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民情”即倾听民声,深入群众;“解民难”则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从而达到“惠民生”、“暖民心”的最终目标。“乡党委政府、村两委和帮扶干部为了让我家脱贫不管大太阳还是下雪天都不辞辛苦的到我家来跟我谈心商量,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帮我想赚钱的路子,还找专业人员教我学技术,他们实实在在的为我着想为我烦神,我没有理由不努力。”说出这番发自肺腑之言的贫困户叫徐大胜,今年71岁,是棠树乡寒塘村人,一直无经济来源,生活非常贫苦,在与乡村两级、结对帮扶干部的多方沟通并结合他家的实际情况,他作为第一批养鱼产业扶贫对象,在自家门口发展了5亩鱼塘,经过一年的养殖大大提高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光荣脱贫。
“领导班子带头,全体帮扶干部深入走访群众家中,为群众当好村情民意的调研员、扶贫政策的讲解员、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员,用实际行动察民情解民难,真情帮扶惠民生暖民心,使群众对我们增加了信任,愿意跟我们掏心窝子谈心,如此融入贫困群众家庭中,真正做到了解村情民意,联系帮扶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棠树乡党委书记胡俊对乡开展“四民”工程如此说道。
棠树乡通过“四民”工程的开展不仅传播了帮扶正能量,拉近了干群的距离,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社会风气,也转变了少数贫困户“蹲在墙角晒太阳,等着扶贫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真正做到了联出感情、帮出实效,打通精准帮扶的“最后一公里”。(廖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