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日报》来稿编辑部编辑记者邹宝元等到干汊河镇采访旅游和羽毛产业,先后深入该镇七门堰遗址、七门堰生态园、七门堰引水枢纽工程、周瑜城遗址、羽毛工业集中区部分羽毛企业等处参观,并听取相关情况介绍。
邹宝元一行对干汊河镇深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发达的羽毛产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参观和听取相关情况介绍,邹宝元等详细了解七门堰水利工程历史遗址由来、七门堰旅游开发规划、七门堰村美好乡村建设做法及干汊河镇羽毛加工产业发展情况。邹宝元充分肯定了该镇依托旅游古迹资源打生态牌、兴特色游的思路,及积极搭建羽毛产业发展平台、延伸产业链发展羽毛产业的做法,表示将全面宣传、推介该镇的特色旅游业和蓬勃发展的羽毛产业,助推该镇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近年来,素有“周瑜故里、羽毛之乡”称誉的干汊河镇大力实施“旅游兴镇”和“工业强镇”战略,积极实施周瑜城至七门堰旅游规划,打造万亩历史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区,积极打造省级羽毛集群专业镇,目前全镇直接从事羽毛贩运、分检、切片和羽毛球、羽毛球拍等相关产品加工制造业100多户、50家企业,从业人员8000多人,年产羽毛球400万打,约占全国训练用球的50%份额,2012年产值实现15亿元,创利税1亿多元,上缴税金1010万元。其中年产值达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5家、国家科技创新企业1家。(卢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