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乡镇聚焦
  3. 干汊河镇
  4. 干汊河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救急难”工作
干汊河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救急难”工作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31日 09:35          来源:     阅读数:2916

近期,干汊河镇20个村纷纷成立“救急难”互助社,陆续召开了成立大会,组建了“救急难”理事会组织,制定规范化章程,目前该镇完成了对20个村“救急难”互助社社会组织的网上录入并全部通过了初审。该镇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救急难”工作。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该镇以镇成立“救急难”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民政办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开展,在为民服务中心设立“救急难”窗口,承办具体业务。各村成立“救急难”互助社,协会设法人、秘书长、会计等。全体成员由本村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在外创业人士组成,日常工作由“救急难”理事会组织实施,并定期向会员大会汇报救助开展情况。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干汊河镇开展“救急难”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救急难”工作。
二、广泛宣传,筹集资金。该镇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发放公开信、利用广播、微信、QQ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鼓励、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针对急难个案开展慈善救助,形成“救急难”合力,广泛募集慈善救助资金。截止目前20个村共募集慈善救助资金近70万元。各村均将所有捐赠款上交镇农经帐户,单独设立帐户,做到规范健全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制度,严格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
三、规范流程,发挥作用。该镇明确规范救助流程,由镇“救急难”窗口接到村级救助报告或发现情况后,按工作规程和分工,两个工作日内完成救助工作。包括个人申请、相关材料复印件、实地入户调查、走访周边群众、开展救助、公示等。各村互助社理事会,一个工作日内按照章程,规范操作,完成救助和公示。对救助对象坚持救急不救穷,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救助以发放救助金为主,实物救助为辅,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不重复救助,逐级救助,镇救助上限为2000元,村救助上限为1000元。通过“救急难”工作开展,把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传递给困难群众,营造社会救助工作的和谐氛围,积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祝平锋 卢贤傲)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