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上级媒体看舒城
  3. 【人民网】安徽舒城妇联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网】安徽舒城妇联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9日 08:14          来源:人民网     阅读数:2684

近年来,安徽省舒城县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独特优势和妇女“半边天”作用,找准定位、蓄势赋能,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贡献“她力量”。

“宣传+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舒城县各级妇联组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妇女群众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贯穿于妇联工作全过程。以“百千万巾帼大宣讲”为重要平台,建强巾帼宣讲骨干队伍和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巾帼宣讲210余场次,覆盖人群近1.4万人次。同时,通过选树先进典型、拍摄主题视频、展播优秀事迹、编排红色节目等方式,凝聚起广大妇女投身舒城高质量发展的干事热情,把妇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

“技能+产业发展”拓宽致富渠道

近两年,舒城县妇联实施女子专业合作社项目6个,资金共计52万元,依托项目点开展种养殖、电商等各类培训,支持、带动400余名妇女就业创业,最大化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强化妇女技能培训为抓手,开展以月嫂、育婴、护理为主要内容的家政送技能活动,持续推进女性电商人才班和“直播+短视频”培训,为妇女群众免费提供培训教学、就业推荐、就业追踪等“一条龙”培训就业服务,示范带动更多妇女在发展特色产业中增收致富。

“家风+民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

持续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活动。把选树典型与培育家风结合起来,创新优良家风宣讲形式,制作优秀家庭事迹专题片进行展播,晒家庭幸福、议良好家风、讲家庭故事、展文明风采,引领更多的家庭学最美、争最美。创建市级家庭教育示范校6所、县级家庭教育示范校6所、家教家风示范村(点)6个,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育网络,培育淳朴民风和文明乡风。

“关爱+维权服务”促进平安建设

舒城县妇联推动法治化工作水平,线上线下大力宣传《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健全舒城县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成立反家暴庇护中心、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站、婚姻家庭辅导中心,为群众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和帮助,协助参与个案调处。利用妇女节、重阳节、春节等节点,深入基层看望慰问困境妇女、孤寡老人和困境儿童,为她们送去妇联组织“娘家人”的关怀,不断增强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建+乡村共治”擦亮乡村底色

动员号召全县各级妇联干部和巾帼志愿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投身疫苗接种、人居环境整治、“反电诈”宣传等各项工作,开展志愿服务约4万人次,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出“巾帼美丽乡村游”系列活动,组建由乡村两级妇联干部和执委组成的巾帼乡村旅游讲解员队伍,举办乡村旅游理论学习和外出实践两期培训班,服务乡村旅游。通过共创共建,实现家家美、村村美。

“党建+队伍建设”推动治理有效

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妇联工作紧密融合。以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实现“两个百分之百”和“两个大幅提升”,即100%的村“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女性成员,村(社区)妇联主席 100%进村“两委”班子,村“两委”女性成员和女性正职比例较上届有大幅提升。高质量部署、督导、推进425个村(社区)妇联换届工作,全面加强村级妇联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妇联改革“破难行动”,开展三级妇联执委大走访,键对键、面对面的服务全县妇女儿童,团结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和各级妇联干部争做助力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周梦婕)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