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舒城胜览
  4. 文物古迹篇之古城址
  5. 周瑜城遗址
周瑜城遗址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25日 08:49          来源:     阅读数:4652

周瑜城所在地,原为古龙舒水(今杭埠河)北岸一新石器时期遗址的丘岗上,位于今干汊河镇瑜城村境内,南500米为杭埠河,北1公里为舒城去晓天方向公路。据史籍记载:东汉后期,江北士族周氏在此筑城。初平元年(190),周瑜在此处接待孙策母子,并“登堂拜母”,与孙策结为异姓兄弟。后,周瑜随孙氏征战,佐定江东,建立东吴政权,成为我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和军事统帅。虽历经一千八百多年,古城垣尚存,四门可见,后人称周瑜城。城址占地140亩,为正方形,长宽 约300米,高8.5米。城内西南有一高台地,传为当年“南大宅”房基地。原为净梵寺,建于明代,毁于民国期间。解放后建有瑜城村小学,现已迁走。城址四周原有护城河,现成浅滩稻田、柳林、竹园,南有临水峭岩称为“小赤壁”。其西北方向原有呈鼎足之势的三个土墩曰:练三墩,传为周瑜练兵牧马处,古称“牧马旧市”,为古舒城八景之一。

附录:

周 瑜 传

(晋)陈寿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1)也。从祖父(2)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3)。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阳(4)太守,瑜往省(5)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6),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7)也。”遂以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8),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阳。”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9)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五年,策薨(10),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首,囚俘万余口,还备官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还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都督。

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较胜负于船楫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迂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驻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11)。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12)。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预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1] [2] [3] [4]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