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上级媒体看舒城
  3. 【学习强国】安徽舒城:南果北种带动乡村“多业旺”
【学习强国】安徽舒城:南果北种带动乡村“多业旺”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30日 11:36          来源:学习强国     阅读数:3948

初冬时节,走进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张母桥镇陡河村火龙果生产基地,一排排犹如仙人掌的绿色藤蔓上挂满一颗颗紫红色的火龙果,色泽鲜艳、果形饱满、甚是诱人,不少周边游客和村民正提着篮子、手拿剪刀,忙着采摘自己喜欢的果子。

陡河村距镇区8公里,曾经一无自然资源优势,二无特色主导产业,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曾属舒城县8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近年来,陡河村抢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通过“搭建平台、引进企业、吸纳人才”等途径,探索种植火龙果,融合了油茶、菊花等休闲、采摘农业,带“火”了一方经济,也给该村及全镇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生机。

补齐短板“筑巢引凤”

近年来,陡河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3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实施项目区的田间道路系统、农田灌排系统、防洪防灾系统等,给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耕地高效利用夯实了基础。

如今,一块块高标准农田错落有致,一道道首尾相连的排灌渠、一条条机耕路和通村、通组水泥路阡陌交错……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村容村貌的变化和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吸引着越来越多成功人士和有知识、有抱负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陡河村在外打工的90后村民汪洋,一个偶然机会接触到了一个从事火龙果种植的朋友,考虑到舒城县当时还没有人种植火龙果,加上家乡有的是好山好水,非常适合发展种植业,汪洋决定回老家试一试。

南果北种初见成效

2017年,汪洋利用自家和亲戚的3亩多地,开始搭建大棚试种火龙果,通过外出学习和自学、实践,经过两年时间连续试种试验,逐步掌握了火龙果在当地的生长习性,热带水果在张母桥镇陡河村开花结果了。同时,他在村里流转了60多亩土地,创办了六安市惠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火龙果、反季节西瓜、蔬菜等无公害绿色果蔬种植,实行长短结合,提高经济效益。

汪洋说,创业初期,从资金筹措、大棚建设、种苗采购运输栽植,到施农家肥、浇水、整枝、修剪,再到采摘、销售等,刚开始每一步他都尽量自己动手,一方面为了节省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积累热带水果在山区栽培的技术和经验。

南果北种初见成效后,他主要通过QQ、微信视频、抖音直播及乡间口碑相传等方式开展销售,健康绿色的火龙果很快受到市场的欢迎,吸引众多周边群众和县城、六安等地商家前来采购。

“一业兴”带动“多业旺”

见到火龙果基地发展势头良好,陡河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决定抓住机会,利用衔接资金支持大棚水果种植,推动规模化发展,打造特色产业。2020年,争取扶贫项目资金49万元,新建15个水果大棚,汪洋自己筹措资金16万元,完善了配套设施,实行村企联建,租赁承包经营,公司每年向村集体缴纳租金,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脱贫户、监测对象增收。

经过一番努力,火龙果种植获得了成功,当年亩产达500多公斤,纯收入达40多万元,陡河村也一举成为舒城县首个火龙果种植基地。基地里种植、管理、采摘等工作,吸纳不少村民参与,为当地脱贫户、监测对象提供务工就业岗位,让他们实现了“工作家庭两不误”。仅此一项,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带动脱贫户5户发展产业,带动8户就业,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随着火龙果产业步入快车道,也让陡河村着实“火”了一把。“种植规模扩大了,游客和收购商更多了,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使‘一业兴’带动‘多业旺’。”张母桥镇党委副书记姚诗健说。如今,游客到火龙果基地采摘游玩后,还可以观赏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油茶林,体验板山生态园“农家乐”,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惬意。(作者:胡圣卫 黄雪彦)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