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融媒信息
  3. 政务信息
  4. 广电双向网改 探索中前进
广电双向网改 探索中前进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8日 09:31          来源:     阅读数:4759
编者按: 在DVBCN第一届广电接入网在线研讨会上,设有20个议题,近3000位业内同仁热情参与其中,不乏种种新锐观点脱颖而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目前DVBCN第二届广电接入网在线研讨会正在进行,但究竟广电双向网改应该选用HFC网络、CMTS+CM、EPON+EOC还是C-DOCSIS等这一系列问题,仍处于激烈讨论之中。本文经过DVBCN小编细心整理及对领域内专家学者、运营商的采访特作此综合报道。

双向网改造问题,不仅仅是对一张网的改造,也不仅仅是行业意识的改变,更悄然拓开了行业人士的新思路。

专家解析广电接入网技术

据DVBCN小编了解,目前关于广电接入网的技术应用,总体上有三个发展趋势:第一代EoC技术方案有向第二代的EPON Over Cable(ETTH)发展的趋势;第一代EPON有向第二代的10G EPON商用和WDM-PON发展的趋势; 第一代的DOCSIS体系有向第二代的C-DOCSIS发展的趋势。

趋势一:EoC——EPON Over Cable(ETTH)

关于EoC

EoC(Ethernet over Coax)是当下双向网改造中热门的技术之一,即在同轴电缆中进行以太网数据信号传输。它以简单、稳定、安全、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双向网改造技术中的宠儿。但目前国家对EoC并没有统一的标准。EoC根据数据信号是否调制分为两种:基带EoC和调制EoC。目前国内运营商采用的基本都是调制EOC。

中广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的姚永理事向DVBCN小编介绍了其关于EoC的四点思考。

思考一:ECAN、DECO和C-DOCSIS EoC是专为中国开发的同轴接入技术,都是典型的EPON+EoC应用架构,但跟目前的EoC技术相比,加强了EoC跟EPON融合。北美运营商主要解决EPON与原有的DOCSIS运营支撑系统继承统一的问题,DPoE和DePON就是典型代表,虽与同轴无关,但均表明了EPON将成为全球有线电视运营商的主流发展技术。

思考二:国外(主要是北美)MSOs和中国有线运营商一样面临诸多新技术的选择。国外首先关注的是统一的运营系统,即上层的互通和延续,准确说是如何实现DOCSIS over EPON;而我们目前关注的是下层的互通,是如何实现EPON over Coax。在三网融合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多关注高带宽和多业务而不仅仅限于同轴接入。中国人口居住密集,最后100m同轴大有潜力可挖。而且同轴是唯一可以替代光纤实现同等带宽入户的介质,我们应该抓紧在最后100m同轴接入上自主创新。

思考三:EoC不管是标准、技术还是设备,都必须支持IPV6。因为美国的所有新技术、新设备都是既支持IPV4又支持IPV6,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落后。

思考四:EoC用于同轴接入是源于中国的,EPON over Coax和EPON的MAC+OFDM的思路也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可是现在多数专利却被外国抢注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特别是有关政府部门(广电总局、工信部)应当关注。

在线论坛上关于EoC这个话题,DVBCN网友也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同大家分享。

网友flyfox100指出,现行无源EoC不应再继续推广使用。缘由是无源EoC的使用场景严重受限,表现在不能通过分支分配器,即使楼道做了集中化改造,用户家里还有一个1:4的分配器。

同时,ccyrd 指出,窄带EoC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也是极其经济的,但是现实是窄带EoC需要许多厂家的通力合作,能合作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

DVBCN网友feidi1103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指出,HP AV (6400或者7400芯片)是高通基于家庭网关型的PLC设备主推方案。若是将ECAN这个方案和芯片移植到EoC上用,高通不反对,但也不支持。

趋势二:EPON——10G EPON、WDM-PON

10G EPON的标准为IEEE 802.3av,其核心有两点:一是扩大802.3ah标准的上下行带宽,达到10G速率;二是10G EPON标准有很好的兼容性,10G EPON的ONU可以与1G EPON的ONU共存在一个ODN下,最大限度保护运营商投资。

WDM PON(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PON,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采用波分复用作为接入技术的无源光网络。有说法称是未来接入网的最终方向。WDM-PON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是每个ONU分配一对波长,分别用于上行和下行传输,从而提供了OLT到各ONU固定的虚拟点对点双向连接;第二种是ONU采用可调谐激光器,根据需要为ONU动态分配波长,各ONU能够共享波长,网络具有可重构性;第三种是采用无色ONU(colorless ONU),即ONU与波长无关方案。还有一种是下行使用WDM-PON,上行使用TDM-PON的混合PON。

武汉长光、烽火通信,两家EPON厂商代表向DVBCN小编介绍了关于未来三年广电PON市场新技术和新应用趋势。据DVBCN小编了解,两家EPON公司都在10G EPON产品线上进行了部署规划。PON技术短短几年从155M发展到1G,再从1G发展到10G,电信、联通的10G EPON已经逐渐开始商用,为FTTH的大规模三网融合部署做好准备,而广电网络的10G EPON网络部署发展则相对落后,中兴通信固网产品经理李卫东向DVBCN小编透露:“作为国内10G EPON产品的领导者,中兴不仅看好C-DOCSIS的发展,同时也非常看好广电10G EPON的发展,相信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NGB接入网改的深入,相信很多运营商会开始部署10G EPON”。10G EPON的标准中定义了10Gb/s下行、1Gb/s上行的非对称模式和10Gb/s上下行对称模式两种速率模式,另外一种技术DPOE(DOCSIS Provisioning of EPON)也受到很多运营商厂商的注意,该项技术受到美国众多运营商的推崇,预计很快会出现中国市场上。

据DVBCN小编了解,基于EPON的接入网技术也受到很多运营商热捧。DVBCN网友hyx8819168指出,EoC没有标准难以大规模推动广电双向网络改造进程, 并建议广电总局、广科院尽快制定EPON+EOC的相关技术标准。

趋势三:DOCSIS——C-DOCSIS

C-DOCSIS是China DOCSIS的简称,是具有中国广电特色的DOCSIS规范,又因为它具有中国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因此更名为C-DOCSIS。

C-DOCSIS头端为叫CMC,能够提供16个QAM256信道共总800Mbps的下行速率,4个SCDMA信道总共160Mbps的上行速率,最多支持200个4Mbps静态速率的CM用户使用,500个并发业务流并发。美国博通公司北京代表处高级运营商战略市场经理黄岩彬、深圳天威视讯总工程师徐江山发表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C-DOCSIS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深圳天威总工徐江山介绍:C-DOCSIS最早源于深圳天威公司在2009年9月在2009ICTC 2009上提出的Mini-CMTS的概念,2010年9月的ICTC上Broadcom公司根据Mini-CMTS提出了DOCSIS EOC的芯片产品,2011年中兴通信公司开始设计DOCSIS EOC芯片方案的CMC和CM产品,2011年5月DOCSIS EOC产品在深圳天威的网络中进行测试,效果得到肯定,因此被深圳天威推荐为NGB接入网专题的四种技术优化研究方向之一(其它3三个分别为XPON、HomePlug AV、HINOC)。

C-DOCSIS的推出将有效的延续了很多地方CMTS管理体系技术体系的用户的发展,同时大大降低了CMTS部署的成本。网友tigersch也谈到,DOCSIS是Cable领域最成熟和成功的技术,C-DOCSIS在提高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对运营商来说应该有巨大的吸引力。

DVBCN网友xiaowen0536 认为,C-DOCSIS是根据中国的特点制定的标准,但是标准迟迟不能出台或许是困扰大部分设备商的问题。

对于广电双向网络改造,duancm指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只是要看优势和缺陷哪个占主导,或者哪个影响更大。整转是关键,后期可以根据条件再做网络改造。

另据格兰研究《中国数字电视运营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有线运营商网络改造技术以CMTS和EPON+EoC为主。随着EPON+EoC技术的逐渐完善,设备成本逐渐下降,目前越来越多的有线运营商选用EPON+EoC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双向网改资金投入,减少部分资金压力。从目前形势来看,“EPON+EoC”将是今后有线运营商双向网络改造的主选技术方案。

小结:

诚然,不管是EoC、EPON+EoC还是C-DOCSIS抑或其它技术,都是广电双向网改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甚至一个阶段。在尚无统一标准之时,各种技术都是一朵奇葩,争相斗艳。

DVBCN小编在此无意于点评一种技术的优劣抑或将来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因为每一种技术都是接入网历史的一种进步。在现有状态下的改良与推广,每一种技术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谁将独占鳌头,DVBCN小编与您拭目以待。

正如 DVBCN网友agwlcs所言: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在于发展方向,大的方向定了,不完善的技术或有不足的方面会不断完善和推进的,这需要过程。

关于第二届广电接入网在线研讨会的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bbs.dvbcn.com/showtopic-383685-1.html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