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安徽新闻
  3. 安徽时评 | 与“新”俱来 长风万里
安徽时评 | 与“新”俱来 长风万里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 13:39          来源:安徽日报     阅读数:92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渗透千行百业,文化也以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走进千家万户。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等科技内核加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旅行业加快重整重构重塑、加速转型换代升级,昔日的文化“软形象”日益焕发“硬朗风”。DeepSeek、成都可可豆等明星企业脱颖而出,推出惊艳世界的文化创新产品和体验服务。

游客在合肥一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体验AI换装    张铖/摄

纸质图书变身立体阅读、虚拟主持控场晚会舞台、传统非遗嫁接数字艺术,新的文化形态、消费场景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网文、网剧、网游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一部手机助力四海游客游遍中国。

实践雄辩地证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旅行业是天然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安徽,历史底蕴厚重,文化遗产丰富,科技创新实力强劲、动能澎湃。文化和科技相生相促、双向奔赴,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旅行业站上了新的时代风口。

含“新”量,往往蕴藏着含“金”量。科大讯飞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源头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落地,合肥安达创展打造的数字展厅“安家”全国800多座科技馆博物馆,黄山风景区应用登山外骨骼等“黑科技”优化游客体验,方特东方神画借助科技手段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传奇故事……放眼江淮,拥抱科技、富有创新的文化应用场景和优质文化产品成果大量涌现,已经成为促进文化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当今的安徽,要勇于站到风口,置身发展最前沿,抢抓眼前新机遇,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一手抓传统宣传、文化、文艺、旅游、影视推陈出新,一手抓游戏动漫、电竞电音、微短剧、短视频、网络文学等向新而行,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改进文化创作生产流程,推动“硬件”“软件”全面升级,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旅行业出圈出彩出新出效。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编辑:韩小乔 蒙国锐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