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就网络安全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9月15日至21日举办,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起来学习。
总监制:骆红秉
总策划:张军 于锋
监 制:伍刚 王薇
策 划:赵净 关灵子
设 计:刘启阳
这两天,九三阅兵的高燃画面还在持续全网刷屏、点燃全世界关注。
就在9月4日BNE TV(新西兰中文国际频道)的一档视频节目中,台湾学者赖岳谦在连线的过程中忍不住岔开话题,大赞总台央视此次的直播水平,称这是“核弹级”文化软实力的展现,引来主播频频点头赞同。
赖岳谦说这是“媲美于大师级的电影作品”——
“坦白说全世界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办一场纪念活动有几十个亿(人)上网看,这个真的是惊人。我还是要先赞美一下央视。我为什么要赞美央视?您有没有觉得,七十几分钟的整个转播流程顺畅无比?简直是媲美于大师级的电影作品。
可是你知道大师级的电影作品是要经过多长时间的后制,而且要经过多少次的彩排、NG、剪接、后制,然后再出来。可是你看央视的整个转播,它是一气呵成的,它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也没有给它犯错的可能性,也没有重置的可能性。”
赖岳谦说“画面之漂亮、流程之顺畅,是软实力的最大展现”——
“实时出来,有特写、有人物特写,你看有士兵雄赳赳气昂昂的,那个眼睛这么大一颗,然后这种士气,那种汗水,那种武器,然后空中的分列式,地面的分列式、阅兵式……你看整个流程、整个画面之漂亮,流程之顺畅,而且毫无冷场。
这个谁能做得到?坦白说全世界没有一个电视台能做得到,这个已经是一个软实力的最大展现了。这个不得了啊,这个媲美于核弹啊。”
根据央视新闻发布的最新数据,此次总台央视直播观看规模创下新纪录:总触达近300亿人次,电视端直播收视份额92.61%,创历史新高。国际传播效果也突破历史。其中直播信号和新闻视频被129个国家和地区的2016家海外主流媒体采用播出;多语种报道全球阅读量达16亿,与7703家海外主流媒体合作传播近4万次;使用85种语言全球转播,新增3种国际传播语言(爱尔兰语、皮金语和卢旺达语),总台以85种语言的传播规模继续成为全球传播语种最多的国际主流媒体。
据了解,作为向全球提供纪念大会直播公共信号的电视媒体,总台央视直播团队在长达6个多月的精心筹备中反复优化流程和机位设计,这才为全球观众奉献了一道行云流水、大气磅礴的视听盛宴。此次活动中,直播机位超过170个,最终形成了共计850多个分镜头的直播脚本,并首次规模化搭建了国产8K超高清转播系统。
且总台央视创新视角拍摄和特种设备使用量均创历史之最。在天安门广场,首次启用三条索道,展现磅礴气势;伸缩臂、升降塔、遥控车,一系列特种拍摄设备,让镜头无限接近徒步方队和装备方队,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视觉震撼。
赖岳谦最后补充说:“你看为什么奥运,比如说巴黎奥运,中国能够拿到转播权,这个就是因为软实力的一个展示,这个真的是了不起的一个成就。”
去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担巴黎奥运会四个大项国际公用信号制作任务,以最前沿的技术应用、最具感染力的内容创作、最广泛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创下历届夏季奥运会传播效果的最高纪录。据公开消息,今年6月,总台台长慎海雄带队与意大利奥委会、米兰冬奥组委达成合作,总台正式成为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持权转播机构,也将成为全球唯一参与2026年米兰冬奥会8K信号制作的媒体机构。
正如赖岳谦所感叹的那样,如果说此次阅兵式上核武器的重磅出场体现的是大国重器的“硬实力”,那么此次总台央视丝滑流畅、完美震撼的直播,就是中国“软实力”跃升的又一明证。从这次阅兵直播,到未来的米兰冬奥会转播,期待总台央视持续用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震撼成果展现中国“软实力”!
9月3日上午,阅兵仪式开始。习近平乘红旗检阅车,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
摄影:刘卫兵 王晔 丁海涛
编辑:赖向东 毕晓洋 虞东升 李琰 许睿 张曼怡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纪念大会开始前,习近平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向他们表示崇高敬意。

80多年前,这些英雄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穿越枪林弹雨,为抗战胜利建立不朽功勋。如今,他们已近期颐之年,虽然皱纹满面、白发苍苍,但每一位老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烽火岁月虽已远去,不朽功勋永远铭记!致敬英雄!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9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当天晚上8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将出席观看。
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现场直播,新华网进行图文直播。
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俄蒙三国元首第七次会晤。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俄蒙三国元首第七次会晤。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俄蒙三国元首第七次会晤。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记者杨依军、曹嘉玥)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习近平指出,中俄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树立了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典范。双方坚守初心、保持定力,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中方愿同俄方密切高层交往,支持彼此发展振兴,在涉及两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及时协调立场,推动中俄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习近平强调,中俄两国各自发展振兴都有强大动力,双方要以大项目引领合作,打造标杆合作项目,促进深层次利益融合。要增强合作韧性,提升合作默契,全力巩固和维护合作大局。
习近平指出,中俄两国元首相互出席对方国家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庆典,充分彰显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担当,展示了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捍卫正确二战史观的坚定决心。我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就是要会同所有志同道合国家,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中俄两国都强调主权平等、国际法治、多边主义,要继续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平台加强协作,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普京表示,在我同习近平主席引领下,俄中关系体现了高度的战略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习近平主席5月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我明天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这是两国向世界展现俄中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守望相助、并肩作战,为欧洲主战场和东方主战场取得胜利发挥的关键作用,表明共同捍卫历史真相、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坚定立场。俄中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团结合作也成为新时代俄中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祝贺中国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引领会议达成多项共识,有力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非常及时和必要,将为解决全球治理赤字发挥重要作用。俄方愿同中方保持战略协作,密切高层交往,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继续高水平发展。
两国元首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当天中午,习近平同普京小范围茶叙并宴请。
双方签署能源、航天、人工智能、农业、检验检疫、卫生、科研、教育、媒体等领域20余份双边合作文件。
蔡奇、王毅参加上述活动。
21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西藏自治区获赠习近平总书记题词的“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贺匾。
此前的2015年和2021年,西藏也曾获赠习近平总书记题词的贺匾:
2015年,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西藏获赠总书记题词的“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贺匾;
2021年,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获赠总书记题词的“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贺匾;
跨越10年,3块贺匾,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殷期许,饱含着总书记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深切牵挂、对西藏美好未来的良好祝愿。从中,也能领悟到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深刻内涵。
“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从2015年贺匾题词中的“加强民族团结”,到这次题词中的“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把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在了西藏全局工作的特殊位置。
中华民族大家庭“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总书记在谈到西藏工作时,多次强调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从“六个必须”到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十个必须”,“民族团结”一以贯之。
2021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历史悠久的拉萨八廓街,感慨地说:“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
也正是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形象地说:“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8月20日,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7市(地)全部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社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行动扎实推进……而今的西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幸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西藏各族人民日子过得好不好、生活幸福不幸福,总书记时时牵挂在心。
“你们的收入,加减法算出来,好几十万了。很幸福的一家人。”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林芝市嘎拉村,走进村民达瓦坚参家做客,听了达瓦坚参算的自家收入账,总书记欣慰地说。
“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格外看重。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在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林芝市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深情惦念、殷切嘱托,充分彰显了总书记对西藏各族群众生活冷暖的深切关怀。
8月20日,再次来到西藏,习近平总书记又谈到民生:“扎实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等民生工作,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在各方面援藏力量的支援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雪域高原同全国各地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美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三次贺匾题词,习近平总书记都用到“美丽”这个字眼。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雄奇的珠穆朗玛峰、险峻的南迦巴瓦峰、湍急的雅鲁藏布江,还有藏羚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美丽的生态画卷,是西藏的珍宝。
“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太重要了!”谈起西藏的生态保护,总书记语重心长。
2015年,在一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听了来自西藏的一位县委书记的发言,告诫说,西藏要保护生态,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生态出问题得不偿失。
“切实保护好雪域高原,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谈及西藏工作,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2021年,在林芝市的尼洋河大桥,远眺雅尼湿地,总书记强调:“要保护住这一块‘净土’,让我们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
4年后的8月20日,再次来到西藏,又谈了生态保护:“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守护好‘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些年,西藏交上了一份生态答卷:
全区50%以上的国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7%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100%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大量人民群众在生态建设中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
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各族儿女同心协力、团结奋斗,正昂首阔步,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绚丽雪域篇章。
策划:杜尚泽
撰文:李昌禹 刘博通
编辑:余秋雨
摄影:燕雁
视觉:赖向东、虞东升、郝昭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习近平出席大会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蔡奇出席
新华社拉萨8月21日电 六十载奋斗栉风沐雨,六十年雪域沧桑巨变。21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出席。
古城拉萨彩旗飘扬,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雄伟的布达拉宫下,搭建起藏式风格的大会主席台。主席台上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横幅十分醒目,背景墙上悬挂着大庆会徽和“1965”“2025”字样,10面红旗分列两侧。主席台对面的布达拉宫广场上,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手中挥动着红旗,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上午10时许,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习近平等领导同志走上主席台,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嘎玛泽登宣布大会开始。全场起立,高唱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布达拉宫广场冉冉升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张国清宣读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关于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
王沪宁向西藏自治区赠送习近平题词的“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贺匾。
王沪宁发表讲话。他说,1965年9月,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西藏自治区宣告成立。这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巩固了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的伟大成果,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实践,民族团结日益巩固,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力量,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
王沪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西藏工作,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系统谋划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西藏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跃升,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展现勃勃生机。
王沪宁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藏族群众代表卓玛仁增在会上发言。
随后,举行了充满吉祥喜庆气氛的盛大群众游行。游行分为“旗帜引领”“四件大事”“奋进新时代”“走向未来”4个单元,26个群众游行方队、彩车,在欢快的音乐中依次行进。各族群众身着绚丽多彩的服饰,跳起热情欢快的舞蹈,表达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习近平等不时向各界群众挥手致意。
在《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中,和平鸽展翅高飞,彩色气球腾空而起,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大会圆满结束。
李干杰、何立峰、王小洪、洛桑江村、胡春华、帕巴拉·格列朗杰和张升民,在西藏工作过的老同志,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央代表团全体成员,西藏自治区党政军负责同志等出席大会。
1984年的春天,河北省正定县举办了一场全县全民运动会。在正定一中的操场上,田径、体操、舞蹈等多个运动项目吸引了1300多人参加,现场气氛火热。
当时就读于正定中学16岁的董桂花获得了“优秀运动员奖”,获奖证书红彤彤的封皮上印有“县委书记、县长奖励”字样,证书右下角的批准人一栏盖着习近平的红色印章。
这场运动会的组织者,正是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
图为1985年1月,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为参赛运动员颁发的“优秀运动员奖”证书。
在当时的正定,举办运动会算是一件罕见的事儿。那个时候,全国各地都在强调经济建设,许多人觉得搞体育运动意义不大。正定县的不少老百姓也很纳闷:“县委书记咋还给颁这么个奖?运动好也能拿奖?”
然而,在习近平看来,让老百姓感到幸福,搞全民运动会这件事情意义重大。
他说:“老百姓‘钱袋子’要鼓起来,精神也要丰富起来,身体也要健康起来。”“咱总得有个开头,开始可能不太完善,也不会尽善尽美,没关系。咱们开个头,以后逐步搞,会越来越好。”
习近平以超前意识紧抓群众体育工作,为正定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这次运动会之后,“体育场”和“体育队”等建设工作在全县范围内陆续展开。
“后来正定能够成为全国体育先进县,跟习书记搞的那次全县运动会开了个好头有直接关系。”如今,谈起当年那场全县运动会,正定的干部、群众无不感慨。
在习近平看来,“人生幸福快乐,强身健体十分重要”。
少年时期,习近平就喜欢踢足球、滑冰;参加工作后,他仍抽时间游泳、登山,保持着锻炼的习惯。
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他的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置身校内足球场,他忆起儿时往事:“50多年前我就在这个地方踢过球。那时候还是土场子。我们的球队在北京市比赛中拿过冠军,在全国比赛得了第四名。”
总书记告诉孩子们“体育对陶冶性情、历练意志有重要作用”,鼓励他们“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考察时,同青少年冰球爱好者“撞肩”,表示相互问候。
到南京青奥会运动员村看望参加青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总书记叮嘱青年篮球运动员:“你们是难得人才,现在还是长身体的时候,是打基础的阶段,要注重全面身体训练。”
在山东青岛市上流佳苑社区与健身休闲的居民交谈时,总书记强调“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他还曾特别指出,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脉相承的。
2014年2月,习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并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正是在这次出访期间,他首次提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构想。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为世人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冰雪体育盛会。从申办到筹办,再到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一路把舵定向,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我们将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平衡发展,推进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期间,习近平主席会见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作出的承诺,如今早已成为现实。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被国际体育界称作“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冰雪运动普及活动”。
2025年8月7日,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在欢呼声中入场。
如今,放眼全国,基层体育工作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张家口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品牌,打造“全季全体育”新名片,体育项目联赛贯穿全年;上海以体育搭台,推动文体旅商联动发展,四年一届的市民运动会被市民们亲切称为“我们自己的奥运会”;广东以百县羽毛球、千镇乒乓球、万村篮球赛为切入点,推动“体育下乡、运动进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84.17万个,各地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骑行、马拉松等项目备受群众青睐,“村超”、“村BA”、赛龙舟等群众体育赛事蓬勃发展。
“要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对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非常重要,大家共同努力把这次运动会搞好。”
40多年前,站在正定一中简陋的操场上,习近平这样鼓励参加全县全民运动会的干部群众,为他们加油鼓劲。
时光倏忽,气象日新。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李珊珊
编 辑丨孙晓媛
校 对丨刘禛 蔡纯琳 任佳 李英卓 宋春燕 毛长志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