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天气渐寒,而在晓天镇查湾村银波土特产生产车间内,一群人却忙得热火朝天。王银波,曾经的贫困户,如今小山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正带领一帮刚刚摆脱贫困的村民们加紧生产橡栎粉丝、山芋粉丝和葛根粉。而此时,在通往查湾村的公路上,“舒晓农家土特产”的店主袁霞正赶往这里取货。
2018年,在舒城春秋路农贸市场专营晓天土特产的袁霞前往晓天镇收购茶叶,认识了当时刚刚脱贫的茶农王银波。从此,王银波收购当地贫困户家中的小兰花茶叶、橡栎粉丝、土鸡蛋、小河鱼、野生茶油等,源源不断地通过“舒晓农家土特产”店,满足着城里人的味蕾。
这几年,城里人对农村土特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春天的茶叶、蒿子粑粑,秋日的橡栎粉丝、山芋粉丝、葛根粉,还有茶油、蜂蜜等,都成了抢手货。2019年,在袁霞的经营下,王银波仅橡栎粉丝、山芋粉丝和葛根粉就销售了1万多斤,收入达6万元。
此时的袁霞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在晓天镇投资农特产品深加工,这样,生产基地与销售门店就一应俱全了。说干就干,今年夏天,王银波的生产车间摇身一变就成了袁霞在晓天镇的土特产品加工基地,注入了资金,增加了生产设备。
“现在,我们要创新方式了,坐店经营是一方面,我们还要通过线上的方法,让我们的土特产走得更远。”袁霞的到来,给王银波上了一课。 袁霞说的新的销售模式,就是利用农村淘宝、邮乐购等农村电商平台,联手当地的贫困人群,抱团取暖,以“基地+电商+贫困户”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这样,我们既有农村的生产基地,又有城里的市场优势,城里与乡下并驾齐驱,线上与线下珠联璧合,一定能把这块产业做得更好。”
目前,袁霞已与邮乐购达成了合作意向,从公司生产基地带去的橡栎粉丝、山芋粉丝,还有茶油、蜂蜜、蒿子粑粑等通过平台销售了100多箱。袁霞计划着,准备将基地生产的橡栎粉丝、葛根粉等进行注册,不仅要确保产品的数量、质量,还要有品牌、打得响,带动当地更多的贫困人群和广大农户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土特产品市场的“龙头老大”。(丁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