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211161051.png

龙年春节,安徽省颍上县面花加工车间里几位民间面花艺人正在赶制“龙年限定版”花馍。

一个个面团在面花艺人匠心巧手中成了造型各异、活灵活现的龙元素面花,寄托着对新一年和和美美、心想事成的祝愿。

【详情】
时间:2024-02-11 16:31 来源:新华网


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韩  俊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清宪

(2024年2月10日)

岁始辰龙,万象启新。在这万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我们代表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关心支持安徽发展的海内外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给大家拜年了!


此时此刻,还有许多人在坚守岗位,许多人在忙碌工作,许多人在守护平安。大家辛苦了!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回首去岁,极不平凡、殊为不易,我们风雨兼程、同舟共济,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


这一年,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步履铿锵、笃定前行。在主题教育中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从“六破六立”入手,推动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我们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江淮大地好事连连、捷报频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人造太阳”、光纤量子密钥分发、“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举世瞩目,创新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带来的红利加快释放,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汽车“皖军”跑出加速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先进光伏“新三样”成果丰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势,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壮大。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让乡村更有魅力。“投资安徽行”“人才安徽行”掀起“双招双引”新热潮,安徽越来越成为各类人才的首选地,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的氛围更加浓厚。今日的安徽,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极大振奋,到处焕发着生机活力,在舆论场上的曝光度越来越高,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影响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江淮人民意气风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大道上阔步向前。


这一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创新构建上下贯通的“民声呼应”工作体系,办成了一批暖民心的实事好事,对孩子的抚育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等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事事放在心上,推动一件一件办好,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一路走来,江淮儿女一起干、一起拼,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项目建设现场到科研攻坚一线,从田园绿美的皖北、错落有致的江淮、水乡风韵的沿江到生态秀丽的皖西、山水皖韵的皖南,处处都在辛勤耕耘,人人都在拼搏奉献,大家都很了不起!


安徽山川与文脉齐秀,地灵与人杰竞辉,造化之美与人文之盛并存,经济发展高质量与生态环境高颜值共进。诚挚邀请各界朋友来安徽走一走、看一看,近距离领略江淮大地的人文山水,亲身感受安徽发展的勃勃生机。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精神标识,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力量、智慧和吉祥。当前,安徽发展呈现厚积薄发、动能强劲之势,正处于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发扬龙马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安徽篇章!


祝全省人民龙年吉祥、顺遂安康!




【详情】
时间:2024-02-10 19:11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0日 第 01 版)

春节来临之际,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公园精心布置了红彤彤的“龙瑞呈祥”主题摄影背景,为市民免费开展“我和家人合个影”活动,用镜头记录幸福瞬间,传递城市暖流。

  每天一早,都有不少群众来到现场,等候拍摄全家福。当中有些是三代同堂的家庭,也有甜蜜恩爱的情侣、相约而来的好朋友,大家热情高涨、摆好姿势,等待志愿者摄影师按下快门,定格美好瞬间。

  “爸爸和妈妈再靠近一点”“小朋友看这里”“笑得更灿烂些”……“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快门声响起,一张张全家福将一个个家庭温馨美好的瞬间定格。

  “春节来临之际,一家人合张影,是一件很美好很幸福的事情。”带着爱人与一双儿女前来拍摄的市民陆静说。

  为了让全家福拍摄更有仪式感,泗县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还专门准备了喜庆的节日服装和中国结、福字、春联、灯笼等道具。

  “我经常带儿子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但很少有机会一起拍照,今天我们正好留个纪念,特别高兴!”说话间,张斌父子已经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系上红围巾,拿上吉祥物,摆好姿势、调整表情,留下了一张温暖的合影。

  泗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活动设置了府前广场和中央公园两个点位,欢迎父老乡亲们来拍照打卡,欢度新春!”



【详情】
时间:2024-02-10 19:10

 老家在黑沙洲上的归乡人,一路辗转回家过年,等见到长江岸边的张平,他们知道,到家了。

  张平可能是记者在春运路上遇见的与乘客最熟络的船长。四面环江的黑沙洲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洲上户籍人口一万多人,春节期间,不少人从全国各地回到这个20多平方公里的江心洲上。没有桥,但回来的人都知道,张平的渡船会带自己回家。

  轮渡渡车,客渡渡人。百余年的黑沙洲渡口,52岁的张平已经是第三代客渡船长,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曾经是渡口的摆渡人。“我爷爷那时候划木船,我父亲开的挂机船,我这条座舱船也买了有十几年了。”张平说,三代人三条船,只做一件事。

  图为黑沙洲上的轮渡船和客渡船。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张平开船时严肃认真,笑起来的时候,脸上有和江水一样褶皱的鱼尾纹。“一般江上比市里温度要低两三度,江风大,冷。”张平说。

  客渡船不大,额定40人。从甲板到驾驶舱需侧身缓行才能通过,驾驶舱一个人刚好,两个人就显得有点拥挤。船上不能使用明火,吃饭、喝水都不大方便。驾驶舱内有一个大大的红色保温水壶,已经掉了漆,一看就用了不少年头。

  赶早卖菜的村民、外出办事的街坊、打工回乡的游子……船是人们进出黑沙洲的交通工具。

  船员罗杰感慨:上船下船、来来回回,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这个48岁的汉子戴着一顶大大的绒帽抵御江上的寒风,有人上船他会热情地招呼。“我跑船也三十年了,乘客基本都认识。”罗杰说。

  图为客渡船上的江景。新华社记者 陈诺摄

  江水浸润着黑沙洲人的性子,无论是大包小裹的乘客,还是满载货物的车辆,都安静地在渡口等待,不争不抢排队上船。坐10分钟渡船,跨越一里多的江面,就回到了家。

  临近年关,回乡的人多了。“平时一天也就100来人,过年过节的时候要多一些,200多人。”张平说。尽管风大,还有些乘客不愿待在船舱,爱站到甲板上聊天,向着洲上眺望。张平说,把他们渡到家的一边,黑沙洲的故事就又多了。

  图为黑沙洲上等待轮渡的车辆。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王阿姨清晨出门,换乘火车、大巴一路向南,登上客渡船,在日落前回到了黑沙洲。到岸时,王阿姨熟练地将包裹递给在洲上跑短途客运的司机,不用说太多,都是熟人。路上,有熟悉的村民看到王阿姨,大声打招呼,王阿姨热情回应,脸上是藏不住的开心。

  回家路上,我们总会遇到那些久违但熟悉的一刻:或许是到岸的汽笛声,或许是江面不时跃起的江豚,或许是熟悉的摆渡人。  


【详情】
时间:2024-02-10 19:10

新春佳节之际,按照省委统一部署,省委书记韩俊、省长王清宪、省政协主席唐良智,省委副书记、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等省领导,分赴全省各地开展“送温暖”活动,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困难老党员、困难职工、困难先进模范、困难退役军人等,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致以新春的祝福。

省领导深入基层一线、困难地方,与走访慰问对象亲切拉家常,关切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和工作等情况,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等,把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大家心坎上,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乐观向上,依靠勤劳双手克服当前困难,在各方帮助下过上更红火的日子。

省领导在走访慰问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心坎上。要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落实好各项纾困帮扶政策,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抓好节日期间“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民生商品产销保供,做好水电油气暖等保障供应,让广大群众放心消费、快乐过年。要全力抓好畅顺春运、安全生产等工作,全面排查整治群众身边的风险隐患,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确保全省人民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记者 李明杰)


【详情】
时间:2024-02-10 19:09

  从候车大厅进门走几步就到了检票口,唯一的服务台兼顾售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的龙桥站是庐铜铁路上的一个四等小站。

  即便小站很小,这里仍常显得空旷。今年春运,预计合肥南站日均客流9.5万人次。距它100公里外的龙桥站,每天仅有两趟列车经停,200多位乘客进出。

  “上午8点,下午6点,两趟车各停站3分钟。”56岁的站长李洪涛告诉记者,一天的大多数时刻,车站都是冷清的,站前广场上也是空荡荡。

  图为安徽庐江龙桥站外景。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哪怕是为了这6分钟的热闹,我们也要坚守。”李洪涛说,龙桥站2019年开通客运,一条车道一个站点,如今11名职工各司其职,“小站虽小,提供的服务却不比大站差。”

  记者来到龙桥站时,工作人员已将龙桥站装点得颇有年味,还在候车大厅布置了一处“龙桥站欢迎您回家”的打卡点,售票员张跃和客运员刘业富等工作人员在车站的门窗上贴了窗花、挂上了中国结。

  龙桥站就在龙桥镇,站名就是家乡的名字,它的存在大大方便了小镇居民的出行。陈慧一家5口人,肩上背着、手里提着共十来件大包小裹,陈慧的母亲说,“还好小站离得近,在家门口就可以坐火车,多带点东西也不累。”

  图为安徽庐江龙桥站候车大厅。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儿子今年上高二,这次去芜湖看望他哥哥。”刘五八和妻子送孩子进入候车厅等待上车,夫妻俩在站外一边踮着脚嘱咐孩子要注意安全,一边告诉记者,家里人上班、上学都从小站出发,“从家开车到这里不到十分钟,出行方便。”

  列车时刻表在站里,因为有牵挂,也刻在人们心里。晚上6时许,从合肥开来的列车到站。天已擦黑,下着冷雨,站前广场却热闹起来,一大群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人群中的老卢来接女儿,他特意提前到了许久,静静站在门口张望。他是一名瓦匠,女儿在城里教书,父女俩虽然离得不远,却也相聚不多。

  老卢(右二)在车站门口等待到站的女儿。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回来啦!”远远地看到女儿,有些寡言的老卢扬起手,喊出了声。没有太多的寒暄,他一把接过女儿手里的行李,钻进雨里,女儿忙不迭撑开伞,一路追过去,为父亲打着。两人手忙脚乱摆放好行李,一前一后骑上摩托车。老卢回头向记者笑着说再见,他说女儿回家了,一家子的春节正式开始了。

  春运的小站,大多有这样的魔力:这边进站,那边出站,一张车票就是一年,高光也罢,失意也好,都会在久别重逢中一笑了之,化为最真实的暖意。

  “我们站有几位工作人员这两年就要退休了,到时候也会来几位新同事。”送完最后一位乘客,小站重归宁静,李洪涛和同事们这才吃饭,因为是小年夜,菜品丰盛。

  2月2日,李洪涛和同事们结束工作,在食堂吃饭。新华社记者 陈诺 摄

  李洪涛告诉记者,小年、除夕、元宵节,他们都赶不上与家人团聚,“哪怕只有一位乘客,小站也会全力保障。”

  此时此刻,回家路上,或许有无数个“龙桥站”正从车窗外一闪而过,或许有无数个“李洪涛”守在那里,因为有他们,我们这些过客,终究会是归人。


【详情】
时间:2024-02-09 15:47

央广网合肥2月8日消息(记者鲍玉婵)记者2月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2月8日,该成果以“幺正费米气体中赝能隙的观测和量化”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上。

据悉,这项研究首次确立了配对赝能隙的存在,为高温超导机理中的电子预配对假说提供了支持,朝向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

图中头顶玉珠的两条鲤鱼,象征着一对自旋相反的费米子;龙门代表了超流相变和赝能隙。鲤鱼跃过龙门,表明配对发生在超流相变温度以上。这种配对现象反过来又导致赝能隙的出现。(央广网发 制图:陈磊)

能隙的产生是超导的标志性现象。在常规超导体中,能隙存在于超导相变温度以下。随着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即使在超导相变温度以上,能隙仍然能够被观测到,这种现象被称为赝能隙。

赝能隙的起源和性质可以为解答高温超导的机理问题提供关键线索。学术界普遍认为主要存在两种可能的赝能隙机制:一是来源于超导相变温度以上的电子多体预配对;二是来源于在高温超导体中发现的多种量子有序相,例如反铁磁序、条纹序和配对密度波等。但由于真实的高温超导材料体系非常复杂,各种可能的机制来源相互竞争,一直无法明确究竟是何种机制在起作用。

强相互作用(幺正)极限下的超冷费米气体以其纯净性和可控性为赝能隙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量子模拟平台。一方面,费米原子之间的强吸引相互作用为多体配对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该体系可以避免多种量子有序相之间的竞争。因此,能否在该体系中观测到赝能隙,将成为对多体配对机制的决定性验证。然而,这一科学目标的实现面临着两项重大技术挑战,也是以往的工作一直未能取得突破的原因:首先,需要制备高品质、密度均匀的幺正费米气体;其次,要在超冷原子体系中开发类似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测量技术。

经过多年的艰苦攻关,研究团队建立了超冷锂-镝原子量子模拟平台,实现了世界领先的均匀费米气体的制备。研究团队还发展了大磁场的稳定技术,在约700G(高斯)的磁场下,其短期波动优于25μG(微高斯),相对磁场稳定度接近10-8(10的负8次方),比以往国际上的最优结果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以上。在该超稳磁场下,研究团队得以成功实现超冷原子动量可分辨的微波谱学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系统地测量了不同温度下的幺正费米气体的单粒子谱函数,并成功观测到了赝能隙的存在,为电子预配对假说提供了支持。

单粒子谱示意。连接和独立的小球分别代表库珀对和单粒子,曲面间隙为赝能隙。(央广网发 制图:陈磊)

该研究工作不仅推进了强关联多体系统的研究,也为完善多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此外,该工作中发展的超冷原子量子调控技术为下一步研究其它重要的凝聚态物理现象,如单带超流、条纹相、FFLO超流等奠定了技术基础。Nature杂志的审稿人一致认为,“这项工作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重要物理问题,是量子模拟研究的里程碑进展。”


【详情】
时间:2024-02-09 15:47
小字号

“足足140平方,今年能在这新房子里过大年,心里那叫一个美。”谈及如今的好日子,安徽省安庆高新区皖口新城小区居民刘绍炎笑得合不拢嘴。

刘绍炎在客厅看电视。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刘绍炎在客厅看电视。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老刘今年61岁,原本是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联胜村村民。2018年11月,为了打造安庆高新区经济发展新引擎,安庆市统筹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将山口乡托管至安庆高新区。

在高效推进城市化建设和征迁工作的同时,安庆高新区适时启动还建点工程。2020年,山口乡山口片还建点正式启动建设。2023年下半年,村民们陆续搬进新居。

“四室一厅,又宽敞又明亮。上下有电梯,非常方便。”老刘感慨,比原来村里自家盖的房子强太多。

站在阳台上,老刘指着不远处的湖面介绍说,湖边是老人遛弯的好去处,沿着步道转一转,心情都变得舒畅,“这房子可不就是城里人说的‘湖景房’嘛!”

同老刘一样,山口乡今年有近600户村民搬进了新居。

“搬家前想着要和老邻居们分开了,还有点舍不得。没想到如今一问,一栋楼里有不少熟人。”老刘说。

“还建点建设是牵动百姓利益的大事,搬迁百姓住得开心就是最大的民心。”安庆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陈嵩介绍,为促进安置小区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和服务居民水平,当地还积极探索安置小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在皖口新城小区西门,“红管家服务中心”的招牌引人注目。

“我们大力推进‘红色物业’建设。”陈嵩介绍,红色物业“红”在党建引领,重点是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的发挥,把党的组织工作体现在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记者了解到,在皖口新城小区,不仅小区组建了党支部,物业公司也组建了党支部,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安置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模式。

“有了党组织的带领,小区的氛围更好了。邻里之间和和睦睦,就算遇到问题,也有说理的地方。”为了给小区建设尽一份力,闲不住的老刘还报名当起了“楼栋长”。

“新年搬新家,新年新气象,相信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老刘笑着说。


【详情】
时间:2024-02-09 14:35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把科技创新势能更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我省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以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为目标,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将创新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2月7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截至2月1日上午,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为全球94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成功完成142233个运算任务,全球远程访问“悟空”人次已突破100万。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孔伟成博士介绍,“本源悟空”匹配了本源第三代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真正落地了量子芯片的批量自动化测试,量子计算机的整机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在科技创新大潮中,企业居于主体位置。去年以来,我省科技企业规模质量实现双提升。2023年,我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约9600家、高新技术企业约4200家、独角兽企业5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12家,认定科技领军企业11家。建立全省科技投资重点项目库,建立需求摸排对接、多元协调联动、分类跟单服务、清单跟踪督办、闭环销单反馈和督查激励“六项机制”。

今年,我省将继续加强企业培育,构建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科技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净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科技领军企业10家左右。推进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研究院。深入实施“两清零”行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项目立项、组织实施、评价等机制。

近日,在合肥科学岛的一间实验室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齐紫平正紧张地忙碌着。团队负责人刘青松介绍,前期依托稳态强磁场的大科学装置研发的针对淋巴瘤的靶向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去年以来,我省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围绕“基础引领、突出原创”“应用倒逼、突破瓶颈”组织实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98项、水科学和先进功能膜材料联合基金项目25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16项、资金10.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6%、15.3%;获批国家杰青23名、国家优青26名。

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实现科技成果转得顺、转得好?2022年,5家省属高校成为安徽省首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单位。去年,我省遴选106家单位参与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打开了成果转化新局面。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龙红明便是改革的受益者之一。“团队自主研发的冶金固废高值化非建材领域应用技术方面3项发明专利,通过技术转让,签约合同额高达1000万元。”龙红明告诉记者,赋权改革提升了科研人员的自主权,激发了科研热情。

为加快构建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今年,我省将加快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建设。持续办好“双创汇”活动。建成“科大硅谷”高新孵化园,高质量运营“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的创新单元60个以上。推动“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相互赋能,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机制,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记者 鹿嘉惠)


【详情】
时间:2024-02-09 14:34

龙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2月8日上午,省委书记韩俊、省长王清宪在合肥亲切慰问一线干部职工和武警官兵,调度值班值守工作,向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各条战线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衷心感谢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省委副书记、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省领导张韵声、费高云、单向前,武警部队安徽省总队司令员史胜林参加。

2月8日上午,省委书记韩俊来到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向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消防队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冬日的省城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韩俊、王清宪分别来到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省消防救援总队,现场观摩消防员训练,察看各类消防车辆、救援装备。韩俊、王清宪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消防战士冲锋在最前沿、战斗在最险处,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越是重大节日,你们就越辛苦,希望大家始终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时刻保持应急状态,提升执勤等级,强化硬核科技支撑,加强重点场所隐患排查,确保节日期间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在望湖城幸福驿站、合肥供水集团四水厂、交警支队滨湖大队融创茂商圈执勤点、省交通控股集团,韩俊、王清宪与一线职工热情握手,称赞他们是城市美容师、生活保障者、安全守护人,工作很平凡但很伟大,大家用勤劳汗水为广大市民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勉励他们继续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为保障城市有序运转作出更大贡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强化服务保障,妥善安排一线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让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同志们顺心安心,与全省人民一道欢度春节。

在武警部队合肥支队某部,韩俊实地了解武警官兵住宿、生活、学习以及春节伙食保障情况,表示武警官兵是人民群众的“定心丸”、安全稳定的“压舱石”,希望广大武警官兵以驻地为家,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扎实做好处突反恐、应急救援、社会面联勤武装巡逻等各项工作,确保全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在省委总值班室、省委办公厅法规室,韩俊现场随机调度值班值守工作,察看全省重要交通枢纽、重点街区景区、重要水利工程等实时监控画面,听取各有关平台情况介绍,并与芜湖市、黄山市、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及金寨县、临泉县、太湖县、灵璧县、巢湖市视频连线,了解各地社会面情况,要求大家保持全勤状态,认真履职、高效运转,做到责任到岗到人、信息传递及时精准、应急处置迅速有效。

韩俊、王清宪在慰问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抓好节日期间“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民生商品的产销保供,加强水、电、油、气、暖等供需监测和协调保障,确保数量充足、品类丰富、质量可靠,让广大群众放心消费、快乐过年。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抓好春运交通道路安全,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管理,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事故。要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巡逻执勤力量下沉一线,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全省人民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详情】
时间:2024-02-09 14:32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