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佛山锦绣谷景区内,有一道山溪,水质清澈,香甜甘美,可以去暑解渴,亦可以消食生津。假如你有缘份的话,还真能品出点酒香味来,故有酒香泉之美称,追根求源十分有趣。
从前有一位王掌柜,在此开了一爿酒店,招徕四方游客,生意也算兴隆。这里后山有座寺庙,庙中有个嗜酒如命的和尚,常来店里喝酒,但从不付现钱,总是赊帐。这样日积月累,欠下了不少酒钱。王掌柜虽出恶言秽语,怎奈和尚充耳不闻。
这一天,和尚外出云游,到酒店打个招呼,意思是赊了酒钱,表示感谢。王掌柜倒底是生意人,心里虽然不自在,但当面也不好怎么说。和尚为了报答王掌柜赊酒的情义,提出给他挖口井,为方便“调”酒之用。王掌柜为了多赚钱,一口答应了。这天夜里他睡在床上想:和尚要是能把井挖在铺面里,卖酒破度勾兑就更方便了。第二天一大早,王掌柜就张罗挖井的地点,他走进铺面将一口大缸移开,准备挪出地方。哪知原放缸的地方就有一口井。他不相信自己眼睛,于是拿起水桶就往井里放,果然扯起一桶水,清清亮亮,香气扑鼻。他甚是奇怪,伸手舀了一碗,尝了一口。啊呀!,一股芳香沁人肺腑,比米酒还香!比高梁液还醇!比桂花酒还绵!好酒,好酒,也不用花钱雇师傅、伙计,无本万利,真该我姓王的发财!当天下午王掌柜就打发了调酒师傅和伙计。他坐享其成,生意越做越火红,王掌柜真的发了。过些日子,那和尚游方回来,路过酒店,王掌柜甜言蜜语,说了一大堆恭维的话。和尚笑着说:“王掌柜,这口井该还清了我赊的酒帐了吧。”可是王掌柜却不以为然地说:“差不多,差不多”。那和尚半开玩笑地问:“还差多少?”王掌柜得寸进尺地说:“过去家里调酒,有糟喂猪,现在不调酒了,肥猪也喂不成了,这倒是蚀本生意。”和尚叹口气随口念道:“天高不为高,人心足不了,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酒井捣个洞,让人尝味道。”说着走出门外,用棍子一拨,井里的水哗哗外流,成了一道山溪。从此,王掌柜这口井就变成了枯井,这家酒店渐渐败落,最后关门大吉了。
据传,后来凡贪得无厌的人喝了这溪里的水清淡无味,只有那些不贪的人喝这里的水不但清凉甘甜,有时还真能品出浓浓的酒香味呢。(流传于小涧冲林场职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