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安徽新闻
  3.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八百里巢湖“变身”记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八百里巢湖“变身”记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7日 17:48          来源:人民网     阅读数:469

微信截图_20240617174121.png

每天早上6点半,李业炳便准时骑上电动车来到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圩,开始一天的巢湖岸线巡护、候鸟保护等工作。

李业炳生活的肥东县长临河镇,濒临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今年77岁的他,从小便跟随家人在巢湖捕鱼。2020年,巢湖全域实施禁渔,有着近60年“渔龄”的他正式从湖里“退休”,并在政府的帮扶下来到十八联圩当起护林员,过着“退渔上岸”的新生活。

巢湖作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水系,也是长江水域的重要生态屏障。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巢湖大堤罗家疃段考察时强调:“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禁渔之后,当地政府联系外地企业来到长临河镇开展招聘,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上岗培训,我们全家都参加了。”李业炳说,如今巢湖不仅拥有水清岸绿的美景,也是市民眼中的鸟类乐园,正逐渐恢复成从前水天一色的场景。

无独有偶。曾是当地渔民的许道童,在全面禁渔后也上岸“变身”,目前是合肥市包河区巢源公司蓝藻事业部负责人,负责16.8公里沿岸蓝藻打捞以及机械、人员、船只设备调配等工作,同时参与科技治藻,加快巢湖生态高地建设。

“经过这几年的科学治藻,让老百姓看得到变化,闻得到变化,感受得到变化。水变清了,鱼变多了,候鸟也变多了。” 许道童说。

八百里烟波浩渺,八百里水天一色。巢湖美丽“变身”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当地政府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合肥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推行内湖生态一体化治理。2020年以来,十八联圩修复湿地接近2万亩,已形成水下有草、水中有鱼、水上有鸟的自然生态风貌。

“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言犹在耳,如今合肥人正亲手将它实现。(吕欢欢)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