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回眸龙河口
  4. 回忆录
  5. 修建龙河口水库的亲身经历
修建龙河口水库的亲身经历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19日 15:02          来源:     阅读数:5657

欧礼芳

我叫欧礼芳,原任春秋初级社妇女干部,工作积极认真,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1958年10月,听说县委、县政府要兴建龙河口水库,我积极要求到了水库工地。当时,我才18岁。

记得那是1958年11月14日 (农历十月初四),原春秋乡党委书记窦厚德同志找我谈话:“县里要在龙河口修建水库,那里条件很苦,工作任务很重,能锻炼人,组织上考虑要你带领全乡妇女民工去完成任务,你有什么意见?”我二话没说,就去了龙河口水库工地。刚到那里,水库工程还没有全面启动,我们先头来的同志,就在原高家大屋附近(即现在的松渡码头和溢洪道山顶平地),搭工棚,准备食堂。半个月后,11月29日(农历十月十九日),各地民工陆续到达水库工地。

指挥部按区域将民工编制为3个民兵师,一个工兵团。我们一师师长是原南港区叶修炉区长,原中岗乡属于一师二团,团长叫张正树。我当时担任中岗乡(包括现在的春秋,朝阳、西等地)妇女营营长,带领500多名妇女投入水库建设。当时西地区参加水库建设的妇女编制是1个营,下设两个连。一连连长王华珍,二连连长汪昌会;连下设排,共7个排。在我们妇女营中,最年轻的才15岁,是来自现在春秋乡夹河村的杜克芳;最大的已有60岁,姓名和家庭住址已记不清楚了。

我们任务主要是挑粘土,每天规定指标,个人任务以挑土筹码计算,排、连的任务按实际量方计算。如果集体的任务当天不能完成就要加班,个人的任务如不能完成也需要加班。由于任务艰巨,早晨四点半起床,半个小时吃饭,并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然后上工地劳动。为了提高工效,我们妇女营的做法是将畚箕放在一排,每担土至少100多斤,土装满后一起挑走。由于我是干部,又年轻,我总是挑最重的。为保持先进,我们妇女营下雨不戴斗笠,不穿蓑衣。我们的口号是“小雨小雪不停工,大雨大雪打冲锋,大干特干加油干,坚决超过男子汉”。为了保持先进,就是生小病也坚持上班。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住宿全是工棚,我们全部睡地铺,空气和地面十分潮湿,夜里穿衣入睡,经常半夜被冻醒。梅雨季节,工棚内常常积水。在工地上,每天吃很少的粮食,长期吃不到蔬菜,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在艰苦的环境中,作为干部,我把自己的棉被让给年纪小的同志,总是尽量让大家能多吃一点。水库工程结束后,好多同志都有关节炎。

随着工程的进展,水库主坝合龙的日期临近了。几次合龙都未成功。1959年4月10日 (农历三月初三),大坝第三次合龙,人山人海,大家拼命填土,扔草包、麻袋等。由于堵大坝缺口太困难,危急之中,指挥部要求采用人墙堵水的办法,我们先跳入激流,与先后下水的500多人共筑五道人墙堵住洪水。水淹到了我们的胸口,浪有一人多高,面对巨大冲激力,我们仍坚持到战斗结束,终于大坝合龙成功。我在堵水时,被急流冲离了人墙,被抢险突击队及时救出。当时来自朝阳的一位姓尤的同志对我说:“欧营长,不是我及时救你,你也被水冲走了。”至今我仍非常感激他。

主水口变得越来越窄,大家更加努力,往前涌的人越来越多。就在合龙快要成功时,我们营才19岁的秦孔菊,在挑土过木桥时, 由于极度劳累,加之挑土太重,木桥摇晃,不幸落入激流中,虽经抢救,她却再也没有上来。第二天,我按照领导的要求与许令尚一起沿河寻找尸体,一直找到新街,均未找到。就在准备返回时,却见河沙中露出两只人腿,赶忙跑过去,只见此人腿部已部分腐烂。我们知道不可能是秦孔菊,怀着极度悲痛的心理回到工地,秦孔菊的尸体再也没有找到。

肩负着领导的厚望,在龙河口水库工地上,我与一师二团团长张正树,突击队队长丁忠道以及二师妇女连连长许芳华一起战斗在第一线,始终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不论天气多么恶劣,没有休息过一天,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从1958年10月至1962年6月,无论过年过节我都没有回过家。四年的修水库生活,在我的人生中留下许多难忘的事件。

1959年9月8日 (农历八月初六),由于太艰苦的环境,加上太重的劳动,我在工地上流产了,我难过得无法用语言表达。县妇联主任唐少元闻讯后,以组织的名义,送给我5斤糖票。水库繁重艰苦的劳动使我患了严重的妇科病。在水库工程结束后,妇科病变得更加严重,几乎危及生命。从此后,我也一直不能再生孩子。

1959年11月,由于我们妇女营出色的工作,受到上级的表彰,我被评为六安地区劳动模范,到六安参加劳模会,奖励一个水瓶、一支金星牌钢笔和一个笔记本,并受到原六安地委书记杜维佑的接见。从1958年至1962年,我多次被评为龙河口水库建设先进代表,并多次参加县里召开的劳模表彰大会。

1962年6月,水库基本建成,县里在主坝召开了竣工大会,会后我们妇女营打着红旗、怀着胜利的喜悦和无比激动的心情返回家乡。

昔日的龙河口水库,现已成为风景秀丽的万佛湖。水库不仅灌溉着百万亩良田,起到了灌溉和防洪的作用,而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风景区,给人们带来了欢乐。看着这巨大的变化,我从内心感到欣慰,当年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汗水和辛劳没有白费,龙河口水库艰难的修建历史必将和万佛湖优美的湖光山色一起永远被人们传颂。

(欧荣坤整理)2005年3月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