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农业农村工作中,舒城县河棚镇坚决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按照种满种足种优原则,采取多项措施多种粮种好粮,取得显著成效。
压实粮食安全责任。河棚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落实党政同责,成立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立足实现粮食种植面积、产量目标,制定粮食生产具体实施方案,对“表”种田,一种作物一种作物、一个田块一个田块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牢牢把握耕地红线。该镇确保耕地数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保护耕地、杜绝土地撂荒;并提升耕地质量,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建设,适时开展土地轮耕轮作;同时落实耕地用途,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大豆、玉米、果蔬等农产品种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确保粮食种植面积。该镇不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龙骨村、新开村集体流转土地800亩,建设优质水稻、油菜示范基地,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提高村集体收入;积极推广“大托管”服务模式。余塝村积极发动群众,持续整合分散地块,实行土地托管,实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坚持“宜粮则粮”。黄河村集体在农科队沙土地发展特色红薯基地100余亩,年产红薯14万斤。
持续加强农技、农机服务。该镇除邀请农技专家开展科技服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配肥施肥和清沟排水,及时向种植户传递病虫情报,以科技力量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外,还新建农事服务中心,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水稻生产模式。(沈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