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安徽新闻
  3. 淮南淮北“双城记” | 探访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基多元醇装置“吃”碳造绿
淮南淮北“双城记” | 探访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基多元醇装置“吃”碳造绿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9日 19:55          来源:中安在线     阅读数:109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二氧化碳如何“变废为宝”?5月28日,记者走进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看工业废气如何在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

  据了解,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化工新材料企业,围绕二氧化碳资源化,着力发展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PCE)等新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家装、汽车内饰、服饰、保温、可降解材料、新能源以及电子行业。

  “公司以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的产业开发与应用,实现碳减排和新材料产业的结合。”董事长毛红兵介绍,公司产品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由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聚合而成,二氧化碳成本极低,同时聚合时的特殊结构使产品性能更优异,降碳环保效果更显著。“我们每天‘消化’约60吨二氧化碳,产出约160吨的产品。”

  “中安联合煤化排放的二氧化碳经过收集、提纯后,输送到我们这里合成化工原材料。我们再将材料提供给园区内锂电池电解液、涂料等下游制造企业。我们在解决上游碳排放问题的同时,还帮助下游实现碳中和。”董事长毛红兵说,之所以选址在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正是看中了园区内化工企业众多,可以打通从排放到合成再到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区域性的零碳排放。

  据了解,安徽普碳年产30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有效固定二氧化碳约18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约75亿元,年税收约3亿元,预计增加就业400人。其中,一期工程建设年产5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生产装置及配套工程,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基多元醇装置。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普碳年产30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一期)入选全国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并获得中央预算内支持资金5000万。今年4月,该公司二氧化碳基多元醇装置正式投产。毛红兵透露:“项目刚投产就已经获得了四家行业龙头订单,绿色低碳的新材料备受行业看好。”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淮南市通过政策扶持与技术赋能,正将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打造为绿色转型示范区。安徽普碳的实践证明,二氧化碳不再是环境负担,而正在成为“城市矿产”。(记者 吕文卫)

编辑: 王莉婷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