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安徽新闻
  3. 【文化中国行】繁昌神墩头遗址:长江下游商周时期冶金考古的重要发现
【文化中国行】繁昌神墩头遗址:长江下游商周时期冶金考古的重要发现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3日 11:26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     阅读数:298

安徽繁昌神墩头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昨天发布,专家认为:这里是近年长江下游地区冶金考古的重要发现,对丰富长江文化内涵和研究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位于芜湖市繁昌区的神墩头遗址,是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7个2024年度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之一。记者从1月11号下午举行的繁昌神墩头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8月至12月,安徽省文物部门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对遗址展开主动性发掘,发现红烧土、熔炉等遗迹105处,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和玉器等文物603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与铸铜相关的遗物,如陶范、青铜刀等。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讲师 张团伟

这个陶范它与铸造箭镞有关,当时的铜汁,顺着这个浇筑口进去了之后,就可以铸造这样的一个箭镞,我们也出土了相同的箭镞。

图片专家推断,这里曾经作为铸造刀、斧等青铜工具及箭镞等青铜兵器的作坊。

图片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教授 王志高:采矿、冶炼和铸造是我国古代青铜冶铸工业的三个重要的环节,繁昌神墩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可以证实繁昌地区,当然也包括周边的地区,也是当时铸造的一个中心的区域之一。

图片发掘成果证明,神墩头遗址呈现了皖南地区完整的矿→冶→铸产业链,为全面认识长江下游商周时期青铜冶炼铸造工业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图片

南京博物院 研究员 张敏

它的最重要的一个意义,使我们了解了整个皖南矿冶它的一个布局。这个作坊相对来讲比较完整,它有一个围墙围起来,就像今天我们讲的一个车间一样,这是第一次发现,发现一个完整的生产单元。

图片神墩头遗址平面略呈“凹”字形,此次发掘的核心区约800平方米,而整个遗址占地面积至少8万平方米以上,发掘潜力巨大。神墩头遗址同时也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重要聚落遗址,对于探讨皖南地区周代先民的生存环境、生业经济、聚落形态及文明进程等问题同样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图片

芜湖市繁昌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副局长 钱广靖

实施原址保护,同时将神墩头考古遗址和皖南土墩墓群以及周边的乡村旅游景点相结合,打造一条具有商周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