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图说舒城及龙头塔下
  3. 笔端流云
  4. 百姓故事
  5. “兰花姑娘”传说
“兰花姑娘”传说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2日 09:13          来源:晓天镇政府      阅读数:7923

——父母家人

位于安徽省舒城县白桑园村山峦起伏、山青水秀,林木葱茏,土肥地沃,白桑园村的先人们世世代代在这秀山丽水之地繁衍生息。相传清朝年间,村里有一户李姓人家,家中并不富庶,夫妻二人为人忠厚,勤劳质朴。因山里田地不多,李氏夫妇经常进山拾些柴火,晒干了送到地主大户家售卖补贴家用。他们俩心地善良,又是热心肠,进山拾柴火的时候总是带足水和干粮,遇到口渴饥饿的人,尽管家庭不宽裕,口粮有限,但仍毫不吝啬分些吃食和水,几年下来竟救了好几个人性命,他们多为在山林里迷路走失之人。夫妻俩总是这样,遇到有困难的人,就尽力帮助他们,在白桑园村一带广受好评。


01丁文新 摄

——名字由来

由于经常在山林里走,夫妻俩发现林中、坡间尤其是石头缝里有很多株小乔木、灌木型的茶树,茶树中间还伴生一些兰花。白桑园常年云雾萦绕,植被丰厚,初春时节,雨润万物生,经过一冬休眠的茶树发出新芽,长出新叶,树间错落有致的兰草花外形优雅,花开之时,香气逼人,让人陶醉,如沐春风般,神思皆爽,一解劳作之疲乏。李姓妻子自言道:“如果有一女儿如兰花之美多好!”不久后,她果真诞下一女,因长相清秀,加之对兰花的喜爱,夫妻俩给她取名“李兰花”。小兰花自幼乖巧玲珑,人见人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02

丁文新 摄

——制茶由来

一日,李氏夫妇又像往常一样进山拾柴火,忽然看到一位银丝白发老者倚靠树木席地而坐,夫妻俩立刻放下手中柴火走向前去。仔细一看,发现那位老者破衣烂衫、蓬头垢面,侧卧闭目,身体一动不动。李氏伸出手探了探老者的口鼻,发现气息有些微弱,遂弯下身子询问道:“老伯,您没事吧?”老者微微睁开眼睛,小声说道:“渴、饿!”李妻见他如此,就蹲下身子给他喂水,又将包袱里的饼拿了出来。水足饭饱后,老者的脸色好了许多。“您遇到什么事了?”老者一听不禁流下了眼泪。原来,老人家住南方,家境原本不错,可两个儿子皆是败家子,几年时间竟将父亲多年积攒的家产全部败光,还将他赶出家门。他一路乞讨,来到了白桑园境内,由于两日没有吃过东西,又渴又饿,走到这里时,体力不支。李妻听闻老者的讲述,十分同情他的遭遇,从怀里拿出几个铜板,塞给老者,老者推脱不要。李妻硬将铜钱塞进老者的手里,拎起包袱就走了。“等等!”只见老者掏出一个袋子打开递给李妻,李妻一看:“这像林中常见的茶树叶子晒干了...”老者说这叫茶叶,曾做菜食,可咀嚼食之,采摘细嫩芽叶炒制烘干后用开水煮或泡,香味清新,此工艺在当地已早为流传。为感谢李氏夫妻救命之恩,老者决定将制茶工艺传授给他们。


——高超技艺

李氏夫妻回家后,随即将今日途中见闻说与女儿听,并将老者给的茶叶拿给她看,年幼的小兰花仔细端详,非常感兴趣,山林中比比皆是的小灌木之嫩叶,真能变成饮品?此时正值春日,小兰花随即采摘一些鲜叶带回家,按照老者口述的方法进行研制尝试。他们将采摘的鲜叶放在锅中炒,随即复炒,烘焙至干。他们发现每次制出来的茶,泡出来口感不一,天资聪颖又不怕吃苦的小兰花开始了一次次的探索和尝试,慢慢地她发现,高温杀青能相对较好的保留茶叶的香味。然而,炒制烘干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不同地方甚至不同位置采摘的鲜叶制出来的茶叶香气都不尽相同。香气浓郁好喝的茶叶,茶树长在石头缝、“烂石”中,所谓 “烂石”是指岩石风化不久而形成的土壤,排水良好,持水率高, 通气孔多,养分丰富,茶树生长良好,制茶品质最佳。长在黄土里的茶相对差一些,“黄土” 的土质黏重,肥分贫瘠,性状与烂石相反。经过反复试验,小兰花在白桑园村高海拔大石头周边茶树采摘的嫩叶,炒制后香味突出,形似兰花,且茶叶采制时正值满山兰花开放,茶叶吸附兰花香后独具风味,尝一口清香扑鼻、满口回甘。该款茶叶后被山东茶商发现,将茶叶畅销全国,名声大振。


——治愈眼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白桑园村内的百姓突然都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眼疾,眼白通红,火辣辣地痛,每天早上睡醒后,两眼都被黄色的眼屎粘结住,睁不开,洗去眼屎睁开眼,视线也变得模模糊糊,数米外只能依稀看到轮廓,行动如瞎盲一样缓慢,生活严重不便。村民求医问药、久治不愈,只能听天由命。幸运的是小兰花本人没有患此疾,由于她的善良聪慧广为人知,患眼疾的村民纷纷前来求助,寄希望于这个心灵手巧的姑娘。“我们也四处求医吃药,可不见好转,看来这是老天爷对我等的惩罚。”一位村民无奈叹道。此时小兰花刚将炒制好的茶叶烘干,随即手提一撮,注入开水,准备送这位求助村民饮用,只见数秒钟后,小小绿尖,遇水承叶,杯中升腾,一股兰香,扑鼻而来。小兰花灵机一动,让村民低着头,将杯口移至眼睛下部,茶水热气聚集,熏蒸眼部,双目轮流几次之后,顿觉干涩缓解,舒松明澈,他大呼神奇!于是,小兰花不辞辛劳,每日起早、劳作晚归后,都要帮患眼疾乡邻用热茶熏眼,茶水洗眼,将茶叶敷在眼皮上,不出几天,村民的眼疾竟都痊愈了,就这样,野茶成了一味神奇的药。村民们在感谢小兰花的同时更是惊叹白桑园如此风水宝地,区区小疾何足挂齿,定是上天有意派此姑娘来凡间解救众生出苦难。


——演变化身

“从来佳茗似佳人。”年幼的小兰花渐渐长大,制茶工艺也越来越高,“兰花姑娘”的名声渐渐传开...聪慧的兰花姑娘用灵巧的双手采制出色、香、味具佳的茶叶,深受喜爱,引来很多外地客商前来购买。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富裕起来,勤劳的兰花姑娘不畏劳累日采夜制,带动乡邻共同采摘,传授采摘技术和制茶技巧,最终因积劳成疾、芳华早逝,去世时年方18。乡亲们出于对她的人品及高超制茶技艺的崇敬,便将此茶取名“兰花茶”。兰花姑娘安葬于今天的白桑园村白桑民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雨丝陪伴,大雾弥漫之时,当地村民自发前往高山深处,缅怀这位对当地有巨大贡献的兰花姑娘。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发现,兰花姑娘坟墓周围长出18棵奇特的古茶树,可昼采夜发,如同勤劳的兰花姑娘,富饶了一方百姓,大家都说这是“兰花姑娘”的化身。18棵神茶树制出来的茶喝起来香味突出,妙不可言,这就是“舒城小兰花”茶的由来之一。(杨爱琴)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