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安徽新闻
  3. 安徽淮北市古饶镇发展特色产业工坊—— 促增收的新路子(新春走基层)
安徽淮北市古饶镇发展特色产业工坊—— 促增收的新路子(新春走基层)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8日 13:56          来源:     阅读数:590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8日 第 01 版)

走进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草庙村,艾草“微工坊”映入眼帘,卷艾条、制作艾草包、填充艾草枕头……工坊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工人都是本地人,我们努力帮助大家解决就业问题。”工坊负责人孙伟说。

草庙村种植艾草历史悠久。几年前,孙伟在草庙村等地建起艾草种植基地。去年,公司仅艾草就卖了8000多吨,实现营业收入1700余万元。依托艾草发展起来的一个个“微工坊”,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近年来,为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增收渠道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少等难题,古饶镇按照闲置优先、就近便利等原则,因地制宜盘活村里的废弃厂房等集体建设用地,围绕艾草种植加工、布鞋制作等产业,大力推进“一村一工坊”建设。

“艾草粉原材料有人送上门,做好了有人上门收,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一个月还能挣不少钱呢!”村民秦秋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边说边干,手脚麻利。

古饶镇党委书记陈平生介绍,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当地“微工坊”将原材料等送到村民家中,村民在家就能加工,“打通分发、加工、回收全流程,畅通‘微工坊’供需链和加工链。”

走进古饶镇南园村“微工坊”,工坊负责人李维斌正带领6名村民制作布鞋,“经过30多道工艺制作出的布鞋,吸汗、透气,穿起来很舒服。工坊制作的传统布鞋广受欢迎、销量很好。”

“采取‘非遗+文创+订单’模式,群众务农、就业、持家都不耽误,还能把布鞋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李维斌说。

“通过实施党建引领、村企合作、农户参与发展模式,‘微工坊’成为带动农户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烈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晓莉介绍,古饶镇12个“微工坊”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超1200个,人均年增收3.6万元以上。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