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安徽新闻
  3. “穿越”安徽文化坐标|在武王墩抚触楚韵悠长
“穿越”安徽文化坐标|在武王墩抚触楚韵悠长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6日 19:18          来源:     阅读数:350

位于安徽淮南的武王墩墓

是我国经科学发掘

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

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

跟随穿越机的镜头

一起走进武王墩墓考古项目现场

溯源历史

寻脉中华

截至2024年10月10日

武王墩墓共提取文物超过7000件(组)

其中包括青铜器、玉器、竹简、木俑乃至大量动植物遗存

以及琴瑟等乐器

  这是11月6日拍摄的武王墩墓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专家认为

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

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

  5月20日拍摄的武王墩墓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安徽淮南武王墩主墓内出土的漆盘(局部)纹饰。新华社发

  武王墩墓出土的铜簠铭文(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新华社发

  5月20日,考古人员在武王墩考古实验室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为做好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

和出土文物保护工作

安徽淮南先后完成了

武王墩墓发掘大棚、考古实验室等主体工程

同时建设综合楼、专家宿舍及生活设施等

  11月6日,考古人员在记录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相关信息。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11月6日拍摄的武王墩墓出土文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11月6日,考古人员在对武王墩墓出土文物进行测量。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正在规划建设中

未来

遗址公园的建立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

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识、认同

感受楚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强大魅力

  这是11月6日拍摄的武王墩墓考古项目现场配套的考古实验室及专家宿舍(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这是11月6日拍摄的在武王墩墓考古项目现场设立的阶段性考古成果展。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楚韵悠长

历久弥新

楚文化如同一颗闪耀的星

映照在中华文明长河里

熠熠生辉

  武王墩墓出土的铜鼎(左上、左下);武王墩墓出土的铜甗(右)(拼版照片,5月15日摄)。新华社发

记者:张端、傅天

报道员:赵献富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