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里,和非遗撞了一下腰!
——舒城县2024年非遗活动侧记
2024年的春天里,一副非遗与春景相融相生的多彩画卷正徐徐打开。

埋下非遗文化“种子”。县文化馆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将竹编(舒席)、庐剧、漆书、指掌画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引入舒城师范、孔集中心学校、舒城三小等学校课堂,让非遗走近孩子身边,让非遗文化“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中,让传承在这座城默默生根。
升级非遗“生长”模式 。县文化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升级非遗“生长”模式 ,推进非遗与乡村振兴融合。如在春节、元宵节等节庆举办“狮舞盛世闹新春”年俗体验、非遗年味展播、非遗年货展销、“杜鹃花开•遇见非遗”等近20场主题活动,让群众和游客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之美和匠心之美。
培育非遗优质“种苗”。县文化馆积极开展非遗四级谱系建设,打造舒城地标加丰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优质“种苗”,实现舒城非遗品质提升,突出以技能增质、以技能增产的“龙舒文艺人”品牌,着力做好舒城非遗“土特产”文章,使非遗更加深入地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卫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