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9月24日电 题:迭代快 重研发 集群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观察

  新华社记者吴慧珺、高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7月份、8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均超过燃油车。

  在汽车市场产销普遍承压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一路走高,产业发展呈现哪些新趋势?在此间举行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记者走访业内人士,寻找答案。

  趋势一:产品迭代提速 用户体验“上新”

  鹰眼大灯、夸张的尾翼配合流线型车身,一款比亚迪的电动超跑正在展台上摇摆“蹦迪”。

  “牛!”参观展会的合肥市民田蕾瞪大眼睛竖起大拇指感叹道,“我第一次看到车四只轮胎不动,车身竟然能如此上下左右摇摆。”

  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参展观众围观会“蹦迪”的电动超跑。新华社记者吴慧珺 摄

  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多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亮相,让参展观众沉浸式体验前沿“黑科技”。

  这边的车“蹦迪”欢,那边的车写文忙。

  “写一篇关于开学第一课的发言稿”,一辆搭载了讯飞星火大模型的奇瑞星途星纪元ES,接收到参展观众的指令后,瞬间开始在大屏幕上逐句呈现。

  文心一言、讯飞星火、通义千问等AI大模型纷纷“上车”,电动化加速,智能化进阶,新能源汽车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持续深化。

  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提速。展馆中,蔚来新品牌乐道带来其首款家用车型乐道L60,吸引了不少参展观众驻足。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介绍,9月19日刚刚发布的乐道L60,距蔚来上一款新产品发布还不到5个月。

  极氪7X、阿维塔07、智界R7……今年以来,不同车企纷纷推出新款车型,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零跑、极氪、比亚迪等车企已将产品迭代速度缩短至半年左右。

  产品迭代快,源于新技术不断突破。走在2万平方米的展区,新能源汽车相关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全固态电池研发实现新突破,充电实现“液冷超级快充”,线控底盘成高阶智驾标配……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说,新能源汽车供给端的持续“上新”,丰富了产品体系,提升了行业整体品质,更多的消费选择激发了需求端消费活力,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中汽协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已突破3000万辆大关。今年前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00.8万辆和70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0.9%。

  趋势二:重视研发投入 筑牢竞争优势

  行业“上新”快,源于车企舍得为创新“买单”。

  多家车企近期已陆续公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其中,比亚迪上半年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同比增长15.76%,而研发支出同比增长41.64%至201.8亿元,远超同期的净利润136.3亿元。

  据比亚迪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达近1500亿元,建立了11个技术研究院,拥有超10万名研发人员……

  上半年研发投入超出净利润的远不止比亚迪一家。上汽集团研发投入达89.6亿元,净利润为66.3亿元;吉利汽车研发投入达45.5亿元,净利润为33.7亿元;长安、东风、广汽的研发投入均高于净利润……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出的一款新能源商务车。新华社记者吴慧珺 摄

  车企相继加大创新投入的背后,既有企业主动作为、抢占市场先机的前瞻性布局,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充分竞争格局下,汽车市场进入淘汰赛。”李斌说,持续的研发投入有助于车企建立技术优势,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步早,市场开放度高,充分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新能源车企不得不高度重视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创新力度,“惟创新者能致远”。

  趋势三:打造产业集群 健全产业生态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超过燃油车,是汽车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愈加鲜明。

  安徽省将汽车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构建“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其他各市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布密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不断“扩容”;重庆力争2024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计划到2027年建成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出的一款新能源概念车。新华社记者吴慧珺 摄

  “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格局形成的关键期,创新生态和应用生态是重要引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进华建议,抢抓窗口期,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加快形成规模化、商业化、常态化的应用生态系统,持续巩固智能网联汽车领先优势。

  人才是产业长远发展的根基。合肥工业大学校长郑磊认为,应加快新能源汽车学科建设,快速提升学科专业和产业人才需求匹配度;增加学科的创新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付炳锋表示,要依托超大规模市场和全产业链比较优势,着重加强创新政策供给,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巩固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详情】
时间:2024-09-25 17:29 来源:新华网

 9月24日,在绚烂的秋色中,2024“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安徽!”唱响合肥·网络国际传播活动来到巢湖之中的姥山岛。这里如诗如画的景致,引得外国网红们纷纷拿起手机、相机,进行拍照打卡,记录美好瞬间。

【2024打卡中国】镜头下的安徽美到犯规 外国网红博主争相打卡(组图)_fororder_wps_doc_12

外国网红在巢湖乘坐快艇 摄影 高迈

【2024打卡中国】镜头下的安徽美到犯规 外国网红博主争相打卡(组图)_fororder_wps_doc_1

外国网红打卡姥山岛 摄影 高迈

【2024打卡中国】镜头下的安徽美到犯规 外国网红博主争相打卡(组图)_fororder_wps_doc_2

外国网红记录姥山岛美景 摄影 高迈

【2024打卡中国】镜头下的安徽美到犯规 外国网红博主争相打卡(组图)_fororder_wps_doc_3

外国网红打卡姥山岛 摄影 高迈

  碧水环绕的小岛,绿树成荫的小径,若隐若现的古建筑,仿佛一幅精心布置的画卷。博主们沿着山间小径漫步,欣赏着湖光山色,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他们不时停下脚步,用镜头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将这份宁静与美好分享给远在他乡的亲友和粉丝们。

【2024打卡中国】镜头下的安徽美到犯规 外国网红博主争相打卡(组图)_fororder_wps_doc_4

外国网红打卡姥山岛 摄影 高迈

【2024打卡中国】镜头下的安徽美到犯规 外国网红博主争相打卡(组图)_fororder_wps_doc_5

外国网红记录姥山岛美景 摄影 高迈

【2024打卡中国】镜头下的安徽美到犯规 外国网红博主争相打卡(组图)_fororder_wps_doc_6

外国网红打卡姥山岛 摄影 高迈

【2024打卡中国】镜头下的安徽美到犯规 外国网红博主争相打卡(组图)_fororder_wps_doc_7

外国网红打卡巢湖 摄影 高迈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安徽,也是第一次踏上姥山岛。这里的风景太美了,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来自突尼斯的网红博主玛丽安兴奋地表示,“我会把这里的故事和美景分享给我的粉丝,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安徽的魅力。”

  网红博主们纷纷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来到安徽,继续探索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并将更多的美好故事分享给全世界。(文 刘旭东)


【详情】
时间:2024-09-25 17:29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图片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9月23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安徽、湖北、河南三省网信办联合主办的“千里跃进大别山”2024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活动在安徽金寨正式启动。随后,采访团成员前往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花石乡大湾村、南溪镇丁埠村等地采访。

在金寨寻访红色历史

采访团成员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了解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队伍的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

图片

“在大家面前的是我馆珍藏的一件珍贵的国家级历史文物——一张会议桌,1929年5月2日,中共商罗麻特区委在吴家店太平山穿石庙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夏节晚上举行起义,会议就在这张桌子上召开的,它也就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讲解员告诉采访团成员,面前的这张桌子是老百姓烧香祈福用的香桌,木头桌子子上方还有香火灼伤后留下的痕迹,如今作为历史的见证,它已经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图片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在展馆现场,讲解员将这首脍炙人口的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深情地唱了起来,“这是共产党员、小学校长罗银青根据县委安排,以地方民歌八段锦曲调填词、创作的歌曲。”悠扬、悦耳、欢快的革命歌曲饱含了鄂豫皖苏区人民翻身得解放、欢庆苏维埃诞生的喜悦心情,在大别山唱响后,迅速伴随着红军的足迹传唱到大江南北。如今,每一次哼唱,都是对那段激情燃烧历史的缅怀,对英雄们的敬仰。

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段段烽火岁月的红色故事……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采访团成员深入了解了金寨革命史迹和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据悉,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每年接待各类参观人员100万人(次)。

大湾村老百姓钱包鼓了

9月23日,“千里跃进大别山”2024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活动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探寻当地“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振兴发展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9月底的大湾村阳光正好,绿意正浓,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以前我们有句顺口溜:‘大湾好风景,出门就是岭,不是石头绊了脚,就是茅草割了颈’。”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介绍,大湾村是金寨县原7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近年来,大湾村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出了一条“稳定脱贫奔小康、绿色减贫促振兴”的新路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湾村位于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脚下,环境优美,境内拥有许多红色遗址。当地大力发展茶旅融合产业,并辐射带动沿线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各方游客纷至沓来。“以前全村只有4家农家乐,现在发展到60多家,游客需要吃、需要住,还会带走土特产,这都成为老百姓增收的主要途径。”何家枝介绍,这几年,大湾村人均年收入从6000余元,提高到2023年的近2万元,老百姓“钱袋子”鼓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图片
图片

白墙灰瓦、小桥流水,行走在大湾村,一幅美丽新乡村的图景呈现在大家眼前。近年来,大湾村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和美乡村建设,让乡村更宜居;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推行绿色低碳生活,让环境更优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共建共享,让生活更美好。大湾村群众正向着和美、幸福的“大湾梦”一路前行。

李集老街“老屋新生”

9月23日下午,采访团来到金寨县南溪镇丁埠村李集老街。这里位于大别山区深处,在独特的山水林田格局中,“夏清·沧海桑田”民宿犹如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溪镇蚕桑历史悠久,近年来,该镇锚定乡村振兴发展任务,推进桑茧丝绸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丝绸小镇”。"夏清·沧海桑田民宿"就是南溪丝绸小镇暨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着年轻人不断搬出李集老街,老房子年久失修,已逐渐破败。南溪镇在打造丝绸小镇暨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的过程中,将老房子活化利用,坚持"修旧如旧"。"同时,我们将濒临倒塌的民房、县级文保单位、校园等闲置资源进行整合、修缮,交给专业的公司打造成民宿并进行运营。"金寨县南溪镇镇长施海军介绍,民宿一期、二期共有34间客房,吸引了来自省内合肥、皖北、六安本地及省外湖北、江浙沪等地的游客及自驾团队。自项目2023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3.5万余人,营业收入超320万元。"寒暑假和节假日期间,入住率基本达到100%,周末也能达到80%左右。"施海军说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投入运营一年多来,"夏清·沧海桑田民宿"已带动十余位当地村民就业,余弟青大姐就是其中一位。她不仅是该民宿的工作人员,家中老屋也租给了当地政府用于打造民宿。"我们从2010年就搬离老屋了,闲置了十几年,看到现在被打造地这么好,我很开心。"余弟青大姐说,目前她每天的工作是打扫客房卫生和接待,每月工资2800多元,"能照顾家里,也能有稳定的收入,挺满足的。"

图片
图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下一步,南溪镇将继续把发展民宿周边旅游与文物资源保护活化利用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产品业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深度联系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增加游客体验方式,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打造围绕"文物+旅游"为中心的精品线路,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详情】
时间:2024-09-24 19:12 来源:大皖新闻

 新华网合肥9月24日电(吴万蓉)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让整个生产过程一目了然;夜晚的车间内无须开灯,注塑机、烫印机等依然有条不紊地作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的工厂里,数字经济的魅力无处不在。

  作为安徽的东大门,也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近年来,当涂县推动制造业“智转数改”,以数字经济为笔,实体经济为墨,推动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让“当涂造”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绘就出了一幅幅活力迸发的经济发展新画卷。

   当涂经开区创新创业中心。 资料图

  “智转数改”赋能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位于当涂经济开发区的安徽腾龙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一根根金属管被传送到智能机器人面前,短短几秒钟就能完成对一根金属管的弯折,实现了全程环保节能自动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

  “自从配置了先进的智能设备后,我们尝到了数字化的甜头,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越走越快。”该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舒晨介绍,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汽车空调管路在国内市场占比较大,也是蔚来、奇瑞等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安徽腾龙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王文生 摄

  “智转数改”不仅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更是至关重要。

  在安徽粤美智能制冷科技有限公司500米长的智能家居生产线上,每13秒就有一台家用制冰机完成打包下线。该公司还同步上马了暖菜盘、电蒸锅等生产线,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智能家居900万台,年销售额约20亿元。

  近年来,当涂县聚力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规上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数字化应用全覆盖,推动制造业企业向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拓展。

  截至目前,当涂县共培育建成智能工厂8个、数字化车间34个、数字化生产线5个。2023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智能家电、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分别实现产值180亿元、55亿元,跻身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行列。

  “把脉问诊”服务 助力企业上云上平台

  姑山矿业通过打造“5G+井下人员定位”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起智慧矿山网络架构;和胜新能源通过工业PON组网,实现生产设备数据稳定传输;新太合金构建ERP及MES系统,实现从原材料、生产、销售物流闭环全过程监管…… 

  祥恒包装智能操控中心。王文生 摄

  2023年以来,当涂县为1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把脉问诊”, 开展“数字画像”诊断服务,构建了“问诊需求-个性化咨询-建立诊断成果数据库-开展企业数智化改造”闭环工作体系,建立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培育库,逐一安排专人包保推进,并组织技术服务商组成专家团队,制定整体改造升级方案,引导企业实施“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

  “今年我们继续梳理了40个产业申报项目,局里成立了四个专班,包保组深入企业进行宣贯,回来后进行精准画像和上报。”当涂县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徐敦祥介绍。

  此外,针对企业“触网登云”的堵点,当涂县在全国范围遴选了15家服务商,建立全县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库,为企业提供工业软件、智能装备、解决方案等专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县上云上平台企业1206家,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全覆盖,规下样本点企业软件包使用率达83.9%。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当涂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9.6%,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加速回升向好态势。

  “真金白银”支持 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

  “通过‘智转数改’,吡啶碱车间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运营成本也大幅降低。”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经理钱前切实感受到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该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获得了当涂县“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

  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可视化大数据中心。当涂经开区供图

  为了帮助更多企业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近年来,当涂县出台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加大资金奖补力度,对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示范企业按照企业项目的设备投资和软性投资总投资额给予奖补。同时,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金融服务实施方案,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23年全县共兑现各类奖补资金达1.1亿元,投放“专精特新贷”“徽行设备贷”“亩均英雄贷”共计2.6亿元。

  推进“智转数改”,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为此,当涂县着力培养数字经济本土人才,依托马鞍山学院,加强与腾讯云计算、赛为智能等企业合作,先后开设腾讯云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创新学院,进一步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技能人才培育。

  此外,该县鼓励企业与长三角地区大院大所联合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先后与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人才合作培养,探索在龙头企业设置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为数字经济发展及应用创新提供人才支撑,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未来,当涂县将坚持以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招引一批‘大而强’的产业链头部企业、‘小而精’的关联配套企业;全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上市’;加快推进质量强县、知识产权强县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优质企业落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发展贡献当涂力量。”当涂县委副书记、县长魏邦军表示。


【详情】
时间:2024-09-24 19:12 来源:新华网

央广网合肥9月23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金秋时节,巢湖之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如期而至。

今年的明星产品是中法合资企业制造的一列跨座式单轨列车,吸引了不少参会者驻足观看。这座列车长约26米,重约30吨,运行速度可达每小时80公里,建设周期仅为地铁的一半,造价成本仅为地铁的三分之一。2014年,法国阿尔斯通与中国中车集团合作在安徽芜湖市建立了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专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研发和生产。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最大的展品是来自中法合资企业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制造的一列跨座式单轨列车(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这几年,安徽制造业愈发凸显“国际范”。以本届制造业大会为例,出席大会的外宾人数占重要嘉宾数量比重将首次超过50%,来自法国、韩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等11个国家的31家知名企业亮相大会国际展区,展示智能制造、汽车部件、高端装备、精密器件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

开放带来进步与繁荣,安徽正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大洋中,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节点。

搭建平台,促进全球制造业交流合作

“合作”成为安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词,而每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也成为促进全球制造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智能制造业发展不局限于一个国家内部,拥抱世界、促进国际合作,才能共享发展机遇,增强供应链的整体韧性。”美中关系基金会主席、天空塔投资公司董事长尼尔·布什提出三点建议:建立全球创新中心,汇集全球资源;政府与企业形成高效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知识与技术的交流。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央广网发 朱丽摄)

今年7月,合肥阿尔斯通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法国阿尔斯通在安徽成立的第二家合资企业。“目前,我们计划将合肥公司打造为城际市域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研发的全球中心。”阿尔斯通中国区总裁耿明说,将依托安徽制造业的基础和人才优势,让安徽制造走向全国、辐射世界。

“科大硅谷”法国创新中心在巴黎揭牌,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打造全球创新中心。奇瑞与圣戈班、佛瑞亚等法国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加强汽车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合作……截至今年7月,共有7家皖企赴法投资。

法国与安徽的合作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在科研领域也展开了紧密合作——合肥物质院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在核聚变能源领域开展了长达40年深入合作,先后成立了聚变联合实验室和中法聚变联合中心。双方在中国EAST和法国WEST聚变装置上开展联合实验,创造了等离子体运行时长的世界纪录,成功研制了高功率、长脉冲、主动冷却离子回旋加热天线和聚变堆内部关键部件

大众汽车集团将安徽作为电动化转型的战略支点,除了整车制造之外,还在合肥建设德国总部之外全球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心。“安徽是中国高科技和制造业领域最重要的省份之一,这里也是我们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业务转型的关键阵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技术官、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吴博锐透露,为了以中国速度快速发展,在2026年有望缩短30%的产品上市周期,实现40%的开发成本优化。

投资安徽,与机遇同行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安徽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纽带。几年来,安徽与跨国公司常态化互访互通,导入更多资源,服务“双招双引”,实现互利互惠,推动安徽新兴产业发展。

自安徽今年创新开展“徽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以来,安徽的“朋友圈”持续扩容,已有50多家企业、商协会等机构成为安徽的“合伙人”。在今年的国际商协会大会上,31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商协会机构代表参会,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80余项。

作为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系列活动之一,安徽省新兴产业与跨国公司对接会暨“徽动全球”合作伙伴授牌仪式在合肥举行(央广网记者 徐秋韵摄)

“最近,中国政府宣布要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一政策不仅彰显了中国扩大国际合作的积极意愿,也增强了外资企业扩大中国市场的信心。”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玉井武志在接受采访时说,安徽省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其强大的产业基础和供应链等优越的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德资企业十分看好安徽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目前,安徽省有大众汽车、大陆集团、采埃孚等110多家德企在皖投资兴业,其中就有不少是汽车产业链企业。

近年来,安徽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持续完善,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点制造业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聚度高、配套完善,对外商在皖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截至目前,累计已有5000多家外资企业在安徽扎根,92家境外世界500强在安徽设立192家企业。安徽利用外资增速连续21个月高于全国,其中全省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占比达到56.3%。

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孙东海表示,未来,随着安徽十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生产服务性企业在皖投资将拥有无限商机。“下一步,我们将出台安徽省促进外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拟对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在皖设立外资研发中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给予更大力度的专项支持。”

加速“出海”,全球产业链上的皖企

近年来,安徽制造业企业也以积极开放的姿态,践行着合作共赢的理念,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作为诞生于安徽、发展于安徽,如今又扎根安徽走向全球的汽车企业,奇瑞集团已连续21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品牌出口第一。2024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上,美中关系基金会主席、天空塔投资公司董事长尼尔·布什也向奇瑞抛出橄榄枝:“除了在沙特的合作之外,我非常乐意介绍奇瑞集团到我的家乡美国得克萨斯州建立工厂。”

作为中国工业车辆行业领军者,安徽叉车集团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成为世界工业车辆领域响当当的“中国力量”,让全球企业用上了质量过硬、性价比高的中国产叉车。截至目前,合力叉车已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下了身影,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合力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覆盖“一带一路”沿线95%以上国家和地区。合力叉车出口业务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合力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经超过40%。

芜湖港国际码头待发全球市场的奇瑞集团各品牌车型(央广网发 奇瑞集团供图)

世界500强铜陵有色集团也锚定国际化发展方向,主动“造船出海”“借船出海”。2019年,由铜陵有色与中国铁建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建设运营的米拉多铜矿工程正式建成投产,是安徽海外最大单个投资项目。“米拉多铜矿已经跻身世界级在产大中型矿山之列,成为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全新标杆。”铜陵有色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丁士启介绍 ,米拉多铜矿二期扩建项目选矿厂工程项目达产后,公司年自产铜量将达到25万吨,资源保障能力和产业链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打造米拉多铜矿,主动“造船”的基础上,铜陵有色集团公司还以米拉多铜矿、央企海外项目为平台,推动矿山建设、建筑安装、工程监理、设计咨询、信息服务等产业“借船出海”。

近年来,开放合作是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深化重点领域开放合作,是安徽省国资委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践行开放合作理念,让企业谋创新、强品质、扩产能、优品牌。

在中国的开放版图上,安徽开放实现了从“全国居中、中部中游”向“全国靠前、中部领先”的赶超跨越。十年间,全省进出口连续跨上6个千亿,今年1-8月,安徽实际对外投资总量跃居全国第7、中部第1。开放合作赋能“安徽制造”,未来,“安徽制造”进阶也需更高水平的开放。


【详情】
时间:2024-09-24 12:39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9月24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在大别山深处的金寨县南溪镇丁埠村,有个获评安徽省首批“皖美金牌民宿”的“夏清·沧海桑田”。

溜光的青石板路两边,排列着一栋栋土墙黑瓦的小宅院。无边泳池、山景露台、咖啡店和书屋,搭配青山绿水,炊烟袅袅,成了城里人追逐的“网红打卡点”,每到节假日便热闹非常。

老房子变民宿,成了城里人追逐的“网红打卡点”(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活化利用 老街变“网红”

故事要从丁埠村那条起源于明清时期的李集老街说起。它曾是一条通往武汉和河南的古驿道,两边住着十多户人家,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不断搬出老街,老街年久失修,老宅也大部分成了空屋,随时面临着倒塌的风险。

转机发生在2022年。随着金寨县明确“一乡一宿”的旅游发展思路,南溪丝绸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开始实施,丁埠村迎来蝶变。

县级文保单位“活化利用”成了公共活动的开展地(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除了独特的山水林田格局,当地的蚕桑、丝绸文化历史悠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遗址立夏节起义首发地丁埠大王庙更是坐落于此。南溪镇就此明确思路,决定融合红色文物、桑蚕、丝绸、老街等本地特色元素,打造集野奢民宿、餐饮、研学、党建团建、文化书院和溯溪游乐等项目于一体的乡村mall综合体——“夏清·沧海桑田”民宿集群。

李集老街的改造保留了原始风味的街道布局(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改造时,李集老街保留了原始风味的街道布局,呈现出浓厚的皖西建筑风格,“修旧如旧”,将土坯房拆除重建,拆下来的砖块做房屋的外立面,充分将老房子活化利用。

大别山里的老街“摇身一变”,成了“把酒话桑麻”的“世外桃源”。

2023年7月,民宿一期正式运营。“一期利用老宅建设了24间风格各异的民宿,今年我们又利用废弃村小,增设了老校园风格的二期10间民宿,‘五一’期间供不应求,日日爆满。”民宿运营经理郭鹏说。

本地就业 屋主变“管家”

在“向晓”单元房,当地村民余弟青正在收拾客房。对于余弟青而言,这一套有6间客房的民宿有着别样的意味——这里曾经是她的家,如今她则是这里的管家。

“向晓”是当地村民余弟青的老宅,如今成了她工作的地方(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因为年久失修,祖上传下的老房子不再适合居住。2010年,我们全家离开老房子,搬去了镇上。渐渐的,这里就彻底成了空屋。”说起过去的老房子,余弟青的眼神中充满了回忆。

余弟青告诉记者,按照和村里的协议,村里负责老民房的改造,并免费租借给“夏清·沧海桑田”民宿经营,10年后,村民可以选择按照市场价格将自家老屋继续租给民宿,或者收回自己经营。民宿自开业至今,还带动了像近百名余弟青这样的本地村民就业。

"我们在全县范围内首次采用EPCO的模式建设,由政府主导投资,将濒临倒塌的民房、县级文保单位、校园等闲置资源进行整合、修缮,引入了安徽农道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参与投资并进行设计、采购、施工、运营。"金寨县南溪镇镇长施海军告诉记者,吸引了来自省内合肥、皖北、六安本地及省外湖北、江浙沪等地的游客及自驾团队,已接待游客3.5万余人,营业收入超320万元。“寒暑假和节假日期间,入住率基本达到100%,周末也能达到80%左右。即将到来的国庆节,房间也基本被订完了。”

2023年10月,丁埠村入选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夏清·沧海桑田”民宿的市场认可度也在逐步上升,于今年3月获评安徽省首批“皖美金牌民宿”。

荣光再现 “织”出乡村振兴新“丝”路

向晓、闲逸、稚悦……民宿的客房名都颇为雅致。客房外的中庭,都摆放了一台老式织布机。这是本地桑蚕产业发展的缩影。

游客中心内的丝绸元素(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在金寨县,桑蚕产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老人们口中的“白沙河茧丝、笔架山蚕子、吴家店绸帐”便是过去产业繁荣的写照。

鼎盛时期,金寨拥有20余万亩桑园,年养蚕27万张,年产茧8000余吨。而在南溪镇,群众素来就有种桑养蚕的传统,这里曾连续27年产茧量位居全省乡镇级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丝绸小镇”。

上世纪90年代末,金寨县桑蚕产业逐渐衰落。近年来,六安市委、市政府强调发展桑蚕产业,金寨县提出在南溪等6个乡镇发展桑蚕产业,建设标准化优质桑园,改造或新建养蚕棚室,推进小蚕共育,加快蚕种场改造提升。桑蚕产业再一次腾飞。南溪镇大力发展以蚕桑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全村栽桑400亩,年养蚕300张,产值80万元。

把当地桑茧丝绸优势产业打成一张“特色牌”,丁埠村积极谋划三产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桑葚采摘、蚕桑研学、丝绸体验等,打造吃、住、游、娱、购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地。

在各地都在铆足劲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时,南溪镇认真打好手上的“现有牌”,把发展民宿周边旅游与文物资源保护活化利用深度融合,激活村庄内生动力,坚持“轻介入、小切入”,从而带动金寨全域旅游,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详情】
时间:2024-09-24 12:39 来源:央广网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4646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 摄影 赵博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石丽敏):空中成像AI机器人、全息投影互动机器人、智慧农机、支持图像和视频生成的视觉模型、柔性充电机器人、高仿生扑翼机器人……9月23日,参加2024“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安徽!”唱响合肥·网络国际传播活动的外国网红走进合肥,打卡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智造世界·创造美好”。

  世界制造业大会自2018年首次在安徽合肥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累计促成合作签约项目3600余个、实际完成投资超1.5万亿元人民币。

  从前沿技术到创新生态,“中国智造新场景”让现场的外国网红大饱眼福,网红们不约而同地为安徽发展喝彩,为“安徽制造”点赞。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1606

高仿生扑翼机器人 摄影 赵博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1621

“核电宝”先进核能系统 摄影 赵博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1711

外国网红体验“空中成像” 摄影 赵博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1754

工业级无人机 摄影 赵博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1912

空中应急指挥机 摄影 赵博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1920

空中应急指挥机 摄影 赵博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1936

TF150高端大喂入量多功能收获机 摄影 赵博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2007

无人驾驶拖拉机 摄影 赵博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3318

跨座式单轨 摄影 石丽敏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2105

交互型仿生人形机器人——小柒 摄影 赵博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1508

外国网红与人形机器人互动 摄影 石丽敏

【2024打卡中国】Amazing安徽!外国网红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开启中国制造之旅(组图)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40923112738

外国网红体验AIGC互动拍照 摄影 赵博


【详情】
时间:2024-09-24 12:38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9月22日,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安徽省淮南市分会场,淮南市100对新人参加集体婚礼。特约摄影 陈 彬 摄

本网讯(记者 柏松)9月22日,“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活动举行。淮南市作为分会场之一,共招募了100对新人、5对金婚伉俪,与全国其他省市的新人共同分享喜悦、见证幸福,感受爱的力量。

在庄重典雅的仪式中,在真挚温馨的祝福下,淮南市100对新人喜结连理,共同宣读“相知相守、共建和美家庭;胸怀家国、共襄复兴伟业”的神圣誓言,共同许下“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幸福承诺,共同发出“婚事新办、勤俭节约,反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的积极倡议。5对金婚伉俪带着自己的幸福故事,见证新人们的幸福时刻,为他们送上祝福。


【详情】
时间:2024-09-24 12:38 来源:安徽新闻网

大皖新闻讯  9月23日上午,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红军广场,来自安徽、湖北、河南三省的主流网络媒体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千里跃进大别山”2024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安徽、湖北、河南三省网信办联合主办。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安徽、湖北、河南三省网信办负责同志,六安市委负责同志、金寨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启动仪式。

绵延八百里的大别山,位于安徽、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是一片红色热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驻地在此,闻名于世的将军县金寨、红安、新县位于其间。

2016年4月2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到合肥,一下飞机,就驱车来到金寨县红军广场,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瞻仰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总书记深情地说:“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鄂豫皖三省网信办联合举办此次活动,旨在组织三省主流网络媒体,探访大别山革命老区,深挖“红色富矿”,解码红色基因,集中展示新时代革命老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成就、新面貌、新气象。

湖北九派新闻、河南大象新闻记者代表在启动仪式上发言。九派新闻记者宋炜奇说,大别山区域的乡村振兴呈现动能强劲之势,他将与各位同行一起深入大别山,捕捉革命老区的新变化、新气象,用镜头记录感人画面,用文字讲述奋斗的故事。对于此次媒体行活动,大象新闻记者陈明丽同样充满期待,“我将创作出内容精良、制作精深、呈现精美的文化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别山精神,为新时代弘扬精气神、真善美作出应有的贡献。”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传播局负责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大家要精心设置议题,创新话语表达,引领广大网民深度感知红色文化,深切领会光荣传统,深刻认同革命精神,通过探寻“从哪里来”的根,明晰“到哪里去”的路,满怀信心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希望大家带着情感和思考出发,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将话筒、镜头、笔触更多地对准基层和群众,做到见人见事、见景见情,在网络空间呈现好革命老区新面貌、新气象。同时,充分发挥移动传播、分众传播、互动传播等优势,广泛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故事为主体、以思想为主轴、以人物为主角,创作出真正接地气、聚人气、添生气的网络精品,把新时代革命老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亮点成就展现好、传播好。

传播局负责同志为“千里跃进大别山”2024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授旗。

据悉,9月23日-28日,大皖新闻、中安在线、极目新闻、九派新闻、大象新闻、大河报·豫视频、顶端新闻,以及省内多家主流媒体,将从安徽金寨出发,先后前往岳西,河南新县、商城,湖北麻城、红安等地,用镜头和笔触解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活力密码,讲述老区人民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故事,唱响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详情】
时间:2024-09-23 17:42 来源:安徽网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