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97岁的叶连平老人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卜陈学校的退休教师,他开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至今已经走过24个年头,2000多个孩子在这个免费补习班里,接受英语辅导,走出乡村。

  多年来,叶连平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荣誉。叶连平希望自己能再为孩子们多做点事情。他说,乡村孩子的未来,值得我用一生来守护。


【详情】
时间:2024-09-10 15:24 来源:新华网

本网讯(记者 汪国梁)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将于9月20日至23日在合肥市举办。记者从大会执委会办公室获悉,本届大会活动架构为“4+6+15”,即由4场重大活动、6场项目对接活动、15场专项活动组成。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会执委会办公室会同各地、各有关单位主动作为、通力协作,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在活动安排上,高水平谋划大会开幕式暨主旨演讲、大会巡馆等重大活动。邀请央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民企代表相聚安徽,举办安徽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座谈会、安徽省新兴产业与跨国公司对接会、皖港澳制造业合作交流对接会、皖台优势产业合作推进会、侨创项目对接暨巢湖侨创会、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合作交流对接等活动,借助大会供需对接平台,实现以会为媒、以会聚智、以会引资。聚焦低空经济、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举办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通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对接、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创新成果场景对接等专项活动,强化各类优质资源要素汇聚耦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

大会把开放作为鲜明标识,邀请到法国担任主宾国,邀请到俄罗斯等国友好省州(城市)代表参会参展,预计出席本届大会的外宾人数占重要嘉宾数量比重将首次超过50%。谋划更加突出国际化主题、更具国际化特色的活动,筹划举办2024国际商协会大会、主宾国活动、国际友好省州(城市)系列活动等,构建全球商协会网络,开展深层次、多领域的经贸洽谈与合作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研讨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动共识。



【详情】
时间:2024-09-10 15:24 来源:安徽新闻网

9月8日,中国智能机器人生态大会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决策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大会现场,由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自研的人形机器人“启江二号”精彩亮相。

  据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刘厚德介绍,“启江二号”人形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60公斤,全身拥有38个自由度,配备多个视觉感知传感器、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和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

 “启江”二号(左)和“启江一号”(右)

  “对比今年7月发布的‘启江一号’人形机器人,‘启江二号’拥有更强壮的身体,更敏捷的小脑和更聪慧的大脑。”刘厚德表示,机器人的 38 个自由度相当于人类身体的38个活动关节,配合多个视觉感知传感器、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和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它可以完成人类四肢能够做到的基本动作,以及叠衣服、开瓶倒水、擦盘子等精细动作,此外还可以在颠簸不平的路面正常行走。不仅如此,它还具有用户的智能识别和权限用户的安全使用等“思考决策”功能。

  刘厚德表示,未来,这种人形机器人能够适应工业生产和养老服务场景,既可以当任劳任怨的“机器工人”,也可以成为贴心高效的“机器保姆”人形机器人。

  据了解,本次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推进组办公室(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主办,来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多位专家及科研院所、企业、投资机构代表等参会。


【详情】
时间:2024-09-09 18:59

黄山,安徽的亮丽名片,是国之瑰宝、世界奇观。近日,黄山风景区公布“成绩单”:1月至8月,累计接待游客329.44万人,同期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其中8月接待游客67.3万人,单月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

江淮大地,山水美轮美奂、人文璀璨悠久。放眼全国乃至世界,“徽字号”旅游是一张闪亮的金字招牌。我省紧跟时代发展,适应游客需求,深化融合发展,推出一批“徽字号”精品线路,提升一批“徽字号”旅游品牌,策划一批“徽字号”文创产品,培育一批“徽字号”精品民宿,打造一批“徽字号”节庆赛事活动,让徽风皖韵成为安徽旅游的鲜明标识。

图片

资料图:黄山市太平湖。许晖 摄

“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已成为安庆市响亮的文化旅游品牌。近日,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宣布本届黄梅戏艺术节以“黄梅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将举办7大类22项近100场主体活动,届时邀请来自6个省、市的黄梅戏院团,带来18部新创剧目、8部保留剧目和21个新创小戏在安庆市集中展演,让广大戏迷在过足戏瘾的同时,畅享宜城山水之美、人文之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我省各地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不断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

创建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含山凌家滩、寿县寿春城、蚌埠双墩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出蚌埠《垓下之战》、亳州《曹操》、六安《遇见·舒茶》等演艺项目……越来越多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文化资源,正在“变身”为旅游资源。

从合肥市的“科里科气”到淮北市的“隋运而安”,从亳州市的“亳药风华”到黄山市的“文化徽州”,一市一品牌,一地一特色,全省16市深入挖掘地方研学资源,打造独树一帜的研学旅游主题。

“我省拥有得天独厚的研学旅游资源,为研学旅游提供了丰富多彩、健康优质的资源供给。”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创建国家级、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推出百佳研学旅游产品,规划“世界遗产之旅”“跟着李白游皖南”“大别山红色之旅”“皖北历史文化游”等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全省研学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安徽,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研学旅游目的地。

图片

资料图:亳州市谯城区,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植物科普园。陈光付 摄

引进培育一批“徽字号”精品民宿,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作为旅游新业态,全省民宿呈雨后春笋般发展态势,已经出现合肥云里安凹、黄山西溪南、宣城月亮湾等一批民宿集群,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民宿正在成为游客寻觅乡愁、品味文化的优质旅游目的地。

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旅游民宿建设,出台《关于促进旅游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目前,全省旅游民宿总量已有8000余家。其中,全国甲级旅游民宿7家、乙级旅游民宿5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方阵。我省借鉴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国家标准,制定《“皖美民宿”等级评定标准》,今年首批评定177家“皖美”金牌民宿、526家“皖美”银牌民宿,并评选出金牌民宿20强,给予奖补。

图片

资料图:位于合肥市蜀山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大麦季特色民宿区。陈三虎 摄

近日,2024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太平湖小铁人三项赛暨城市家庭铁人三项赛(黄山太平湖站)在黄山太平湖火热举行。全国各地的近200名选手在湖光山色中追风逐浪,拥抱运动与快乐。

既能体验运动激情,又能饱览湖山壮阔,体育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近年来,我省依托山水资源,推出一系列具有安徽特色的品牌赛事,越来越多的游客正在打开“运动模式”,踏上感受徽风皖韵的别样之旅。

“沪苏浙皖体育行政部门共同为大黄山地区量身定制打造的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近两年直接参赛人数超过3万人,线上关注人数过亿,将大黄山变成‘没有屋顶的天然最美赛场 ’。选手‘跟着赛事去旅行’,辐射和带动游客近100万人次,直接、间接拉动消费达4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赢。”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


资料图:6月8日, 2024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新安江•龙舟赛在黄山市屯溪区河街码头举行。 樊成柱 摄



【详情】
时间:2024-09-09 18:58



9月8日,2024年安徽省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马鞍山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拉开帷幕。

据悉,本次宣传周活动时间为9月8日至15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经信厅等13家单位联合主办。开幕式现场,先后进行了宣传周启动仪式、宣读网络安全倡议书、专家演讲等活动。

在网络安全展览馆区,设有网络安全技术体验区、互动打卡区、单位展区、大舞台及主会场5个板块。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奇瑞汽车、宝武马钢、汉马等24家单位参展,集中展示了网络安全技术、车联网、智能制造、政务网络服务等最新应用成果。



【详情】
时间:2024-09-09 18:57

本网讯(记者 张理想)9月8日,2024年安徽省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马鞍山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三雄参观网络安全展并宣布活动启动。

网络安全展分为网络安全技术体验区、互动打卡区、单位展区等展区,组织24家单位参展,重点展示网络安全企业主流应用场景、本地信息化领军企业创新应用。展览还安排AI新技术运用体验、网络知识答题、特色文艺表演等互动内容,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在开幕式上,主办方播放网络安全宣传片,邀请公安民警讲述网络反诈案例,并发出网络安全倡议书。

本届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等12家单位联合主办,持续至9月15日。活动期间,将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日活动,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等宣传普及活动,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详情】
时间:2024-09-09 11:40 来源:安徽新闻网

  9月5日,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丰庄镇合庙小学周勇老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为学生讲解课文《丁香结》。

  今年33岁的周勇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在他小学六年级时,因一场意外而失去左臂。年少的周勇遭此变故后,一度没有勇气面对未来。在班主任老师呵护和鼓励下,他终于回到校园,重拾学习、生活信心。

  2011年,周勇参加高考,考入滁州学院。大学毕业后,曾因身体原因,多次找工作被拒之门外。2017年,周勇通过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考,来到距家300多公里外淮南市寿县丰庄镇合庙小学,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扎根乡村7年,身残志坚的周勇克服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等问题,吃住在学校,积极融入新集体,钻研教学业务,向名师取经,快速成为教学骨干,先后获评寿县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

  合庙小学有100多名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针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周勇通过课文《丁香结》,结合自己的人生故事,耐心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用自立自信自强,勇敢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周勇将当年恩师对他的关爱传递给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呵护着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周勇说,在乡村小学这个舞台上,愿意用自己残疾之躯为孩子们点亮成长的光!新华网发(陈彬 摄)

  9月5日,周勇为学生讲解课文《丁香结》。

  9月5日,合庙小学六年级学生制作贺卡,为周勇送上教师节祝福。

  9月5日,周勇在书写教案。

  9月5日,周勇走在去教室的路上。

  周勇在课本上写满了教学要点(9月5日摄)。

  9月5日,周勇与学生打羽毛球。

  9月5日,周勇通过家访,了解学生课外生活、学习情况。

  9月5日,六年级学生制作贺卡,为周勇送上教师节祝福。

  9月5日,周勇和妻子带孩子做游戏,享受家庭幸福时光。

【详情】
时间:2024-09-09 11:40 来源:新华网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9月8日上午,由中国商务部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在厦门开幕。今年大会以“投资链接世界”为主题,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盛会之一,本届大会吸引119个国家和地区参会参展,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约占八成。

  安徽展区

  安徽综合馆面积160平方米,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等新兴产业,大黄山、皖北、科大硅谷、自贸试验区等重点投资场景,展现安徽开放包容的投资环境和蓬勃向上的发展动能。为了办好本次投洽会,我省精心从各个地市和开发区遴选了19家企业共计30多件展品参展。

  “好逼真啊!”在安徽展区现场,一台仿生头部机器人正在模仿现场参观者的动作表情——抬头、眨眼、张嘴、微笑等等,不论参观者做出怎样细微的表情,仿生机器人都会立刻模仿出来。据悉,这件展品是由无论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打造,该公司团队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专注于交互型机器人软硬件解决方案创新,致力于以智能技术打造具备“生命力”的多模态情感交互机器人。公司联合创始人李志坚在现场表示,他们的研究是为未来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做准备。

  头部仿生机器人

  据悉,仅这一个头部仿生机器人内部就有32个微电机,在驱动结构和头部硬件等方面均有创新。去年,该公司制作的仿生大熊猫“小川”已经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上岗”,作为机器人工作人员与游客互动,每天产生上万条数据,一年来接待了游客超一百万人次。李志坚告诉记者,他们想借助投洽会平台展示企业的科技水准,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佩戴手表无创血糖检测

  在安徽展区,科技含量十足的现代医疗设备让人眼前一亮。“通过佩戴这个手表,就可以实现血糖检测。”安徽奇智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超明告诉记者,该智能手表通过公司自主设计的光子芯片和生物医学光电模组,可以实现无创人体血糖检测。记者现场体验,戴上手表,经过一分多钟的时间,动态血糖值就显示在了手表屏幕上。据介绍,奇智科技将以提升市场占有率为首要目标,继续推进无创血糖检测临床产品研发。

  嘉宾在体验“中医AI开放平台”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与AI结合,会产生怎样奇妙的联动?在安徽展区,“中医AI开放平台”吸引了众人关注,这是一台将中医舌诊应用在体质辨识的医疗器械软件。通过拍摄舌面、舌下、脸部正面和左右侧面五张照片,并回答几个问题,一张完整的中医人工智能体检报告就会发到你的手机上,内容包括健康指数、易患病症、异常经络、健康建议等多项内容。

  夜晚自发光植物

  科技范和未来感是安徽展区的主打风格,在合肥神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两株“本氏烟”吸引了不少人的好奇。“这两株植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原来,这是该公司创造出的国内首颗基因编辑高亮度夜晚自发光植物。据介绍,其亮度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展台负责人吴越告诉记者,这样的技术应用在市政绿化上,可以起到路灯的作用,小株的植物放在床头也可以当做小夜灯使用。“想象一下置身于发光植物的树林里,很有梦幻的感觉。”

  脑-机接口芯片

  同样具有未来感的合肥幻联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全生命周期脑-机接口系统产品研发及神经科学相关领域科研服务。其生产的脑机接口芯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在前不久,该公司刚刚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一等奖。公司联合创始人王超告诉记者,该公司制备了完整的高通量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及针对不同场景需求的高集成多通道神经探针产品系列,填补了国内高端植入式生物电子产品的空白。

  王超表示,这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结合临床适应症,真正去解决一些医疗问题。“把先进的技术用到老百姓身上,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脑机接口所带来的‘科技福利’。”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安徽展区包括合肥幻联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神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论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在内的11家企业来自科大硅谷片区,数量占整个展区的一半以上。据了解,2022年6月1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立足国家所需、发展所向、安徽所能,科大硅谷应运而生。

  自启动建设以来,科大硅谷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产业催化及创新生态优化四大核心领域,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立足合肥城市区域新空间,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产田”,建设极具活力、引领未来、享誉世界的创新之谷。

  新兴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亮眼,重点投资场景建设成效显著,现场皖企展示了徽风皖韵的科创实力。安徽省外商投资促进事务局二级主任科员陈志恒表示,安徽展团将充分利用投洽会客商资源,积极对接洽谈,吸引更多优质客商来皖投资兴业、共同发展。(记者 张毅璞)


【详情】
时间:2024-09-09 11:40 来源:中安在线


02:13

  

9月6日至8日,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安徽省芜湖市举办,在同期举办的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创新成果展上,一批新装备新成果集中亮相。空中交通、物流配送、应急通信保障、消防救援……低空应用场景不断创新,吸引现场参观者的眼球。

  


【详情】
时间:2024-09-08 15:39
图片


9月7日上午,以“发展低空经济 创享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芜湖开幕。省委书记梁言顺出席并宣布大会开幕,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柯瑞文分别致辞。省领导单向前出席。

图片
本次大会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低空经济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开幕式前,梁言顺、王清宪等与会领导巡视了展馆,听取有关情况介绍,与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深入交流。梁言顺指出,低空经济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用好全国首批低空空域改革试点成果,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系统推进、开放协作,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要健全科技和产业协同高效创新体系,聚焦低空飞行器整机、关键系统、零部件及材料等环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招引更多优秀人才和项目,大力培育头部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着力做大做强低空经济产业。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应用场景,推动低空与农林作业、物流运输、交通出行、应急救援、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不断开辟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王清宪指出,安徽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超前谋划布局低空经济,强化创新驱动,注重产业集聚,打造优质生态,已初步形成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无人机产业为支撑的低空产业集群。我们将持续办好用好低空经济发展大会这个平台,进一步完善支持低空经济的政策举措,持续深化低空空域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低空基础设施,强化全产业链布局和应用牵引,积极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柯瑞文在致辞中说,中国电信将持续深化与安徽省合作,推动低空经济标准规范完善、加快打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低空飞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深化低空经济产业开放合作,共同打造低空经济创新高地、服务枢纽,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举行了“低空安全验证试验基地”揭牌、应用场景和重大成果发布、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等活动,国家有关部委和央企负责人、部分院士和专家学者、知名民企和行业协会负责人等参加。


【详情】
时间:2024-09-08 15:37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