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舒城胜览
  4. 地名传说篇
  5. 钱大山为何无山
钱大山为何无山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25日 16:31          来源:     阅读数:4707

由舒城城关东去杭埠镇,途中有个“钱大山”的地方,可是这里不但无山,就连一个丘岗也没有,是何原故,得从群众的口碑说起。

杭埠河原称龙舒水亦称前河,下游河床狭窄,为了减少水灾,在丁家小地方开了一条引河向北通丰乐河。据说这项工程是明代万历年间兴建的,县城通往三河的要道被引河割断。不知何年何月,有个名叫钱大山的人,在此摆渡,常年累月,风雨无阻,来往行人有求必应,老少不欺。特别是深更半夜,遇有行人商旅,他也乐意挑灯撑篙。遇有洪水暴涨,他凭着谙悉水性的绝技,搏浪击水,急人之所急。久而久之,方圆数十里百姓,乃至外地行商过客,都知道钱大山这个名字,而这个渡口,也随之钱大山这个人出了名,被称为钱大山渡口。

世上的事说起来也巧,就在渡口附近有个赵举人在外做官,路过渡口,耳听人们称赞钱大山。他若有所动,便捋着八字胡子意味深长地说:“人生在世最为得意之事,莫非是人在留名,人去留迹,我嘛……”主人言犹未尽,家奴们心领神会,有人献媚说:“大人功昭日月,德佩天地,当今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应在钱大山渡口处建筑亭台楼阁,称为‘归来阁’,勒石立碑,好让过往行人停步休息,瞻仰膜拜,这样大人就可以名扬四海,流芳百世。钱大山系草芥之辈,怎敢与大人相比呢?”俗话说,有钱盖屋如撑伞,没多久,这赵氏“归来阁”就建成了。一派富丽堂皇景象,一时间也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而钱大山呢,仍是一双赤脚,一顶斗笠,一根竹篙,一条木船,一年四季,一天到晚,一心摆渡。他用自己结满老茧的手心给无数人当“大路”,所不同的是“渡口——钱大山——摆渡的”三者渐渐地合为一体了。行人相逢必相问:“老哥,你从哪过渡?”无不笑答:“钱大山”。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十年不知不觉过去了。赵举人驻寿归天,停柩“归来阁”。而钱大山也因积劳成疾,插篙离开了人间,一扌不黄土就地掩埋了这位临死脚丫水都未干的老人。同一天,赵家出殡,四吹四打,孝子贤孙、亲戚朋友结队成群,送赵老爷“上山”。而当地百姓、行人过客,听说钱大山去世,不约而同到这位摆渡老人的坟上,磕上几个响头,抛洒几行热泪,焚烧几串纸钱,祷几句心里话……此情此景,惹恼了赵家子孙。倚仗权势,赵家派人去挖钱大山的坟墓。哪知晴空霹雳,倒下了倾盆大雨,一时三刻,河水陡涨三丈,“归来阁”被水冲毁,根基变成河潭。赵老爷的灵柩被大水冲走,一直飘到焦湖心里。雨过天晴,钱大山的土坟包依然照旧,而只是上面淤积了一层厚厚的肥沃壅泥。

年复一年,钱大山的船篙由后人代代相传,钱大山的名字却成了远近皆知的地名。方志上写着,人们心里记着。人们常说:“钱大山无山”,这就是钱大山不是以自然实体“山”命名,而是以钱大山这个“人”命名。钱大山这个人可是真正流芳百世了。

(流传于千人桥、杭埠一带)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