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泽 摄
7月2日,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二季度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郑栅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高效发力,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省政协主席唐良智,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向群主持会议。
郑栅洁开门见山用40张PPT全面展示了省辖市二季度经济运行、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等工作结果,集中通报了省直单位二季度部门履职、信访事项、企业诉求办理等工作情况。通过晾晒成绩单,各市、各县(市、区)和省直单位工作好在哪、问题出在哪,看得一清二楚、一目了然。郑栅洁指出,省委部署“一改两为”以来,全省上下都动起来、紧起来、快起来,出现了新面貌、新变化,营商环境口碑更好,群众满意度更高,干部作风更实,各地抓发展、争进位劲头更足,全省经济运行巩固稳的态势,为民办实事延续好的走势,为企优环境凸显进的趋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各市发展仍不平衡,为民服务还要做过细的工作,营商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个别地方和干部还存在“虚、躲、冷、粗、假”五类作风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下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来开展。郑栅洁强调,疫情防控是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必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特别要坚决克服麻痹厌战的情绪,发扬更加严实的作风,把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实到各个环节,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要下大力气解决好实物工作量不够的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项目进度,促进消费回补,全力稳住经济大盘。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尽快把助企纾困政策落到位,做到应兑尽兑,切实把企业诉求解决好,积少成多、举一反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民生方面的问题,把就业保障摆在首位,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把信访工作放在心上,努力将信访总量降下去、群众满意度提上来;把暖民心工程落到实处,闻令而动、细化方案、抓出成效;把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谋划在前,畅通电煤运输通道,加强电力调度管理;把污染防治紧抓在手,持续改善长江、淮河、巢湖等流域水体水质,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下大力气解决好各类风险隐患问题,进一步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抓具体、抓到底、抓到问题解决的工作韧性,统筹抓好意识形态、防汛救灾、粮食安全、平安安徽建设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郑栅洁指出,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杜绝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不搞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聚焦教育医疗补短板、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等,多做打基础、立长远、惠民生的里子工程。要坚决杜绝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忠诚尽职、埋头苦干,努力把各项工作干成一流、做到极致,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安徽落地落实。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安庆市、马鞍山市、滁州市来安县、芜湖市繁昌区作交流发言,蚌埠市、亳州市、淮北市相山区、蚌埠市怀远县作表态发言。省直各单位、部分在肥中央驻皖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各市、县(市、区)设分会场。
7月1日上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与舒茶镇签约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揭牌仪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李琮、副书记沈慧,舒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汪健出席活动,舒茶镇、共青团舒城县委负责人参加。
仪式开始前,大家共同观看了舒茶镇系列宣传短片,并进行了友好交流。随后双方代表签订协议。
李琮和汪健共同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揭牌仪式后,大家参观了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
此次舒茶镇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能够有效加强校地联系和交流,促进学习与合作,为舒茶镇的建设带来更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李循、何冬明)
6月26日我省局部地区发生疫情以来,省委书记郑栅洁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并安排省政府负责同志立即赶赴现场、一线指挥。近日,郑栅洁在省委相关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以更加严实的作风抓具体、抓到底,抓到问题解决为止,全力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疫情防控是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疫情防不住,经济就稳不住。郑栅洁指出,从目前看,本轮疫情总体可控,但疫情处置仍处关键期。要突出以快制快,对已经发生疫情的地区要快速核酸筛查、及时流调溯源、彻底转运隔离、严密社区管控,做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做到一周内实现社会面清零、零死亡、不外溢。要坚持关口前移,严格落实社会面防疫措施,强化属地兜底、行业管理,压实口岸防控专班责任,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货物检测消杀。要筑牢基层防线,医院和集中隔离点要严格落实“三区两通道”要求,做到“院内零感染、院感零容忍”;学校、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监区等重点场所要强化健康监测和核酸抽检,严格闭环管理;基层社区防控措施要再扎实、真落地,做好体温监测、健康码核验、通风消毒等措施,做细做实隔离结束人员回社区后的居家管理等工作。要强化资源保障,加强集中隔离点储备、医用物资统一调拨,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全力保障受疫情影响地区生活物资供应,满足群众正常就医需求,确保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疫情防控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郑栅洁强调,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强化担当作为,坚持举一反三,把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实到各个环节,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亲自上手、靠前指挥、加密调度,把责任压实到神经末梢,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扎实做好生活保障和人文关怀。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搞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过度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7月1日,省委书记郑栅洁在阜阳市太和县主持召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多种粮种好粮现场会。他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感恩奋进,扎扎实实地干,实实在在地做,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在江淮大地真正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关怀和期望。省领导汪一光、张曙光参加现场会。
下午2时许,郑栅洁冒着高温酷暑,来到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乡亲们一起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畅谈贯彻落实举措。郑栅洁首先听取种粮大户徐淙祥关于小麦丰收增产、大豆新品种推广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情况介绍,徐淙祥深情地回忆起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时的情景,喜悦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郑栅洁勉励他要牢记嘱托,不负重托,继续当好带头人,带领乡亲们走好科技种粮新路子。随后,郑栅洁听取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同志关于全省夏收夏种夏管情况的汇报,并走进田间地头,看到新种下的大豆出苗齐整、一片青绿,十分高兴,要求把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到种管收全过程,切实抓好田间管理,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治,积极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
接着,郑栅洁来到张槐村村部,与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负责人和科技特派员、脱贫户等进行交流。郑栅洁边听边记,不时插话询问。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必须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抓好落实。要深入提炼总结徐淙祥和各地种粮大户在粮食生产实践中摸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实际进行推广,强化科技支撑、规模经营、联农带农,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开展“小田变大田”,加大实际种粮农民补贴,提高亩均效益,整合涉农资金,把更多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让广大农民有钱挣、得实惠。要把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扎扎实实落实到“三农”各项工作中去,做到有规划、有计划、有政策、有措施、有行动、有成效,省委农办要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列出具体清单,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形成强大合力,阜阳市及太和县要在保障粮食安全各环节上当标兵、走在前,省直有关部门要强化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不断提升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动安徽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6月30日,安徽省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57名。代表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纯 丁向群(女) 丁海燕(女) 王清宪 牛方括 毛胜利 方正 孔晓宏 龙守菊(女,侗族) 叶露中 朱斌 任泽锋 刘晓妮(女) 刘海泉 刘婉春(女) 许继伟
孙小颖(女,满族) 孙正东 苏保信 杜延安 李必方 李宏塔 杨军 杨安国 余静(女) 汪一光 张文博 张冬云 张西明 张红文 张岳峰 张祥安 张韵声 陈青(女)
陈全国 周雷 周群之 郑栅洁 单向前 孟苏平(女) 胡培培(女) 袁媛(女) 夏晓丹(女) 凌云(女) 郭强 唐良智 黄晓武 覃卫国(壮族) 程丽华(女) 舒歌群 虞爱华
路丙辉 蔡敬民 廖志斌 谭艳芳(女) 潘伟华(女) 潘道伟
安徽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是严格按照党章和党中央关于做好代表选举工作的要求选举产生的。在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提名和代表正式选举过程中,坚持标准条件,严格组织把关,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代表的产生符合程序规定,结构比例符合中央要求。
出席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届时还需经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党旗高扬,奋楫勇进。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不懈打基础、攻难点、强弱项,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引领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汇聚起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磅礴力量。
筑牢根基强“堡垒”
“我是党员,用行动传递力量!”6月9日,肥东县快递物流行业党委在撮镇镇成立,启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亮身份”活动。
肥东快递物流企业较多,现有各类企业88家、党员40多名。“成立快递物流行业党委,旨在进一步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以党建引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肥东县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说。
抓基层,补短板,强“堡垒”。省委对基层党建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郑栅洁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经常深入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和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调研,指导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等工作,并深入基层住村走访、公开接访,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树立了标杆。
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在省委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级党组织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分类施策、系统推进,基层党建呈现新面貌、取得新成效。
快递物流业、互联网企业等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人员流动大,党员数量少,流动党员多,是基层党建面临的新课题。
全省各级党组织创新组织设置,突出服务功能,把党的工作做到新就业群体中去,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组建群团组织等方式,有效推进党的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合肥市加大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力度,去年以来已成立市级快递行业党委、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党委、外卖送餐行业党委等,建立视频直播、自媒体和网络安全党建联盟。
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是基层党建的难点和薄弱点。全省各地聚焦“短板”,找“病因”开“药方”,着力夯实根基、发挥作用、创新机制、打造品牌,实施“单独组建行动计划”、推行“红领”认证等举措,加大园区、商圈市场、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力度,去年推动5500多户非公企业、880多个社会组织新建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开拓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马鞍山市选择6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试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非公党建工作,通过建组织、强链条、聚产业、提能级,有效推动党建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产业新态势。
安庆市组织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与沪苏浙地区开发区开展合作共建,成立10个县级产业链创新链联合党委或党建联盟,引领承接亿元以上项目430多个。
选优配强“领头雁”
“党员的信任让我备受鼓舞,群众的支持让我深受感动。我只有倍加努力,带领大家发展致富,才能不负这份信任。”去年底村“两委”换届中,高票当选庐江县盛桥镇神墩村党委书记的陈伟心情激动地表示。
陈伟是庐江县“回引”返乡的一位“能人书记”。回村任职之前,他在合肥经商,事业发展风生水起。面对村党委书记没有合适人选的现状,县、镇党组织积极摸排,上门走访,动员他回村参加选举。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陈伟将企业交给家人打理,自己回村经过选举,挑起了村党委书记的担子。像陈伟这样,共有33名在外优秀人才被庐江县“回引”,充实到村(社区)“两委”班子中。
选好“领头雁”,激活新动能。在去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中,我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眼事业需求,注重选优配强,拓宽选人视野,通过从本地致富能手中选拔,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中“回引”,从退休公职人员中“回请”等方式,千方百计选好人、用准人。
换届后,全省15008个村书记中致富带富能力较强的占48.6%,村“两委”班子中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占62.6%,带头人队伍素质、班子结构、基层政治生态整体优化,进一步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接续奋斗,推进乡村振兴。去年6月,全省第八批9840名选派干部肩负使命和重托,奔赴广袤乡村,奉献汗水和智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服务群众能力的重要保障。我省强化党建引领,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去年安排集体经济补助资金9亿多元,有效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党建引领,信用变金。我省创新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已评定信用农户、信用新型经营主体、信用村集体经济组织120多万户(个),授信468亿多元,激活了农村信用资源,带动了各类资源要素向乡村加速汇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创设新载体,搭建大舞台。各级党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比学赶超,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亮党旗党徽、亮党的阵地、亮党建品牌……去年以来,滁州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六亮”行动,引导基层党组织亮一亮、赛一赛,比作用发挥、比理论宣传、比质量成效、比创新项目,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擂台大比武,岗位大练兵。6月24日,太湖县举办的“比武擂台”上,围绕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等主题,30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谈发展、讲感悟,比出新路子、赛出金点子,助推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提档加速”。
为民服务强担当
“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做到对标对表、做到有求必应、做到真心真情、做到求真抓实、做到知敬畏守底线。”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召开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明确提出“一改两为五做到”目标要求,吹响了持续深入改进干部作风的嘹亮号角。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各地以改进工作作风破题开路,以更强担当、更实作风服务群众、引领发展。
亳州市开展市县乡村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加强干部队伍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开展信访事项“大起底、大化解、大督办”专项行动,坚决扛牢“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
宿州市把“一改两为五做到”作为“一把手”党建工程抓紧抓牢,落实“党建+信访”“清单+闭环”“倒查+问责”“专项整治+系统治理”等四项机制,努力以为民服务的新成效、营商环境的新提升、作风改进的新气象,开创跨越赶超的新局面。
为民服务没有终点,时时刻刻都是新起点。各地各单位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心头事。
淬炼初心使命,激励担当作为。今年初以来,六安市开展村干部队伍“激浊扬清”专项行动,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查摆问题,找准病灶,全面整治基层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基层干部更好地服务群众、保障民生、促进发展。
干部作风之变,群众最有体会。
“现在是中午不休息、随时到随时办,变化大着呢,我们老百姓非常满意。”日前,在望江县凉泉乡为民服务中心大厅里,凉泉乡河南村72岁的退役军人徐雪洲说起办事感受时,竖起大拇指。
像凉泉乡为民服务中心一样,望江在全县乡镇推出“中午不打烊”和“延时服务”等服务新模式,一张笑脸相迎、一腔热情办事,实现窗口办事时间无“断档”,办事事项无“空档”,优质服务无“阻挡”。
大战大考,是检验作风的“试金石”。去年以来,在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广大党员当先锋、打头阵,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鲜红的党旗飘扬,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充分彰显了先锋本色,向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记者 黄永礼)

本网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6月29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代表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57名安徽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党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陈全国同志当选。
会议应到代表782名,实到代表743名,符合规定人数。
会议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郑栅洁讲话。
受省委常委会委托,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向群作《关于我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产生情况的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选举办法、总监票人、副总监票人和监票人名单,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我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结果宣布时,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郑栅洁讲话。他说,经过全体代表共同努力,这次省党代表会议圆满完成了选举产生我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充分体现了全体代表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强的党性原则。这次选举出的我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在报经党中央批准同意和经二十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确认后,将代表全省17.8万个党组织、378.2万名党员出席党的二十大,这既是无上的光荣,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希望当选的代表珍惜荣誉、牢记使命,忠实履行职责,充分展现新时代安徽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郑栅洁指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对安徽作出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全面强化“两个坚持”、全力实现“两个更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治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启动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系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部署推进暖民心行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郑栅洁强调,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当前,全省上下最重大的政治责任、最重要的工作大局,就是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牢记“国之大者”,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要把准政治方向,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让总书记的号令、党中央的部署在安徽见到实实在在的行动。要稳住经济大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实施有效投资攻坚行动、皖美消费促进行动,抓好粮食生产,推进一产“两强一增”,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推动服务业锻长补短,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确保全年预期目标顺利实现。要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进10项暖民心行动,统筹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民生物资保供稳价、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等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阅批群众来信等制度,更好地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要树牢底线思维,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重点领域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做好防汛抗旱、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等工作,提高疫情精准防控的质量和效果,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要勇于干事担事,强化“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责任感,清单化、闭环式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每一天、每一个月、每一项工作都有新进展新突破,努力创造出彩业绩。
会议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闭幕。
6月30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李敏来我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并调研县纪委监委机关谈话场所、信息化建设和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等工作。
李敏先后深入城关镇三户困难党员和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家中,转达市委对他们的关心和问候。每到一户,李敏都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询问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鼓励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并叮嘱随行镇村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对困难群众体关心关爱,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
随后,李敏来到县纪委监委机关,实地察看谈话场所和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工作。李敏对舒城县纪检监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强化惩治震慑、健全制度约束、创新廉洁教育,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要继续用好用活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群众评价机制倒逼责任压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作风改进到位,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纪委常委、秘书长梁金波参加调研,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万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胡敏等参加调研。(张文君)
放眼今日之世界,网络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作为沟通全球社会的信息桥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目重新塑造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虚拟的网络世界。
网络生活也像实际生活一样,需要文明道德、需要正义阳光,更需要善行义举的社会正能量。
“网聚新时代 奋斗新征程”,如何让网络吹拂文明之风,激发更加澎湃的“网”动力?
6月29日,省委网信办、省文明办共同主办的2022安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郑栅洁作出批示,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郭强出席大会并讲话。
“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建共享网络文明”。大会展示我省网络文明建设成果,发布新时代安徽省网络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启动安徽网络文明内容共建、典型共创、素养共育、生态共治、成果共享“五共行动”,向广大网民发出“携手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安徽网络文明行动倡议,这些都充分彰显抓网络文明建设的深刻性和重要性,让正能量充盈网络空间。
现实中,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的确很“精彩”,但同时也很“无奈”。人们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常常受到一些网络不良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侵害。这些网络不良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社会风气,成为社会公害。
E网情深,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中,如何打造一片晴朗的天空,减少污染和鱼龙混杂现象,减少网暴,这是一个让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和热议的话题。
从全局看,网络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创建一个健康、有序、安全、具有活力、没有污染的"绿色"网络环境,防止和制止网络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些不文明的东西。主旨是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汇聚网上网下向上向善力量,书写科技向善、网信为民崭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网络文明建设是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的治本之策。网络治理的根本之道,须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治理和引导双向发力,在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上下功夫,增强安徽文化认同感和徽风皖韵影响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汇聚强大的正能量。
从手段来说,既需要刚性的一面,亦需要柔性的一面。既需要发挥网络综合执法协调机制、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处置一体化机制等作用,有力整治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亦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厚植徽风皖韵的价值内涵中增强认同感影响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劲吹文明之风,共筑山清水秀的网络空间,以先进文化引领网络风尚,以网络空间孕育优秀文化,不仅是应有之义,更是民心所愿、人心所向,引导网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行动共进。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作为公共空间,人们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与权利,但言论要遵循社会文明的潜规则,恪守法律法规底线和价值观念等,切不可让谩骂、恶语相向、发泄私愤当道霸权,建设网络生态文明,让网络世界充满善意、暖意和正能量。
实践证明,只要坚定团结奋进“主心骨”,坚持激浊和扬清相结合、增强网络文化“软实力”,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坚持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就能打造天朗气清“生态圈”,绘就共建共享“同心圆”,推动网络文明在江淮大地蔚然成风。
践行网络文明,人人有责。对于个人来说,以自己的行动在虚拟世界里播撒文明的种子,创设文明道德、健康活泼的网络生态环境,让网络文明成为现代网络人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追求,就能让网络文明之花更加绚丽多姿。
为网络文明扬旗,是时代责任。让我们拥抱时代潮流,践行网络文明,不造谣,不诽谤,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网络文明人,推动网络空间迈入更加清朗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