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安徽新闻
  3. 聚焦防汛抗旱|“江水涨不过抗洪的决心”——夜访安徽同马大堤
聚焦防汛抗旱|“江水涨不过抗洪的决心”——夜访安徽同马大堤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3日 17:18          来源:     阅读数:446

 新华社记者陈诺、赵金正、金剑

  深夜里,黑漆漆的坝坡,一道道光柱由远及近,连成一片,一群穿着胶靴的人正一手举着手电筒,一手把着铁锹,埋着头并排走在草丛里。

  “有蛐蛐儿叫唤,说明咱堤坝安全着哩。”56岁的陶联合上身湿透,胶靴沾满泥土,他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地面,一边告诉记者,管涌最有可能出现在坝坡底部的草丛深处。

  陶联合是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华阳河农场的分场主管,7月1日是他在同马大堤巡堤查险的第4天。

  

  7月1日晚,同马大堤上,华阳河农场的职工在巡堤查险。新华社记者陈诺 摄

  安徽宿松,八百里皖江之首,同马大堤自西南向东北,蜿蜒于长江北岸。6月30日,安徽长江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同马大堤成为此轮长江中下游汛情的“晴雨表”之一,这里的长江汇口站水位以每天20厘米的速度上涨,此时洪水已经没过低矮的小树,直抵大堤的“腰部”。

  6月29日凌晨,同马大堤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近千名干部群众被动员起来,爬上大堤,开始日夜值守。每4个小时,他们就要在所负责的坝坡上走一趟,虽然只有一公里,但这样拉网式排查,看得仔细,来回要耗上40分钟。

  69个插着党旗和国旗的帐篷,立在同马大堤宿松段60余公里的堤顶,串起了一道“人防”长城。47号帐篷,是陶联合和10余个同事们的“烽火台”。

  两张行军床、两台电扇、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就是帐篷里的全部家当。“堤上的蚊虫咬人不松口,我们都不敢开灯。”一盏昏暗的节能灯下,巡堤回来的陶联合说。

  记者走下大堤,迎面遇上了正在夜间巡查的张勇刚。他是宿松县水利局局长,也是防汛指挥部的副总指挥,指挥部就设在堤旁,此时灯火通明。

  应急物料准备好了,巡查人员持续集结,备用安置点安排到位……张勇刚掰着手指向记者历数这几日马不停蹄的工作,“群众转移安置已经开始,明天打算去外护圩看看。”

  “根据预测,7月5日后,水位可能会缓降。”他声音沙哑,语气却坚定,“咱们就是和洪水抢时间,江水涨不过抗洪的决心。”

  夜深了,雨停了,江水正静静地流过。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