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千人桥镇三汊河村村民姚大付高兴地给远在昆山打工的儿子打电话:“镇里的助耕队正在给我们家整地啦,你就安心在那边工作。”
在当前的春耕生产中,党员助耕队主动给农户提供化肥种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生产劳力等方面的帮助,解决了像姚大付这样家里劳动力少的农户的燃眉之急。
千人桥镇素称“鱼米之乡”,现有耕地5.4万亩。全镇6万人口中常年在外务工经商者近2万人,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为妇女和老人,劳动力严重不足成为了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2010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中,该镇要求各村成立一个以党员中能人大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助耕队,带领群众发展现代农业。这些党员助耕队不仅深入到各村各户、田间地头开展劳动力互助,还与镇里相关部门共同开展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的“农技套餐”服务,现场指导群众实施配方施肥、旱育秧、机插秧、多熟制套种等农业技术,传授种子、化肥、农机、农药应用安全知识,目前,全镇已成立党员助耕队22个、会员112名,每年为群众提供优质化肥种子40多万公斤、农业信息技术300多条、生产机械200多台套、代为耕作1000多个劳动力。
下三村村民陈存保在常州一家电子厂打工,每到春耕生产农忙时节,他都要回家呆上10多天,不但耽误工作,而且来回的费用就要花好几百块钱,今年党员助耕队负责耕地、播种和农资供应,十几亩地的水稻已全部播种完,陈存保也不用两头跑了。
千佛村现有10多台大型农机,以前由于无序竞争,农机户纠纷不断,矛盾频多。2010年4月,他们成立了党员助耕队,实行统一耕作、统一价格,为广大农户提供了优质服务,还降低了耕作成本,广大群众和农机户拍手称快。
据千人桥村党员助耕队队长韦久东介绍,党员助耕队为左邻右舍提供市场信息、农业技术和劳力等服务,收取的费用比正常行情少一半。村助耕队的6名党员整天忙个不停,每月收入跟当地‘打小工’差不多。现在,镇里把党员助耕队工作作为农村党员创先争优重要内容,已连续两年进行了评比,对前5名表彰奖励,后两名诫免谈话,真正为这些农村无职党员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平台。(武玉宝)