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安徽新闻
  3. 【地评线】中安时评:擘画“十五五”,让美好生活向往照进现实蓝图
【地评线】中安时评:擘画“十五五”,让美好生活向往照进现实蓝图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 19:00          来源:中安在线     阅读数:10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治国之道,民生为本。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谋划“十五五”时期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规划编制为民,知民意是前提。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编制“十五五”规划,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破解民生短板,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要始终坚持“开门编规划”,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有针对性的走访调研,用心用情与群众交谈、倾听群众呼声、查找民生所需、汲取基层智慧,不断提高规划编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通过民意访谈、问卷征询、网上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集民意、聚民智,为规划编制贡献“金点子”,寻求“最大公约数”,共绘最大“同心圆”,使规划编制真正成为统一思想、凝聚智慧、形成共识、推动发展的行动。

  坚持规划编制为民,解民忧是基础。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当前,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发生着深刻变化。规划编制要始终聚焦民生热点、直击民生难点、化解民生堵点,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多渠道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水平,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拿出新举措、新谋划,为将来打好基础、争取主动,力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

  坚持规划编制为民,暖民心是根本。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五年规划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梦想和福祉,让每个个体的声音被听见、被珍视,在规划中找到发展的目标、前进的动力和参与的热情,这是“中国式民主”最朴素的表达,也是制度自信的最根本依托。要始终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做为一项没有终点的长期工作,从细处入手,把落实抓牢,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所需,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好钢用在刀刃上,好事做到群众心坎里,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让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坚持规划编制为民,聚民心是关键。民心所向,胜之所往。有了对民之所需、民之所向的深入了解和透彻分析,才能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着手、最不满意的地方发力,从而真正满足群众需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彰显政府部门的民生导向和为民情怀。因此,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问计于民,让顶层设计与百姓需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更多人参与“十五五”规划编制、了解未来发展方向,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伟力。要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为规划编制贡献好想法与金点子,将公众的期盼与向往融入“十五五”发展的每一步,让“十五五”规划成为科学可行、催人奋进的纲领。

编辑: 潘玉祥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