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舒城胜览
  4. 名山篇之山峰
  5. 鼓乐山
鼓乐山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20日 19:24          来源:     阅读数:5742

鼓乐山,位于舒城县西南汤池镇境内,隔大檀岭与法华山毗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旧传,有行人路经山下,赏闻山间鼓乐声,穷其境,空山寂寂,杳无人迹,遂以鼓乐山名之。与其相对的法华山,历史文化蕴积丰厚,早在晋代,山上建有庙宇,传播佛教经义。王象之《舆地纪胜》中就有这样记载:南朝肖叔达(后来的梁武帝)因迷信佛教,曾云游法华山求子。“僧人宝言志手指对面山峰说:‘有高人隐此山中,三生前乃伶官,作乐可至”(转自《续修舒城县志》)。叔达长于文学、乐律,果作乐,后生长子统,即昭明太子。肖统亦长于文学、乐律,曾有《昭明文选》行于世。王象之记下的虽也是传奇故事,但可见鼓乐山之神奇了。如今鼓乐山虽无鼓乐声传,但山中奇峰耸秀,林壑优美,流水潺,幽静凄迷,是当今开发生态旅游的好地方。

附录:

鼓乐山怀古

(清)黄之轼

看山不及听山好,天籁(1)地籁都缥缈。

都缥缈兮来仙灵,仙灵嘘气飞丽藻。

忆昔曾访文选楼(2),昭明(3)之迹何悠悠。

既乃展卷览轶事,诞生灵异由舒鸠。

舒鸠之山秀且丽,梁皇(4)曾此求仙嗣。

智公鼓乐感仙伶,投其所好乃降世。

前星少海兼文昌,鼓吹六藉(5)罗笙簧。

钧天广乐(6)自灵府,文囿之凤鸣锵锵。

我欲为山作山志,耳声目色皆灵气。

又为怀古发慨慷,智公慧眼犹然翳。

君不见,

侯景(7)亦与同日生,罗目侯(8)厉气缠长庚。

仙乐仙乐复何有,兆开金鼓喧台城(9)。

选自清嘉庆《舒城县志·艺文》。

作者黄之轼,舒城人,清嘉庆丁卯进士。嘉庆十三年恩赐翰林院检讨。

注:

(1)籁:自然界声音,如风声、鸟声、水声等。天籁地籁:泛指声音。

(2)文选楼:古迹名。在湖北襄阳,南朝梁昭明太子肖统建。统召集刘孝威、庚肩吾、徐陵、鲍至等人,号曰高齐学士,在此辑《文选》。

(3)昭明:即昭明太子,南朝梁武帝长子,名统,天监元年立为太子,大通三年卒,31岁,谧昭明,好文学,博览群书,有《昭明文选》传世。

(4)梁皇:指梁武帝肖衍,字叔达。南齐时官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兄懿为豫州刺史,为主所杀。衍起兵入建康,废齐主,奉南康王肖宝融为帝,自为大司马,专朝政。次年废融,称帝,建号梁。

(5)六藉:佛教以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称禅家六藉。

(6)钧天广乐:指天上音乐。

(7)侯景:南朝梁怀朔人,字万景。初为北朝尔朱荣将,后归高欢,欢死附梁,封河南王,后举兵叛变,攻破建康。肖衍被困台城(宫城)饿死。景自立,称汉帝。史称“侯景之乱”。

(8)罗目侯:蚀神。佛教附会能以手障日月光辉之魔。

(9)台城:晋宋间为朝廷禁省为台,故称台城。故址在南京玄武湖侧。

鼓乐山怀古

(清)任鸣盛

崔巍(1)高岭色苍苍,六代(2)遗踪径已荒。

野猎乍疑金络马,晚烟犹似御炉香。

惟余蛙鼓鸣秋草,空乘蝉琴噪夕阳。

应是山灵钟秀气,楼名文选忆肖梁(3)。

选自清嘉庆《舒城县志·艺文》。

作者任鸣盛,字思白,庐州舒城人。清乾隆庚子举人,以文名著称。尝与诸名士联吟,秦淮水榭以鼓为节,声止诗成,词义兼美,为袁枚所赏识,有《红豆山房诗钞》传于世。

注:

(1)崔巍: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貌。

(2)六代:这里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又称六朝。

(3)楼名文选忆肖梁句:参看上诗注“文选楼”。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