的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等规定要求,及时修订省委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有利于省委工作程序更加规范、运行更加高效、决策更加科学、监督更加到位、落实更加有力。省委常委会班子成员要坚持以身作则,强化规矩意识、制度意识、程序意识,不折不扣把规则要求贯穿履职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见效,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要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市、县党委制定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本级党委工作,在制度轨道上履职尽责、管权用权。
会议指出,建好管好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对于事业单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及我省《管理办法》,坚持分类管理、从严管理、精准施策,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
会议强调,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细化管控措施,完善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常态化开展巡查巡护、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质量。要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会议强调,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是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举措。要加大表彰力度,鼓励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学有所长、勇于超越。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再立新功。要加大服务力度,营造一流创新环境和人才发展生态,让安徽成为引才汇智的“强磁场”。要加大转化力度,用好评审成果,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8月13日,省委书记韩俊在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暖宝”幸福驿站,与80岁高龄的老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郝素云热情攀谈。本报记者 杨 竹 摄
本网讯(通讯员 宗 禾 记者 李明杰)8月13日上午,省委书记韩俊在合肥市调研养老服务、基层治理、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等工作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事业发展、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电力保供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加快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深做实基层治理,全力确保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供应平稳有序。省领导虞爱华、张韵声、费高云、张曙光参加调研。
合肥静安养亲春晖护理院是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现入住140位老人。韩俊实地察看智慧养老调度中心、老年康复和活动区、老年人房间,认真听取护理院养老服务情况介绍,并与在院老人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饮食起居情况,得知老人们对服务非常满意,他十分欣慰,叮嘱当地干部和机构负责人要进一步贯通供给端、需求端、服务端,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大力推广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持续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一线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努力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隶属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的恒通社区曾获得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韩俊走进社区老年食堂,深入了解食堂经营管理、菜品价格等情况。他强调,要进一步织牢老人就餐服务网,尤其对独居、失能、高龄老人,要打通送餐服务“最后一公里”。该社区有一支由老党员组成的“永久牌”志愿服务队,被居民称作“暖宝宝”。来到“暖宝”幸福驿站,韩俊与80岁高龄的队长郝素云热情攀谈起来,得知老人连续多年从事志愿服务,带着女儿两代人“母女齐上阵”后,他说,小善举汇聚大温暖,你是一团“火”,温暖了社区居民,你们的服务队叫“永久牌”,就要把志愿精神永久地传递下去。韩俊强调,社区是老人的家,老人是社区的“宝”,要关心关注老人身心健康,充分发挥老人余热,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韩俊来到社区“一窗通办”受理中心和“师徒”工作室,详细了解老旧小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他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要加快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突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让党组织引领党员、党员引领群众,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用真情实意暖民心、聚民心。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是我省能源领域的骨干企业。韩俊走进公司大厅,参观“百年皖电”图片展及沙盘,了解公司和安徽电网发展历程。韩俊感慨道,几代安徽电力职工胸怀理想,艰苦奋斗,与党的事业共进步,才创造了今天的巨大成就。要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以更大的工作成效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服务。来到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韩俊在听取全省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后,视频连线慰问了宣城古泉换流站等一线保电干部职工。韩俊指出,电力保供事关国计民生,要树立省电力公司调度权威,科学研判形势,优化用电方案,强化运行调度,全力争取“外电入皖”,全力挖掘内部潜力,坚决保障基本民生、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用电需求,坚决打赢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