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正逢木耳的培育季节。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南港镇东衖村的桑枝木耳种植大棚里,村民们穿梭其中,忙着悬挂已培育成熟的菌棒,一派繁忙景象。没过多久,一筒筒乳白色菌棒就被串联起来,一排排整齐且立体地悬挂在大棚中央,像是一颗颗圆圆的小脑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可爱。
东衖村位于南港镇政府东南11.4公里,群山环绕,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充足,为木耳的培育提供了极好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条件。前期,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经过多次外出调研、学习考察,最终决定发展木耳产业。通过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021年该村建设成了1000平方米的桑枝木耳种植基地,于10月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当年该基地生产木耳3000斤,实现净利润 6万元左右,木耳产业初步实现开门红。

据悉,东衖村的桑枝木耳采用的是立体式栽培方式,相比传统的栽培模式,具有保温性好、抗虫病能力强、对空间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高等特点。木耳每年采收期有两季,4月投放生产,次月便可采摘,每个菌棒可采摘6、7次,采摘期5-6个月,经济效益高。东衖村木耳种植基地的快速发展为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机会。去年木耳种植基地带动周边村民10余人实现临时就业,增加群众人均收入6000元,有效地保障了村民持续稳定增收,真正让小木耳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大产业。
“目前我村已投放菌棒4万棒,下半年预计投放4万8千棒,今年木耳的产量将会达到9000斤以上,实现总产值 50万元左右。今后,东衖村还将继续围绕桑枝木耳产业做文章,延伸产业链,从精深加工着手,提升产业效益,让小木耳支撑起乡村致富的美好梦想。”东衖村党支部书记杨贤德说道。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南港镇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积极引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做特做优木耳、富硒米、茶叶、油茶、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有力助推农民增收,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