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黄蕊漫山坡,蝶舞蜂旋笑语多。待到油茶果满树,脱贫致富唱新歌!”晴冬暖日,站在村头眺望,洁白的油茶花一蕊五瓣,一枝枝,一树树,一山山,漫山遍野,怒放开来……庐镇村中岭组贫困户张宗前满是欣喜:“只要油茶结了果,脱贫就不成问题!”
眼下,正是油茶花盛开季节。庐镇村党支部书记杜代丙说:“我村中岭千亩油茶示范片,通过低产林改造,今年的油茶花开得比前几年要旺盛,明年又将是个增产丰收年。”
近年来,庐镇乡将油茶产业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帮助贫困户种下一棵棵“脱贫树”,期待如期收获“小康果”。
油茶树的“脱贫功效”
锄草、施肥、剪枝……庐镇乡庐镇村,今年41岁的贫困户张宗前像呵护自家孩子一样管护着一株株油茶幼苗。母亲年老体弱,妻子带二个孩子读书,全家靠靠自己在外打零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2015年以来,在村里帮扶下,张宗前低改油茶林10亩,新种植油茶2亩。他说:“经过改良后的油茶树,盛果期最长可达到50年,新发展的油茶四五年后就可全部挂果,现在一斤茶油能卖到50元,一年最少能赚一万多块钱,日子很快就会好起来!不仅我这一代脱贫,还能惠及下一代。”
庐镇种植油茶历史悠久,在全县素有“油茶之乡”美誉,全乡油茶种植面积3.8万亩。近年来,该乡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将发展壮大油茶产业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助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庐镇乡分管林业副乡长程俊武算了一笔账:茶油被称作“东方橄榄油”,高产油茶亩产茶油近30斤,稳定收获期长达50年以上,它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脱贫功效明显。如果一户贫困户经营5亩,进入盛产期后,年纯收入将超过1万元,每户种10亩以上油茶,就能实现长期脱贫,“叫它‘脱贫树’一点都不为过!”
在精准产业扶贫政策引导下,油茶成为庐镇乡扶贫主导产业。2015年,该乡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低改种植结合、集中连片、产业带动、村企共建的油茶产业发展思路,规划每年新发展2000亩、改造3000亩油茶基地。根据规划,到2020年,庐镇将改造低产油茶林15000亩,新发展10000亩,在五年内实现“双万亩”目标,高产油茶林超过2万亩,年产茶油300吨,将带动近千户3千多贫困人口脱贫。”
贫困户广种“摇钱树”
产业扶贫,不仅要找准产业,还要发动贫困户参与。在庐镇乡,油茶产业扶贫成为贫困户奔小康的希望。在油茶产业发展中,庐镇乡结合实际摸索出多种联系贫困户的种植模式,增加他们的“资产收益”。一种是大户模式。林业站提供技术支持,贫困户利用自有责任山、责任地或自行租赁流转山地,自主投资,自主种植,自主管理,获得收益。第二种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由企业拿租金从农户取得土地经营权,租期50年,企业投资建设基地,其中不少是合作社经营,贫困户以土地入股,不仅可以分红,还能给公司打工增加收入。庐镇乡与徽宝农林有限公司、桐城大地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建成油茶示范基地1万亩。现已有5家个私企业和10多位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回乡进行林业开发,承包荒山、实施造林,多的面积达到1200亩,少的也有300亩。在荒山上,他们种植的80%以上是油茶。姚咀村在外创业有成人士程春国5年前回到老家,承包了本村西冲及东冲林场1000多亩荒山种植油茶,如今,千亩荒山已披绿成林,合作社理事长陈春国说,盛果期后贫困户每年能有2000多块分红。这几年迅速发展的油茶产业已成为庐镇乡广大群众的“摇钱树”。(彭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