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上级媒体看舒城
  3. 【学习强国】安徽舒城:文化“领跑” 筑牢乡村振兴之“魂”
【学习强国】安徽舒城:文化“领跑” 筑牢乡村振兴之“魂”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9日 09:55          来源:学习强国     阅读数:3033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现乡村振兴,脱贫是重要的前提,文化是稳固的基因,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大力实施文化振兴,奏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的时代和音。

文化惠民,让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近年来,舒城县立足乡村文明,深入开展“送戏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高质量推进“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基础上,2021年开展了“送戏进万村”活动418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597场次。据悉,舒城县所有行政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100%。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为推动文化惠民活动提质增效,舒城县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创新实施“百姓点单、政府买单”农家书屋选书配送模式,为全县412个村(社区)农家书屋配送不少于价值2000元的图书,图书补充更新由“配餐”转变为“点餐”,图书配备模式更接地气,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器”。自2019年以来,舒城县利用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在六安市率先建成开放南荷书屋、南溪悦书房、丰泽书屋等6个城市阅读空间。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为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舒城县着力打造红色文化项目,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先后完成了省保单位新四军四支队驻舒旧址、舒中南楼、中共舒城特支特区机关旧址等革命文物维修改造工程。继续推动建成20多个村史馆(农耕文化馆),发挥传承村镇记忆、影响教育村民作用。

为加大非遗宣传推介力度,2021年舒城县推荐了国家级非遗项目“舒席”参与安徽省非遗购物节活动、推选国家级非遗“舒席”传承人苏成军参与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协助安徽省博物院拍摄红色故事“跨越世纪的等候”短视频,参加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开展的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遴选和推介活动,成功举办舒城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闻发布会。同时,继续深入挖掘、继承、创新民间杂技、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

乡土文化能人,繁荣乡村文化的主力军

2022年春节期间,五显镇余畈村花灯艺术队在各村民组巡回演出。花灯队每到一户人家,便会在主人的门前或堂屋表演舞狮子、划旱船、玩犟驴、挑花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花灯节目。组织者储畈组村民叶英柱介绍,为了追忆传统“年味”,在老艺人的指导下,他自己出资购买了花灯道具,召集当地村民组成28人的花灯队,从大年初四到正月十五,逐组逐户给村民拜年,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祥和。

舒城县将人才队伍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定期送文化下乡,开展文化结对帮扶。支持乡土文艺发展,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发展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 舒城县大力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选拔培育17名安徽省首批“村级文化带头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四大员”基层文化人才培训力度。充分发挥舒城县37名文化协管员、9名文物保护员以及412名农家书屋管理员、100名文化辅导员等基层文化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