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2023年舒城小兰花茶文化旅游节暨白桑园开园节在晓天镇白桑园村举行,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刚、副县长胡久松、县政协副主席张成伟出席活动。
本次白桑园开园节是2023舒城小兰花茶文化旅游节“2023年茶事系列活动”之一,以 “统筹‘三茶’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为主题,由舒城县人民政府主办,舒城县农业农村局、舒城县茶谷中心、舒城县旅游事业发展中心、晓天镇人民政府、舒城县万佛山风景区管理处、舒城县茶叶协会承办。主要为全面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舒城小兰花的品牌影响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白桑园村,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万佛山脚下,是舒城重要的名优茶生产基地,其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是“舒城小兰花”精品“白霜雾毫”的原产地和主产地。白桑园村民组是白桑园村海拔最高的村民组,海拔在640至880米之间。在这里,有20多棵与众不同的茶树,后经专家鉴定,这些茶树都是树龄大约在200年至300年之间的“古茶树”。
活动对前期全县名优茶炒制比赛的获奖选手,以及晓天镇2022年度“游万佛山、品兰花茶”摄影大赛活动的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进行了颁奖。发布了来自白桑园村民组的100斤名优茶和“晓天白桑园”牌茶叶定制包装。向现场观众推荐了晓天镇精品旅游路线,进一步宣传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产自晓天镇白桑园村小麦淌茶园的“兔年首茶”,在活动中拍卖出了30888元一斤的高价,创下了当地名优茶销售有史以来的最高价格。
活动期间,还开展了茶艺表演、兰花仙子“兰花展”、手势舞《国家》、村歌《美丽的白桑园》等精彩的文艺表演。(高洁 云中东 徐茹)
本网讯(通讯员 宗禾 记者 朱胜利)4月9日上午,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省委书记、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韩俊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职尽责,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省长、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王清宪,省委副书记、领导小组副组长程丽华,副组长刘海泉、陈舜、张韵声、丁向群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全省主题教育工作准备情况汇报,审议通过了《安徽省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方案》《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关于组建第一批省委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的建议方案》等有关文件。
韩俊在讲话中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要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出发,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韩俊强调,这次主题教育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要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要吃透中央精神,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主题教育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的核心要义,加强与中央指导组的沟通汇报,确保我省主题教育符合中央要求、切合安徽实际、实现预期目标。要树牢问题导向,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要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提出要求,明确具体任务和推进措施,防止一刀切、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领导小组成员要坚持以上率下,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带头调查研究,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检视整改,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韩俊强调,这次主题教育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压紧压实责任,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精心谋划,周密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当好参谋助手,做好组织指导、联络服务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单位党组(党委)要把主体责任扛起来,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亲自把关;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主题教育的指导。要强化督促指导,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各巡回指导组要严督实导、以导带督,做到到位不越位、指导不包办。要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广泛宣传主题教育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创新宣传手段,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抓好统筹兼顾,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全省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01
湖北以共同缔造的理念
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创建
“四好农村路”,也就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总结提出、亲自部署推进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湖北各地通过找准群众需求,以共同缔造的理念,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创建。
湖北在建设“四好农村路”中,深刻理解共同缔造的普遍价值,全面准确把握其路径方法。
2022年5月14日
湖北省委下发《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通知》,启动仪式上强调:
下基层要身入心到,
切实在基层倾听群众呼声。
察民情要全面精准,
切实在基层发现矛盾问题。
解民忧要务求实效,
切实在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暖民心要主动及时,
切实在基层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孝感市“四好农村路”一角
孝感市孝昌县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一家一家上门收集意见,大家商量了个办法,把占地村民的“贡献”都立在牌子上,谁家被占了多少,一目了然,大家也都能长远地记得。2023年年3月,孝昌县季店乡张店至周颜通村这条全长约12.6公里的公路顺利开工,进行升级改造。
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党委书记潘攀春节期间带领镇村两级干部“围炉夜话”,听到群众的呼声,决定先打通七组的断头路。40余户居民知道要修路,近半数人家捐款,家家出人出力投入建设,一条约2.2公里的产业路建成。
修路的问题解决了!
但共建“一条路”更要共养“一条路”。
02
统筹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
还有“民间路长”来守护

2023年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持续用力,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善作善成,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上久久为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荆楚人民。
03
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哪里
产业发展到哪里
路网就延伸到哪里
2023年2月3日,湖北省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全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有关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强调,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共同缔造。要创新思路和方法,完善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机制。
湖北各地在加快提升农村公路通达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同时,坚持创新融合,条条农村公路带动产业发展。依托“四好农村路”,县乡村三级“双向”物流体系更加集约、高效,建制村物流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5%,群众网购更加方便,农特产品“飞”向全国各地。
孝感市“四好农村路”一角
2023年3月30日
湖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构建政府、社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以共同缔造的方法,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共同缔造是一个内生过程,激发群众主体意识,非一朝一夕之功。
湖北的实践探索再次证明,共同缔造是一种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理念,一种创新的群众工作方法,一种能够优化、巩固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力措施。
湖北将继续用好“共同缔造”这把“金钥匙”,让党和政府与群众真正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图为舒城县分会场现场
4月8日上午,舒城第二届汽车博览会开幕式在舒城亿坤国际汽车城举行。六安市商务局长马同明,县领导王庭美、陈宗银、张辉、胡俊出席开幕式。
本次车博会以“品质生活•徽动消费”为主题,由舒城县人民政府、六安市商务局主办,舒城县商务局、舒城亿坤国际汽车城承办,着力打造最能代表舒城城市形象的春季车展品牌。
4月7日下午,省委书记韩俊在马鞍山市调研期间,到市信访局随机接待信访群众,面对面倾听诉求,现场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深化“一改两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省领导张韵声、费高云参加接访。
在马鞍山市信访局,韩俊首先亲切看望基层信访干部,向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勉励大家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来到信访接待室,韩俊与省市县有关负责人一同随机接待上访群众。“我和老伴都七十多岁了,都患有慢性病,收入少,看病吃药花费大,想申请低保和救助。”“项目单位拖欠的工资一直没有兑现。”“前几年我们承建了当地的房地产项目,楼已经交付了,但工程款还没有结清,现在的日子不好过。”韩俊认真倾听每一位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仔细询问有关情况,对群众诉求一一给予答复,现场解决问题。他说,“对老百姓的事,我们要真正当回事、真正放在心上,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各级党委、政府要综合运用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享尽享,把社会保障网织密,把民生底线兜牢。要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强化“黑名单”等惩戒措施,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兑现。要依法依规妥善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健全台账管理,完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相关部门要全程跟踪问效,及时反馈结果,给信访人一个满意答复。
韩俊在接访时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要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为民宗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好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对信访普遍性问题的梳理分析,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监测,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和突出问题,精准发力、综合施策,集中精力化解好老问题、及时就地处理好新问题、举一反三解决好共性问题,更加有效减存量、控增量。要完善听民意解民忧的机制,用好12345热线、网上信访等渠道,落实好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常态下访等制度,大兴调查研究,及时了解问题、破解难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月6日至7日,省委书记韩俊赴滁州市、马鞍山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大力弘扬小岗精神,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省领导张韵声、费高云参加。
45年前,发轫于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春雷。6日上午,韩俊来到小岗,听取小岗村发展情况介绍。他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岗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千方百计把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把优秀人才引进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当年农家”再现了上世纪60至80年代的生产生活场景,韩俊参观农家院落,与大包干带头人代表一一握手、亲切交流,称赞他们当年的壮举为农村改革立了大功。走进大包干契约签字室,韩俊与大家围坐在一起,详细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的情景。他感慨地说,当年的红手印改变了小岗村农民的命运,也为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立下了汗马功劳。新时代要坚持把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作为主线,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努力把小岗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示范、共同富裕的示范。大包干纪念馆用数据、文字、图片等翔实史料展示了大包干的伟大创举和小岗村的发展变迁。韩俊认真观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村的影像资料,参观馆藏史料,不时驻足询问。他说,小岗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能丢、不能忘。要大力弘扬小岗精神,继续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勇于开拓创新,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
下午,韩俊来到位于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方日升(安徽)新能源公司,察看企业展厅和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生产线,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勉励企业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加大研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全力以赴抓创新、稳订单、拓市场,进入新赛道,占领制高点。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新两国、苏皖两省、苏滁两市合作共建园区,韩俊认真听取合作模式、规划建设、发展成果等情况介绍,要求园区聚焦专精特新,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超前谋划布局现代服务业,高品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韩俊强调,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当前安徽面临的最大红利、最大势能,要借东风、搭平台、抓机遇,全力支持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推动产业深度对接、集群发展,打造省际合作的典范,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引领性、标志性成果。
从昔日的“脏乱差”到现在的“美如画”,薛家洼的精彩蝶变是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的生动缩影。7日上午,韩俊来到薛家洼生态园,听取长江马鞍山段东岸综合整治、长江禁捕退捕情况介绍,并车览滨江湿地公园,了解长江马鞍山段生态修复情况。他强调,要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打造新优势、增添新活力。
随后,韩俊来到宝武马钢集团,参观公司展厅和重点产品展示,察看优质合金棒材生产线和交材、长材智控中心,听取马钢推进高铁车轮国产化进程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企业产业升级布局和生产经营情况。他称赞企业智能化水平达到行业标杆,勉励企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聚焦主业做大做强,扎实做好产业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大力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提升竞争优势,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韩俊强调,安徽制造业基础坚实,要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两手硬”,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安徽“智”造迭代升级,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上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