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月下旬以来,我省持续高温无雨,不少地区出现严重旱情。舒城县万佛湖镇也在其中,人畜饮水出现困难,农作物大面积受旱,粮食、蔬菜、经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严重的旱情考验着该镇。面对干旱气候,该镇不等不靠,集中各方力量开展生产生活自救,积极应对旱情。
领导高度重视,访在最热天。
面对持续严重的旱情,舒城县副县长杜世忠在县农委、县文广新局、县旅游局、县地税局等部门负责人陪同下,冒着酷暑,第一时间赶到万佛湖镇检查指导抗旱工作。杜世忠等领导深入该镇旱情严重的白鹿、汪湾和邵院等村走访座谈,认真查看地形,详细听取抗旱救灾工作汇报,了解各村农田水利建设、提水灌溉、打井抗旱以及农作物受灾等相关情况。在白鹿村,杜世忠顶着炎炎烈日走进田间地头,和群众交流,了解灾民的需求,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帮助解决。杜世忠一行还多次来到汪湾村磨枪冲提水站指导基层干部群众提水抗旱保苗。
该镇主要负责人每天深入到村组开展抗旱督查,指导抗旱保苗。他们每天顶着烈日,流着汗水,与群众一起奋战在抗旱第一线,对抗旱物资、水资源分配进行协调,并组织当地村民对灌溉沟渠进行清淤、修复。与此同时,他们关心着群众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家庭困难人员、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为了鼓励一线抗旱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及受灾群众,该镇还组织人员为他们送去了防暑降温用品及慰问金,送去了党和政府给予群众的清凉与关怀。
干部不辞辛苦,走在第一线。
这次旱灾,致使该镇水稻受旱面积5700亩,占总面积的30%;玉米受旱面积2800亩,占总面积95%;棉花受旱面积4000亩,占总面积85%;豆类受旱面积2800亩,占总面积88%。全镇已有19村6500多人口出现不同程度的饮用水困难,700多口塘库其中有600多口塘库水源枯竭,防旱抗灾形势不容乐观。
面对困难,该镇党员干部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头.他们走到第一线,深入到村、组了解灾情,开展宣传,强化服务,做好协调,解决人畜饮用水困难,搞好农田灌溉。
该镇分管抗旱的副镇长许先定不畏酷暑,天天坚守在抗旱第一线,协调做好抗旱工作。镇水利站站长束寿存每天都在村里协调用水事宜,统计灾情并及时上报。近一个月来,他因日晒和奔波人变瘦了,皮肤变黑了,却自豪地说:“为了抗旱,为了百姓的利益,我在外面晒,再热再累,我都心甘情愿”。该镇农技干部也纷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掌握苗情、墒情,开展科技服务,指导村民因地制宜改种晚秋作物。
群众顽强奋斗,救在旱魔间。
望着炙热的太阳和日渐枯萎的禾苗,百姓们欲哭无泪,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缓解旱灾带来的严重损失。
地处舒城县万佛湖水库上游的汪湾村两委针对村里严重旱情,组织力量对磨枪冲提水站进行修复提水。该村两委兵分两路,一路由村书记带队架设10千伏高压线路1.2KM,安装100千伏变压器1台,保障磨枪冲提水站抗旱用电;一路由村主任带队,镇水保站、财政所人员协助,远赴巢湖购买大功率、高扬程离心泵2套及进出输水管道40多米,确保了该站正常提水。白鹿村两委开动脑筋,积极寻找水源,利用挖掘机在杭埠河砂滩挖掘6口抗旱井,为群众抗旱找到了合适的水源。该镇独山、邵院、闸口等村想方设法从县机灌站借来了8台大型抗旱机械,投入抗旱保苗。
该镇范店村大塘组村民李坦文老人今年72岁,他家有栗树园2亩多,面对旱灾,他不畏艰难,每天从池塘挑水进行浇灌。白畈村程兴组村民程增寿老人今年64岁,他看到家里的2亩稻田干裂,不分白天黑夜提水灌溉,身上的衣服整天被汗水侵透了。
在抗旱工作中,该镇目前已投入抗旱劳力15000多人次,使用中、小型潜水泵4200多台套,投入抗旱经费650多万元,最大程度上减轻了灾害带来的损失。
“面对旱灾不低头,敢用汗水换清泉”,这是该镇干部群众在这次抗旱中的真实写照。他们面对自然灾害,永不低头,顽强奋斗,流了汗水,只为减少旱灾损失。让我们向这些战斗在抗旱一线的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礼。 (谢龙飞吴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