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综合新闻
  3. 24小时 “爱” 不关机,他用行动诠释 “大医精诚”
24小时 “爱” 不关机,他用行动诠释 “大医精诚”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1日 08:56          来源:健康舒城     阅读数:3545
千百年来,凡 “大医精诚” 者,无不治病救人 “妙手回春”,为人敬重。刘志胜便是这样一位具有高超精湛医术又有高尚品德的仁医!

 

刘志胜,1994年毕业于芜湖中医学校中医士专业,毕业后入职舒城县城关镇卫生院内科,从事普通内科工作,一干就是26年;二十六年磨砺,内科、消化内科都有涉及,奠定了他全面、坚实、雄厚的内科基础。现担任舒城县城关镇卫生院消化内科主任及内镜中心主任,并在今年舒城县庆祝第三个医师节颁奖活动会上被评为县 “医德标兵” 称号。

 

微信图片_20201211085015


在舒城县城关镇卫生院胃肠镜室,我们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刘志胜主任,一身绿色手术服,利落的短发,一副黑框眼镜里迸发出温和而精烁的光芒。时至初冬,淡紫色的衬衫搭配着黑色毛衣,露出整齐的衣领,温文儒雅的气质让人很难想到他是一位消化内科医生,更像是一个考究的学者。随后的采访也的确证明如此。

 

道阻且长,从医之路学无止境


刘志胜自幼家里贫穷,和大多数农村家庭一样,在那一辈人的观念里,医生是个稳定的职业。但真正让刘志胜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还是因为年幼对医生的崇拜。


“小时候,村里谁有个头晕脑热的,都会找村里的赤脚医生,那时候觉得赤脚医生这个职业很神秘,就像探案一样,病人去了总能病除。” 带着这份神秘感,一颗从医种子在年幼的刘志胜心中生根发芽,中专毕业后毅然选择从医。

1994年,刘志胜毕业后来到舒城县城关镇卫生院内科工作,当时的舒城县城关镇卫生院各类科室没有明确设立,仅分内外科,内科仅4人,刘志胜除了承担内科临床值班,还兼职胃肠镜室工作。

“挺兴奋的,基层内科工作要求每位医生都是全才,这对于刚毕业的我们还是有好处的,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刘志胜笑着告诉我们。


抱着这样的心态,这些年,刘志胜也从未停止学习。一方面提升个人学历,1995年-2000年完成安徽省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取得大专、本科学历;2018年12月取得中医内科(副高)资格,2018年12月被聘为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另一方面,积极进行临床科学研究,在积极进行临床科研的同时,先后赴上海、北京、厦门等地参与学术会议不断学习新技术,在消化和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的许多方面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第一次参加消化学术会议,我是带了数码相机去的,但一会就没电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没有记录到,觉得很可惜啊,后来就买了一台摄相机和三脚架,每次出去学习就带着。”提到学习经历,刘志胜很是高兴,能学到很多的新知识,对后期在治病救人上有很大的帮助。如今,这台相机还跟随着刘志胜出席在各种学术场合。


“医学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才能进步。这些年刘志胜天天如此,不断学习,他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舒城县城关镇卫生院院长徐斌告诉我们。


2019年,刘志胜加入了国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机会性筛查项目组,科室在参加2020年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农村)培训班暨癌症早诊早治中国行所进行的早癌筛查理论比赛中,学科带头人刘志胜副主任医师取得全省第二名的个人优异成绩,科室团队赛获得全省第五名的好成绩,全年上报早癌筛查数据质量上也是走在全省前列。为舒城县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治工作做出了贡献,所领导的科室被六安市评为重点特色专科。

 

得遇贵人,择一专业做深做精


胃肠镜对我们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呢?刘志胜告诉我们,胃肠镜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一门独立学科——内镜学,它不仅是检查诊断胃肠疾病的有力武器,通过镜下观察病变,并直视下活检取少许组织作病理检查,是确诊消化道肿瘤的“金标准”。


“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胃镜检查很容易,但这是一个误解。要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好,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刘志胜说,为了减少受检者的紧张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杜绝检查带来的医源性感染、避免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胃镜检查不仅要求医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心,还需要有过硬的操作技术,肠镜检查更是如此。


提起如今的主攻医学方向,刘志胜侃侃而谈,但意外的是他告诉我们,消化内科只是当初一个偶然的选择。


“起初没想着会专注于肠胃科,当时医院人少,每个人都是全才,我觉得我在消化内科的基础还有待提高,才想着去进修。”幸运的是,在这里,刘志胜遇到了自己专业上的贵人——樊高霞。“樊老主任是当时舒城县胃镜第一人,他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信服,当时跟着老主任,才真正了解到胃镜的奥秘”,这也坚定了刘志胜选择消化内科做精做深。跟着老主任,刘志胜开始接触消化内科病人,给胃镜检查患者做检查前准备,胃镜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的评估,内镜设备的调试,配合老主任做胃镜检查、内镜清洗消毒及保养维护等基础工作。


如今的刘志胜,经过几十年的磨练,早已成为舒城县城关镇卫生院优秀医生之一,当地百姓莫名而来找他的不计其数,所在科室病床利用率达100%以上。


微信图片_20201211085019


“很多病人是农村跑来的,为了让他们少跑一次,刘主任每天六点多到医院上班,先给他们看,然后再安排正常排队挂号的病人,晚上总是整理完当天病人资料12点多才回家”。与刘志胜共事三年的同事告诉我们,病人都亲切地说他就像幼儿园的老师,非常耐心的为病人解决问题。


作为消化学科带头人,刘志胜在县委、县政府、县卫健委和城关镇卫生院支持下开展了消化内镜介入治疗的各项工作,其中内镜下扩张、支架置入术、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及内镜下金属止血夹治疗消化道出血等新业务填补了县内内镜下治疗技术的空白。


医者丹心,认真对待每一患者


这些年的学习经历与实践积累,也为刘志胜在消化内科领域奠定了自信。2010年5月一位城关镇98岁的高龄老太太因进食时不小心将一枚枣核误吞入食道,出现胸痛,吞咽口水都痛,患者先后被送至省里各大医院均未对其行急诊胃镜下异物取出术,患者高齡,枣核两头尖锐,且食管外面就是心脏和大血管,随时有生命危险,病人及家人决望之时,通过一熟人联系到刘志胜医生。从合肥返回到舒城县城关镇卫生院时,已经晚上10点左右了,刘志胜当时先迅速评估病情,边着手准备急诊胃镜器材,发现枣核嵌入部位正好位于食管主功脉弓处,如时间长了食管壁坏死,其后果不堪设想,后来连同助手成功取出枣核。


“当时没想到什么风险的,就想尽最大的努力救好病人”,提起那一段经历,刘志胜说的很平淡。但周边同事却记忆犹新:“后来患者的儿子含着热泪对刘主任连连说‘刘主任,你对我们真是太好了,你真是我母亲的救命大恩人啊’特别的感动!


像这样的例子在刘志胜的行医记录中还有很多很多。城关镇卫生院洗衣房的张师傅,五十岁左右,肠胃一直不舒服,因为很害怕做肠镜,所以一直忍着,刘志胜知道后也是不厌其烦的规劝,最终检查出相应问题并及时治疗,目前状况良好。


这些年,刘志胜总是保持与病人24小时联系的畅通,有时深夜接到病人家属的一个电话,都会毫无怨言地赶到病床前。如今走在街上,还常有陌生人来到他面前说:“医生,是你曾经救了我。”在公交车上,也常会遇到不熟悉的乘客争着为他买票。虽然已记不起这些人的名字,但一说起抢救经过,他依然记忆犹新。


“对于一个医生来说,行业规范、医德高尚、救死扶伤、认真对待每一位病患是我的本分”刘志胜坚定地说。


微信图片_20201211085023


目前,舒城县城关镇卫生院争取到了“2020年中国(农村)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的新的任务,过几天要到市里学习交流,下一步,将重点做好此次交流培训工作。“要利用这个机会继续学习,共同做好舒城县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共促基层项目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刘志胜充满冲劲地告诉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之中,积极响应李兆申院士提出的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的口号,努力发现更多的消化道早癌,提高治愈率,使广大患者获益,造福于龙舒大地。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