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乡镇聚焦
  3. 干汊河镇
  4. 市电视台及《新周报》记者深入干汊河镇采访美好乡村建设
市电视台及《新周报》记者深入干汊河镇采访美好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7日 08:45          来源:     阅读数:3064

8月6日,六安市电视台及《新周报》记者冒着酷暑高温,深入干汊河镇七门堰村采访美好乡村建设。市电视台及《新周报》记者一行先后深入七门堰村美好乡村示范点中河新村农民文化体育健身广场、农家庭院、垃圾周转房和公厕等场所采访农民群众,拍摄建设一新的公共设施。随后又深入到该村中心村村级活动场所周围的文化健身广场及桂花园林等农林生态园等处,实地采访村干部,并拍摄国家级生态村生态林建设面貌。通过深入采访和实景拍摄,市电视台记者们感受到七门堰村美好乡村建设所带来的美好变化,表示将把本次采访内容尽快编辑成专题新闻报道在全市进行宣传。

据悉,近年来干汊河镇七门堰村作为全市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立足国家级生态村优势,打好生态品牌,做大生态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美化生态家园,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在不破坏周围板栗林等生态资源前提下,以“三清”、“四改”、“四通”、“五化”环境整治为目标,以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为主体,先后整治中河、西埂、井北等10个自然村庄、涉及290户、1500人的村居环境,发动村民自行拆除无实用功能的建筑物,并清理杂树、杂草、杂物等数十处,完成总长 2.5 千米环村庄主干道水泥路建设,新建5座徽牌风格的公厕和1个垃圾收转房,扩挖2口景观水塘,完成总长 2千米的水渠硬化建设,建设2个累计占地 2800平方米村民休闲文化广场和体育广场,在广场四周墙壁上绘制20多幅墙体画,配套完善供水、供电、通讯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名贵苗木产业,由安徽七门堰休闲生态园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流转租用土地3000多亩,打造绿化苗木生产基地,栽培加拿大红枫、欧洲海棠、日本樱花等名贵树木花卉。同时七门堰村还打造千亩有机板栗园、千亩桂花园、千亩高产油菜示范片,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努力实现村民居住有优美的环境,增收有稳定的产业支撑。(卢贤傲)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