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上级媒体看舒城
  3. 【学习强国】安徽舒城:“科技+订单”让“菜篮子”拎得更稳
【学习强国】安徽舒城:“科技+订单”让“菜篮子”拎得更稳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8日 09:46          来源:学习强国     阅读数:1556

——舒城蔬菜产业加强数字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2月21日早上8点,一辆装满蔬菜的货车从舒城县桃溪现代农业产业园出发。不到两小时,整车蔬菜就在合肥市的超市上架,与市民“见面”。2007年起,舒城县与合肥市合作开展合肥都市圈农业合作共建项目,成为省城“菜篮子”。2024年,仅仅是舒城供肥蔬菜基地,全年直供合肥绿色优质蔬菜产品5100吨。

桃溪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舒城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舒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依托园区,选育优质农作物品种,推广培训农户种植技术,拓展“订单式种植”模式,不仅园区生产的蔬菜80%以上销往合肥,更是带动周边乡镇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走进园区的智慧农业玻璃温室,仿佛走进“番茄森林”。大番茄、小番茄,挂满枝头。红番茄、黄番茄、绿番茄,琳琅满目。番茄植株没有落地,而是悬空在营养基质中,藤蔓向上吊在空中。

“这里的蔬菜种植,综合了无土栽培技术、物联网技术、可视化远程诊断、水肥全程智慧化管理等国内最先进的农业种植管理技术,湿度、温度、光照强度全部量化可控。温室的最大作用是在科学种植的基础上,突破天气影响,通过合理科学的种植技术实现果蔬量质齐升。”舒城县农科所副所长阮琦琦告诉记者,科学种植加上优良的番茄品种,眼前的番茄每平方米产量能达到30公斤以上,拥有8个月的超长采摘期。1万平方米的温室里所产番茄都是订单提前锁定,全部销往合肥市场。

春节前后,通过智慧温室调控,同步上市的还有平菇、菠菜、西蓝花等家常蔬菜。其中很大一部分蔬菜还未离开园区,就已经打包成合肥超市货架上的产品。在产业园1000平方米的净菜加工配送中心,工人忙着将菠菜、生姜、乌心菜等挑拣、打包、装箱,当天,这些蔬果就会被运到合肥市区的各大超市门店。这里日均向合肥供应50吨以上的优质农产品。

园区先行先试,通过“以销定产”为种植大户提供符合企业收购要求的蔬菜种苗,促进蔬菜生产实现订单化、规模化、标准化,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1.2万亩蔬菜基地同步开展订单生产配送。

销路不愁,好品质是根本。“我们产业园的使命就是帮老百姓选好品种,通过试验筛选、大棚试种,选育出优质的农作物品种,助力农民增收致富。”阮琦琦介绍,作为农业农村部首批全国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园区承担着国家和省级瓜菜、水稻品种集中展示评价工作。围绕蔬菜产业,舒城县农科所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安徽农业大学农科院开展科研合作,从全国各地筛选引进优良瓜菜品种并进行推广。近3年来,园区累计引进瓜菜、水稻2000多个品种,筛选出300多个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新品种。

眼下正值春耕春种期,产业园的智能化种苗培育温室内,各类蔬菜瓜果的种苗正在孕育。这是产业园蔬菜种苗的“大本营”,年培育各类蔬菜种苗1500多万株,这些种苗会以优惠价格供给舒城县及周边11个县市的农户,并配套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作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园区每年通过开展观摩学习、学生实训等方式,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致富带头人,面对种植户的技术求助,都会第一时间提供解决方案。

“园区位于舒城县北大门,产出的蔬菜有八成销往省城。”舒城县农科所所长葛自兵说,舒城县与合肥市共建蔬菜基地以来,双方合作共赢成效显著。园区将继续重点打造绿色食品蔬菜、水生蔬菜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加强数字智慧农业技术在园区内示范推广应用,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唐欢)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