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的一个傍晚,我突然闲情雅致,拿起收搁多年的“小狼毫”,一番龙飞凤舞后,“三思而行”四个大字跃然纸上。虽与米颜柳赵之四大家手笔风范相差甚远,但也不至于如歪瓜裂枣般,便情不自禁有点自鸣得意。
“爸爸,你写的是什么?”此时,识字不全的女儿在一旁打问。
“这叫三---思---而---行!”我逐字逐字指着、抑扬顿挫地教与女儿认识,心情也倍感舒畅。
“爸爸!是什么意思?”女儿追问道。
“宝贝!这三思而行呀,就是说,人在做事情之前,先要动脑子想一想能不能做,之后才决定做还是不做。否则,就会后悔的,懂不?”女儿点点头,没有爽快应答。我心想,不懂也罢,反正年龄还小,也就没当回事。
当我再次蘸墨提笔时,女儿的问题又来了:“爸爸,你上次到合肥,说回来给我买好吃的怎么不算话呀?”
哎呀!偶尔无意识答应女儿的事,还真的给忘了。
“宝贝,爸爸那天钱带的不够,所以就没给你买。”我想给女儿一个最信服的答案。
“爸爸,那你为什么不三思而行呢?”
女儿的反问,让我吃惊不小。原来我是设陷阱自己掉。我自感惭愧,无言以对。
“爸爸,我知道你为什么没有钱?你答应过妈妈的,叫妈妈不上班,在家专门送我上幼儿园,就每次(月)工资都给妈妈。现在妈妈没给你钱,你就没有钱花了。对吧?”
“爸爸,你当时三思而行,身上不就有钱了!你就有钱在合肥买东西带回来给我吃了!”这个小精灵,兜了个大圈子,竟还是在数落我。此刻书法兴致,瞬间荡然无存。
是啊!当父母的都不能够给孩子兑现承诺,又如何教孩子三思而行?如何教育好孩子?我后悔了。看来,在孩子面前当好父母、当好垂范,不谨言慎行、三思而行还真的不行。(李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