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低保补助金对我来说不只是给了一份帮助,更是给了我生活下去的信心……”当年过六旬的干汊河镇贫困农妇姚自芝领到年度1000多元低保补助金时,激动得不知说啥好。自姚自芝丈夫去世后,唯一的儿子又患精神病而死亡,她自己身体也不好,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政府的低保金为她“雪中送炭”。
近年来,干汊河镇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落实五项措施让党和政府的温暖阳光普照弱势群体。
一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按规定标准及时、准确、足额发放补助资金,2013年人均补差水平较上年提高10%;同时提高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水平,将一、二级残疾人救助标准提高10%,由660元每人/每年提高到726元每人/每年,并将三级贫困残疾人纳入保障范围,补助标准为360元每人/每年。
二是及时给五保老人送温暖。及时兑现五保老人供养金,足额兑现五保户分散供养补助标准每人每年2000元、集中供养补助标准每人每年2650元。同时,开展“温暖工程”,在全镇建设2座乡级敬老院、2座村级敬老院,并资助各敬老院全部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此外,还广泛动员企业和大户给敬老院五保老人送温暖。
三是实施优抚对象安居工程。对因雪灾雨灾造成困难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倒房的及时建新房,保证了农村重点优抚对象住房困难户、无房户安居乐业。
四是建立群众大病救助制度。加强部门协调,积极探索建立大病救助制度,逐步形成资助参保参合、大病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减免相结合的医疗救助模式,积极开展大病、重病患者专项救助活动,不让因病群众致贫。
五是救助困难户家庭大学生。配合有关部门在足额发放政府助学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实施困难家庭大学生救助制度,不让一名大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开展“心系寒门学子,奉献真挚爱心”朝阳助学救助活动,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力度。图为该镇金润万家超市负责人给新街敬老院送温暖。(卢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