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乡镇聚焦
  3. 张母桥
  4. 张母桥镇因地制宜做足林下经济文章
张母桥镇因地制宜做足林下经济文章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7日 11:01          来源:     阅读数:4001

近年来,张母桥镇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出台相关措施,鼓励油茶种植大户发展林下经济,做足林下经济文章。张母桥镇目前油茶林面积已经超过6800亩,鉴于油茶自栽种到收获期限较长,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效益,张母桥镇党委政府积极帮助种植大户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共间套种夏枯草、药芍、杭北菊等3000多亩,产值达450多万元。

一是坚持科学选择,合理选择品种。为选择好适合当地土质生长的中药材,该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本着因地制宜坚持科学的态度,组织镇农综中心、林业站相关负责人赴亳州调研,选择合适的品种,并邀请有关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综合开发原则。为了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带动林农共同致富,该镇成立了2家油茶生产专业合作社,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壮大油茶产业的同时注重发展林下经济。本着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穴状整地相结合的方法,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在整地时把间种作物及时栽植,使地表植被得到及时恢复,使林地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三是坚持大户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该镇规模企业林胜粮贸牵头成立的安徽天祥油茶生产专业合作社,三年来,该合作社以每年面积不少于2000 亩的速度进行流转土地,目目前已流转并种植油茶土地面积达6530 亩,并迈入六安市土地流转种植大户的行列。据测算,到2013年年底,林粮间种3000 亩创收达150多万元,林药间种1500亩创收达220多万元,林花种植300 亩创收达50万元。

四是突出社会效益,带动群众致富。由于前期工作的扎实开展,间种的林下经济作物都采取订单的方式进行生产,既降低了风险,又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合作社成立后,先后组织开展技术培训30余场次,培养技术骨干300 多人,给当地500多林农户均增收达5000 元,并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500 人,合作社所在的张母桥镇已经出现了三家发展林下经济的大户,逐渐形成了种植、销售、加工等产、供、销一条龙的林下经济产业链。(汪安静 蔡宏)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