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上级媒体看舒城
  3. 【学习强国】安徽舒城:县域结对结出扶贫硕果
【学习强国】安徽舒城:县域结对结出扶贫硕果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4日 08:18          来源:学习强国     阅读数:5014

自2017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与六安市舒城县结对帮扶以来,一粒粒满载希望的县域“结对”种子在龙舒大地生根发芽,经过三年时间的同心共育,结出了累累的扶贫硕果……


01


因地制宜,结出产业兴之果


“2017年,我们到宣州区考察项目,对芦笋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宣州区农委来舒城县实地考察了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以及蔬菜发展现状后,我们达成一致意见,在舒城县发展千亩芦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舒城县农科所所长、高级农艺师葛自兵回忆说。

据了解,经过近3年的发展,舒城县已建成1000亩芦笋规模化生产基地,预计2020年总产量将达到900吨,带动舒城县400多户贫困户产业收益,解决3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户就业40多人。

结对共建以来,宣州区累计向舒城县提供结对帮扶资金5000万元,用于建设涵盖蔬菜、茶叶、中药材和水产等4种产业类型的19个产业扶贫项目:

桃溪现代农业园区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干汊河镇黄姜扶贫生产基地;

舒茶镇千亩名优茶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南港镇鹿起村石斛种植基地;

棠树乡窑墩村澳龙养殖基地……

一个个扶贫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吸纳超700多人就业,帮扶项目受益3000人,提供就业岗位1700多个,带动就业600多人。直接带动5个贫困村年总增收4.88万元,村均年增收9760元。带动贫困户575户,年总增收82.53万元,户均年增收1435元。带动170多个贫困人口务工就业,年务工总收入90多万元,人均年务工收入6500余元。

2020年,舒城县利用宣州区提供的1500万元结对帮扶资金,新建了2个扶贫产业项目,分别是舒茶镇“舒茶人民公社景区”提升和干汊河镇靠山村水蜜桃标准园建设项目。预计项目建成后,将有69户,154人直接受益。


扶志扶技,结出劳务兴之果


阙店乡转湾村柳昌伍,为了给患有多种疾病的母亲治病,花光了绝大部分积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2019年,我去听了宣州区在我们这里举办的种植技术培训讲座,收获非常多,我以前只是种水稻,而且用的都是土办法,听了讲座之后我掌握了更多科学的种植知识,不仅水稻比过去丰收,我还利用学到的种植技能在山头上种了油菜、玉米和小麦,”柳昌伍说:“现在光是我家地里水稻和山头种的农作物一年就有近4000元收入,另外我还利用培训学到的种植技术,帮大农户干活,一年也有2000元的收入。”

宣州区通过组织当地农业农村局到舒城县开展授课,通过培训相关种植和养殖技能,以及与农民密切相关的生产技能,不断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

程琳是河棚镇泉石村的贫困户,现在在当地的一家茶叶公司上班。“我以前在外地打工顾不了家,现在通过宣州区在我们县里搞的劳务协作帮扶居家就业,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而且收入也不错,”程林开心地说:“我现在一年有三四万元的稳定收入,而且我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非常感谢宣州区和我们县里的好政策。”

据统计,仅2019年宣州区就为舒城县转移5名贫困人口到当地就业,帮助30名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同时,为50名贫困户提供了脱贫技能培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够顺利就业。


挂职锻炼,结出人才兴之果


“我在宣州区农委挂职期间,走访了当地几乎所有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搜集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学到了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发展模式,”在宣州区农业委员会挂任农委主任助理的舒城县干部李家香说:“这些经验对我后期回到家乡从事相关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家香通过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对他本人,对我们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舒城县农业农村局长宗志松介绍说:“县里在出台相关方案和谋划具体农业产业项目时,李家香同志都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得到了采用。”

据了解,自结对以来,双方长期互派2名优秀干部进行双向挂职,后来又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等领域互派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交流,“点对点”式帮扶提高了结对帮扶工作的精准性。

李善柱是宣州区派驻在舒城县的芦笋种植专家,在他的精心培育和指导下,实行统一芦笋品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收购,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模式,带动全县范围产业扶贫基地共同发展芦笋订单种植,壮大了产业,带动了贫困户稳定增收。

2020年,宣州区再次派来6名干部到舒挂职,舒城县新增8人到宣州区取经学习,双方将在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巩固两地帮扶成效、拓展帮扶合作空间,为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广泛对接,结出事业兴之果


“非常感谢宣州区民政局对我们养老院的大力支持,受院里老人们的委托,我今天是专程来送锦旗的。”4月24日,舒城县厚德养老护理院院长候东燕向宣州区民政局赠送了一面题为“结对攻坚动真情 耄耋老人铭恩情”的锦旗。原来,从2018年开始到2020年,宣州区民政局已投资15万元,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为舒城县失能半失能农村特困人员提供护理服务。

不仅仅是民生养老事业,宣州和舒城两地的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科技等许多业务主管部门同样来往密切,交流频繁,为舒城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两地文化馆多次开展交流研讨和文化活动就加强两地文化、文物、非遗保护传承开展学习交流讨论;宣州区卫健委结合“社会扶贫日”大型义诊活动组织医学专家来舒城县指导、帮扶;舒城县教育局组织乡镇中心校教师赴宣州区学习先进经验;双方积极在科技领域开展合作与帮扶……

“宣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快、发展理念新、发展成果显著,除了产业、就业等扶贫项目,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扶贫等方面也为舒城县提供了很多好借鉴好方法。”舒城县扶贫局局长张永宏说。


来源:舒城县传媒网

作者单位:舒城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龚旭东 崔世进 高梦伟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