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5日,河南省代表团一行三十多人在县扶贫办陪同下,乘坐大巴车来到南港镇三冲村,他们对村实地考察学习“整村推进”和“互助资金”工作经验。代表们在村整整呆了2个多小时,当他们详知此村工作开展地如此有声有色卓有成效时,他们由衷地发出了啧啧声,都认为这趟不虚此行。
如今,三冲村已被舒城县定为迎接省、市检查模范村。2007年县里还组织人员到三冲村召开了现场观摩会。县扶贫办高度赞扬村里对生产发展互助资金真正做到了“放得去,收得回,运行好,见效果。”
三冲村位于南港镇东南部,此村最大特点就是由长长的三条山冲组成的,村环境曾被形容“十日不雨苗枯死,一朝暴雨洪成灾!”穷山恶水之地并不言过其实。九十年代里,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或做生意。刘书记也不例外,出门经商。1995年春,这位三十刚出头的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被镇党委、政府物色上而看中。后经多次接触、沟通,他无法拒绝组织上对他的信任,于当年10月份回到村担任主任,次年便入了党。三冲村当时已困境重重,村无办公场地而租用民房,原村支书迫于压力不辞而别外出打工而去。
受命于危难之时,2001年他担任了村支书兼主任,身上的担子加重了。他整日奔波在村里,时常深夜才回到家中。当时他的两孩子岁数还小,妻子做裁缝手艺兼营百货店。可想而知,家里有多忙,好在妻子位贤内助,虽偶有怨言,但看着丈夫劳累的身影,欲言又止,“毕竟丈夫是在干正经事啊!”当人们问起时她这样说的。如今,她也被光荣地选为镇人大代表呢!
要使村级事业发展起来,刘书记意识到要积极主动联络外界关系,通过多方面力量来改变村级现状。在他的争取下,2005年三冲村被县政府列为全县第二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贫困村之一,在南港镇内为第一村。之后,他把握机遇,并充分发挥全村党员率先为范的作用。党员们在他的感召下,积极配合。与此同时,在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先后投资了100多万元用于三条山冲道路的拓宽改造、村小危房改造、农网改造、广播室及线路改造、有线电视、当家塘扩建加固、便民大桥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尤其是饮用水建设,利用虹吸现象原理,一次性投资在半山腰上高位取水,用户覆盖率达95%,群众们喝着到家的山泉自来水,甜甜的心底无不感谢着刘书记啊!2006年村也圆满完成了村村通工程。 “刘书记能干事,也干了不少事,我们群众的眼睛是明亮的,他不容易啊!”一位村民如是说。
作为村支书,刘书记一身正气,在人与事面前,坚持原则第一。如今每逢夏日,当刘书记穿短衫时,人们总能一眼看见他胳膊上两道长长的疤痕。险情难忘,不堪回首。事情发生在2006年秋,刘书记为调解他们黄庄组纠纷问题时被砍的。那次本来是村文书包片的,因他无车又年岁大,天近侧黑,刘书记二话没说骑摩托车去的。那天因杜家请客未喊本组单身汉石树春吃饭,他一气之下将杜家电线剪断,此人属庄霸无赖之徒,表现恶劣,。因当时刘书记严厉批评了他,未料他乘其不备拿刀砍书记,刘书记连中两刀。后在其他村民的拦阻下,他才得以脱身。最后辗转到省立医院专家治疗,手术花了近3个小时,差点丢了命。
有回,村民王某超生二孩,找来社会上人到村开小孩入户证明。刘书记耐心地做了解释,不料那人恼羞成怒,强迫对村,并说县计生委、公安局有关系,只要村办了即可。刘书记严肃告之在国策面前人人平等,你们务必要缴纳社会抚育费和落实手术后方予办理。最后汇报到镇上后,坚决落实了政策。
当然,在实践工作过程中,有些群众不了解政策甚至误会,常常有之。刘书记便与他们促膝谈心,多次上门沟通。不久前,他们村圈椅组实施土地置换项目工程,当涉及到农户陈旧房屋拆迁时,因户与户间纠结原因而受阻。刘书记便挨家挨户,利用三、四天不分早晚时间摸清症结所在,最后将农户间矛盾及补偿安置问题等都得到妥善解决。
这些年来,刘书记虽心扑事业,但淡泊名利。虽曾荣获过象“十佳公仆”,“优秀党员”,“优秀村干”这样的称号,他却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如今,这位书记虽年近半百,但他那颗为民造福滚烫的心仍在激情燃烧着!(梅代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