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2. 综合新闻
  3. 棠树乡:“救急难”资金 为困难群众撑起保护伞
棠树乡:“救急难”资金 为困难群众撑起保护伞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6日 10:11          来源:     阅读数:2431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家住舒城县棠树乡棠树村健康村民组的刘明芝,突然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且言语不清,家人立即送医院治疗,先后在苏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华山医院检查治疗,由于费用高昂,家庭生活陷入困顿,眼看就要过年了,一家人正打算打算“凑合”过年时,刘明芝的老伴胡文波听说村里有“救急难”补助,一筹莫展的胡文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村里面申请了“救急难”补助,在向村两委递交了个人信息、病例和相关票据后,没想到才几天的时间,村里就将1千元的补助款送到了家里,还为她申请了医疗救助。“看病花了不少钱,生活确实挺困难的,我们就到村里申请了这个补助。”胡文波说道,“没想到申请‘救急难’资金真的成功了,村两委立即给我们送来了1千块钱,还给我们申请了医疗救助,拿着这些钱,心里有了底气,缓解了我们一家的燃眉之急。”

今年,棠树乡启动了应急、过渡性救助,帮助突遇困难的群众渡过难关。在“救急难”资金的筹集上,乡党委政府广泛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扶贫济困“救急难”行列中来。全乡有530名党员干部捐款达15.9万元,乡爱心企业、事业有成人士也积极响应“救急难”倡议,踊跃捐款:黄岗村创业有成人士王友红捐款2万元,刘院村创业有成人士卜建周捐款2万元、刘中应捐款1万元...截止目前,全乡共收到捐款43万元,所有捐款都已存入“救急难”互助社对公账户中。

“和普通的救助不一样,‘救急难’工作突出的是时效性。像刘明芝一样,由于本人或家庭成员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而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就可以进行申请。”棠树乡民政办负责人说,“这种特殊的补助,就是对其他的社会救助制度暂时还没法覆盖,或者说救助之后仍然有困难的家庭,给予这种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把事后补助性的救济,变成了事前的‘救急难’。”

在棠树乡,低保户、五保户等有1200多户、1800余人。平日里,走访巡查困难群众、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是乡村两级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申请“救急难”救助已经成为帮助特困群众的首选,尽管钱数不多,但确实有助于解决燃眉之急。今年以来,全乡利用“救急难”共救助353户,救助金额15万余元。作为一种特殊的“临时救助”方式,棠树乡的“救急难”工作还将建立长效机制,并打通与其他救助方式的通道,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主办单位: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舒城县城关镇桃溪东路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64-8623660 传 真:0564-8624824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8624824 信箱:8623660@163.com

皖ICP备07011113号-1 皖网宣备070025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51   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152302000107号    技术支持:舒城传媒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