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马荣瑞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琼
三月的一个周末,蔓发的草木鼓动着旅人的脚步。清晨7时12分,在江苏南京上班的00后吴蕾和“旅游搭子”搭乘高铁,18分钟后抵达安徽滁州:上午逛网红大集“滁州狗市”,下午登醉翁亭抚今追昔,傍晚逛城区、吃小吃……晚上9时05分,搭乘最后一班高铁返回江苏南京——至此,吴蕾和朋友们“挑战12小时玩转滁州”的“周末小目标”顺利达成。
滁州位于安徽东部,地处苏皖交界,一条滁河,令安徽滁州与江苏南京毗邻守望。双城之间,高铁18分钟的通达时间,是滁州作为安徽东向发展“桥头堡”,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证。
今年春节前夕,全长72.275公里的宁洛高速来安至明光段改扩建工程正式通车,安徽滁州与江苏南京实现同城化发展。
据滁州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相关人士介绍,滁州持续加密与沪苏浙地区的交通道路体系,已形成8条高铁城际、15条高速公路、9条水运航道、5个内河港口、1个通用机场的综合交通网络。
在滁州,“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构建,政策面的互联互通也齐头并进。为了让群众共享一体化发展成果,滁州主动对接沪苏浙,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实现了14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72项事项南京都市圈“跨域通办”、“亭城通”市民卡与南京等110个城市联网互刷……
“登记注册企业再也不用跑两地,上午一个电话,下午交材料,第二天上午营业执照就送到我手上了。”去年5月,来滁州注册公司的南京浦口市民刘士成,拿到了安徽省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对滁宁两地“跨省通办”的工作效率依然印象深刻。
“在滁州,一张‘英才卡’就附带了停车、住宿、餐饮等数十项专属权益和优惠,让外地来的人才感受到这座城市满满的诚意。”安徽健驰智能科技法人代表严合群是一名海外归国创业人员,入选省级人才项目。得知“亭城英才卡”开始办理后,他登陆“皖事通”App完成人才认证,到银行网点完成柜面办理,很快就拿到了这张卡。
这张薄薄的黑色卡片背后,是滁州以人才要素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务实努力。
目前,安徽滁州已与上海徐汇、杨浦、松江共同挂牌星耀长三角人才会客厅,累计与38家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结成“人才强市合伙人”。近3年来,滁州市共引进院士和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近1600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90万。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0日 10版)
12月5日下午,舒城县文化馆“欢乐龙舒”系列活动——“非遗进校园•传承更有戏”戏剧组走进城关第二小学教育集团龙舒路校区,给学校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戏曲表演。

演出在黄梅戏《夫妻观灯》中拉开了序幕。随后,庐剧《梁祝•十八里相送》、黄梅戏《牛郎织女》、京剧长绸舞《天女散花》、黄梅戏《江姐•春蚕到死丝不断》轮番上演,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

11月21日上午,城关第六幼儿园举办第一届亲子趣味运动会。
1月7日,县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干部职工来到河棚镇河棚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给贫困户送去大米、油等生活慰问品。(刘玉兵 沈业忠)
1月4日,县应急局召开全局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局全体执法人员参加。会上,回顾总结2021年全局执法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各项执法工作,努力开创执法工作新局面。
会议要求,一要认清工作形势,在执法检查中做到严格依法执法;二要提升执法能力,要加强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知识和执法业务学习,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三要相互配合,各股室和监察大队要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围绕安全生产执法中心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局执法工作。(俞莎莎 李庆运 朱光纯 )
12月28日下午,县妇联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河棚镇调研指导家庭教育和妇联换届工作,河棚镇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河棚中心校,参观了该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并向校相关负责人深入了解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查阅相关档案资料。调研组一行对校方的家庭教育工作成效给与了充分肯定,并授予河棚中心校“家庭教育示范校”称号。
随后,调研组一行来到河棚镇泉石村村委会,听取了该村主要负责人关于家庭教育工作落实情况汇报,仔细了解村妇联换届工作开展情况,并授予泉石村“家教家风示范村”称号。
调研中,调研组指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学校和村级“两委”,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孩子家庭教育工作,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协同联系,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镇村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妇联换届工作领导和指导,做到“党建带妇建”,依法开展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妇联班子,更好发挥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王思远)
12月28日下午,县教育局召开2021年度中小学及中职学校教师培训民生工程绩效考核专题工作会议。会议由县委教育工委委员、县教育局副局长王梅主持。
会上,县教育局民生办负责同志就《安徽省中小学及中职学校教师培训民生工程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皖教师〔2021〕19号)文件进行解读并提出要求;局继教办、职教股负责同志和舒城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分管负责人分别汇报了2021年负责领域的教师培训工作并做了表态发言。
王梅要求,思想上重视到位,要站在全县民生工程项目的高度,积极主动对接,压实工作责任;资料收集整理到位,提前谋划,由局继教办牵头,按照省文件要求梳理工作资料,力求细、全、准;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明确分工、专人负责,任务分配到人、到岗、到责。相关股室和学校要充分准备,以不变应万变,经受住省市县考核,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刘立丰)
近日,由中共舒城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舒城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纂的《舒城年鉴(2021)》正式出版发行。本卷年鉴68万字,图片311张,全面记述了舒城县2020年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专辑特设“脱贫攻坚综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纪实”“抗洪救灾纪实”“合安高铁舒城段建设始末”,书前图片亦设置同类版块,充分体现年度特色。“媒体在线”收录《小兰花香透大别山》《老区如何走出工业强县之路》《舒城:山湖绝景,皖中舒地》等文,彩页中设置“红色茶谷,绿色舒城”“佛山佛水好福地”“茶乡飘来幸福歌”“茶旅融合,宜旅宜业”等,突出彰显地域特色。
正文设县情概览、政治、军事、法治、城乡建设和城市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水利、工业、开放型经济、科技信息业、交通运输、邮政、商贸、旅游、综合管理与监督、财税金融、教育体育、文化传媒、卫生健康、社会事业、乡镇、人物荣誉榜,共计30个类目,196个分目,1149个条目,更加翔实地记录年度重点工作,更加突出地反映年度重大变化。
12月24日下午,县城管局召开“我为城管工作建言献计”座谈会,座谈会由县城管局主要负责人主持,邀请了15名一线城管执法队员和机关工作代表参加。
座谈会上,每位同志畅所欲言,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立足单位长远发展,就文明创建、市容秩序管理、城管执法、城市提标升级、环卫一体化、物业小区管理、人员管理、组织建设等相关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并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交流。
会议指出,此次座谈会效果很好,后期还将经常开展。与会代表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下步加强城市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将充分吸收和采纳,并不断改进工作措施,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推动城管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会议强调,要心怀感恩,有集体荣誉感。把组织的关心和关爱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升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要发挥集体力量,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把单位建设的更好。要心怀志向,有知识缺乏感。主动向书本学、向外单位学、向身边好的同志学,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水平。要心怀激情,有集体归属感。多开展谈心谈话、体育比赛、岗位练兵等各项活动,让大家主动融入到集体,不断增强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工作激情和干劲。要大力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共同为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贡献。(徐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