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市政协副主席梁修存来我县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并现场办公,县政协副主席张成伟,以及县自然资源局、县经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
梁修存一行来到干汊河镇党群服务中心,先后接待了安徽太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倾听企业意见、了解企业诉求,认真逐一记录,就部门简化审批手续、基本农田、林业用地调整等事项与县里有关负责同志研究分析并会商解决方案。
梁修存指出,干汊河镇是羽毛球加工之乡,全镇相关体育用品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下一步县里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发展壮大;要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徐永斌)
3月28日,副县长胡俊督查我县交通查验点设置及疫情防控工作,县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参加。
胡俊一行先后到新设置的桃溪镇、舒茶镇交通查验点,现场查看查验点临时办公场所及工作开展情况,详细询问人员配备、车流量、排查流程、后勤保障等情况,深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对县交通运输局与相关单位迅速完成两处查验点设置工作给予肯定。
胡俊强调,一要加强协调沟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严防疫情输入;二要加强自身防护,做好查验点消杀及周边环境卫生工作;三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科学设置功能分区,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四要严格落实查验点防控职责,全力以赴保障好舒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月28日上午,县级林长、县政协副主席张志存到张母桥镇开展巡林工作,张母桥镇主要负责人参加。
张志存先后到农林村、白果村和长冲村,现场察看和了解各地森林资源分布情况、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各地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现场督察。
张志存指出,当前我县天气干燥、野外用火增多,清明节也即将来临,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大,森林防火形势严峻。镇村两级林长和生态护林员要严阵以待,精心组织安排,严防严管,切实把森林防火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张志存要求,镇村要充分利用LED屏、广播、微信群等方式,深入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宣传森林火灾典型案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和社会公众爱林护林意识。要积极倡导文明祭祀,党员、干部要强化带头意识,严要求、作表率。
张志存强调,针对当前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镇村两级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林长)带班制度,将森林防火责任全面落实到人。对重要区域和火灾多发地段,要安排生态护林员和村民组长严防死守,坚决避免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而发生森林火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放在第一位。发生火情要及时报告,科学有效地组织扑救,严禁动员学生及老、弱、病、残人员参加森林火灾扑救工作。
3月26日上午,我县召开“7+2+1”专项行动推进工作会。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张秀萍出席会议并讲话,县领导张明、胡敏、张辉、刘瀚宇、崔勇、胡俊,县委各专项行动领导组组长,各专项行动牵头部门负责人,县委巡回指导组组长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县委副书记张明主持。
张秀萍就如何抓好专项行动强调,各专项行动牵头单位要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有效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要加大力度,提速推进,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勇于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作为,保持工作韧劲,讲求科学善为,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督查考核。
张秀萍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有力有效的举措、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地组织好、开展好、落实好各专项行动推进工作,为“链上合肥,融入长三角、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提供一个坚强的组织保障。
张明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强调,一要提高站位抓落实,二要明确任务抓落实,三要坚定目标抓落实,四要严明责任抓落实。
会上,各专项行动牵头单位就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工作安排进行了简要汇报,县专题学习教育办公室也对前期工作进行了回顾,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李循)
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特别是今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在新的关键节点举行的全国两会,任务重大,意义非凡。当前,安徽正处于大好发展时期,既有六大优势,又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我们必须在国家大局大势中找准立足点、切入点、结合点,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落地落实,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不折不扣抓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这个重要政治任务的落实。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省委“一改两为”会议部署要求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工作,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对照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全面梳理研究国家政策,积极沟通衔接国家有关部委,细化分解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形成清单化闭环式的管理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任务清单,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取得效果。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推,真正把工作成效体现在发展指标上、体现在改革突破上、体现在具体项目上、体现在民生改善上、体现在企业困难问题的解决上。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使用重用忠诚尽职、肯干能干会干又担当廉洁的干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把状态提起来、把劲头鼓起来、把标杆立起来,增强“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心,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干出提质增效、晋级进位的好业绩。同时,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旗帜鲜明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宽容失败者、保护干事者。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省上下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真正把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成果转化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生动实践,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安徽日报评论员)
千里淮水,浩浩汤汤。淮河曾因水害频发,一度被百姓称为“坏河”。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淮河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70多年来,淮河如何从大水泛滥变大河安澜?在“世界水日”来临之际,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带你回顾淮河沿岸人民追梦安澜的艰苦历程,探寻人水共生的密码。
“爹也盼,娘也盼,只盼淮河不泛滥……”这是沿淮河地区曾经流传的一首民谣。从大禹治水开始,历朝历代做过努力,但都难以有效治理淮河水患。
1950年,淮河再次遭遇大洪水。由于水势凶猛,受灾人口共990多万。同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新中国治淮自此拉开序幕。
为了确保淮河中游重要城市、工矿企业和交通大动脉的安全,1953年建成了王家坝闸。它与蒙洼蓄洪区一起,为淮河中下游筑起了一道防御洪水的坚强屏障。
2020年7月,淮河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次开闸泄洪。2020年汛期,淮河无一人因洪伤亡,主要堤防未出现重大险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编制淮河流域综合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等,全面推进新时期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
未来,淮河沿岸人民将继续提升淮河流域抗御自然灾害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强化河湖管理,持续提升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3月23日上午,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瀚宇到河棚镇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河棚镇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参加。
刘瀚宇认真听取了河棚镇关于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随后,刘瀚宇一行先后到村(街)、学校、商超、卫生院等单位现场查看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刘瀚宇指出,当前全球疫情高位流行,国内疫情呈多点多元散发和局部聚集性暴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同时,清明节临近,春茶即将上市,来往过境购茶商贩日益增多,疫情防控压力加大。
刘瀚宇要求河棚镇党委政府要充分认清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从严从紧、从快从实,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坚持外防输入不动摇,劝导在外人员非必要不返乡,在镇人员非必要不出县。要充分发挥村(街)网格员的作用,快速精准摸排中高风险地区返(来)镇人员,守严筑牢基层疫情防线。要严格落实公交车站、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疫措施,抓好学校、卫生院、敬老院、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减少聚集,减少流动。要积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安全有序做好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筑牢人群免疫屏障。
此外,刘瀚宇一行还实地走访调研了该镇部分重点企业。(沈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